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8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1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研究西域旌节花(Stachyurus himalaicus Hook.f.et Thoms.ex Benth)雌雄配子体的形成和发育过程,并与“近缘”类群(山茶科,猕猴桃科,山柳科,省沽油科,堇菜科,金缕梅科和Crossomataceae等)的胚胎学特征进行了比较,西域旌节花主要胚胎学特征可概括为:四囊型花药,药壁形成方式为基础型,花药壁由表皮,药室内壁,2-3层中层和绒毡层组成,药室内壁纤维质加厚,腺质绒毡层,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为同时型,小孢子四分体呈四面体形排列,花粉散发时为二细胞,胚珠倒生,双珠被,厚珠心,珠孔由内,外珠被构成,具珠心冠和承珠盘,蓼型胚囊,从目前可资利用的雌雄配子体形成和发育的资料来看,旌节花科与堇菜科最为接近,与金缕梅科的关系值得注意,而与山柳科和猕猴桃科以及山茶科的关系相对疏远,胚胎学证据不支持Nandi等(1998)揭示的旌节花科与Crossosomataceae的姐妹群关系,但他们的分析结果在某种程度上仍然得到了胚胎学证据的支持。  相似文献   
92.
目的建立新生SD大鼠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模型,探讨添加双歧杆菌对新生大鼠NEC模型肠损伤的保护作用及肠道菌群的影响,为应用双歧杆菌防治NEC提供依据:方法SD新生大鼠出生48h开始给予鼠配方奶人工喂养,100%氮气缺氧90s,4℃冷刺激10min,每天2次,连续3d,建立新生SD大鼠NEC模型。按析因设计,32只新生SD大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动物各8只。A组为NEC模型组并在出生48h起每日给予长双歧杆菌灌胃(1×10^8CFU/d);B组为NEC模型组,C组为对照组,都未添加双歧杆菌;D组为对照组并给予长双歧杆菌灌胃(1×10^8CFU/d)。在最后一次缺氧、冷刺激后24h空腹断头处死大鼠,留取回盲部近端肠管组织进行肠组织损伤评分,组织学评分≥2确定为NEC;实验前后留取各组新生鼠粪便,按照张秀荣方法进行肠道菌群检测。应用Kruskal-Wallis H检验等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α=0.05为显著性检验标准。结果开始造模后,A、B组新生SD大鼠相继出现腹泻、腹胀、萎靡、活动减少,A组程度较轻。A、B、C和D组肠组织损伤评分(^-x±s)分别为1.88±0.84、3.13±0.84、0.63±0.52、0.50±0.54,各组间肠组织损伤评分差异有显著性,与B组相比,A组肠组织损伤评分明显降低,但仍高于C、D两组,差异均有显著性。各组实验前肠道细菌总数,杆菌、球菌数,G^+杆菌、G^+球菌数差异均无显著性,肠道菌群中杆球菌比值在正常范围中。实验结束时,各组间新生鼠肠道细菌总数,杆菌、球菌数,杆球菌比值,G^+杆菌、G^+球菌数及其占肠道总菌群数的比率差异均有显著性;除B组杆菌数外,与实验前相比,各组新生大鼠实验结束后肠道细菌总数、球菌数、杆菌数、G^+杆菌数、G^+球菌数均有显著增加,差异均有显著性;A、B组肠道杆球菌比值和G^+杆菌数占肠道总菌群数比  相似文献   
93.
目的分析两性霉素B治疗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脑炎的临床特点、药物治疗不良事件情况,寻找发生不良事件的相关危险因素,为隐球菌性性脑膜脑炎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诊断为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脑炎住院患者基本资料,对实验室检测结果、药物治疗方案、不良事件等资料进行收集、分析。结果40例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性脑膜脑炎患者平均年龄为(40.54±15.42)岁,住院天数为(32.67±12.22)d,颅内压升高30例(75.0%),脑脊液隐球菌抗原阳性37例(92.5%),脑脊液培养阳性31例(77.5%),脑脊液墨汁染色涂片阳性34例(85.0%),诱导期治疗方案选择两性霉素B联合氟胞嘧啶,在治疗过程中,发生不良事件最多的是贫血22例(55.0%),其次是低钾17例(42.5%);血红蛋白(hemoglobin,HGB)、血钾指标出现明显异常时间主要在药物使用的第2周,肌酐、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指标出现明显异常时间主要药物使用的第1周。两性霉素B累计使用剂量>500 mg、治疗前HGB<110 g/L是导致患者治疗疗程<14 d的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6)。结论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性脑膜脑炎患者在使用两性霉素B药物治疗过程中,不同时间点发生不良事件有所不同,影响药物使用天数的因素主要是药物累计使用剂量、治疗前HGB水平。  相似文献   
94.
侯斐  王红  罗成  王立魁 《生命科学》2012,(10):1216-1222
复合式悬液芯片系统(multiplex suspension array system,MSAS)由悬浮芯片和微流体芯片组成,具有高通量精确定量的特点,而且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重复性,在多种蛋白质分子的同时精确定量和大规模样品检测方面有着很大的应用优势,其应用领域覆盖感染性疾病的快速诊断、细胞因子、信号通路、肿瘤标志物、流行病学病原体的筛查、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的研究等。就MSAS在病原学检测中的应用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95.
通过田间筛选的G系列水稻耐盐新品系生理生化指标和形态学指标的测定,进一步鉴定筛选的耐盐水稻的耐盐性.采用沙培法培养水稻幼苗,在水稻幼芽期和两叶一心期进行盐处理,设清水、0.3% NaCl、0.6% NaCl、0.9% NaCl 4个浓度盐溶液浇灌植株.前者,待两叶一心期,测定丙二醛(MDA)含量、脯氨酸(Pro)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株高;后者,从浇盐水当天开始算起,分别测定第3天和第6天水稻的上述4个指标.结果显示,G16、G20这两个新品系在两个处理下都是随着盐浓度的增加,MDA含量逐渐降低,但在同一浇灌条件下均低于对照G6;Pro含量逐渐升高,但在同一浇灌条件下均高于对照G6;SOD活性先增强后减弱,但在同一浇灌条件下均高于对照G6;随着盐浓度的增加株高逐渐减小,但在同一浇灌条件下均高于对照G6.通过MDA含量、PRO含量、SOD活性和株高的显著变化,由此得出田间筛选出的水稻G16、G20的耐盐性都强于对照G6,从生理角度和形态学角度证实了田间筛选耐盐水稻结果的正确性,也证实了丙二醛含量、脯氨酸含量、SOD活性和株高可以做为水稻耐盐性鉴定的生理生化指标和形态学指标.  相似文献   
96.
内啡肽在雌激素负反馈调节的作用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卫斌  王红 《动物学报》1990,36(3):286-292
  相似文献   
97.
Xanthocillin具有显著的抗菌活性,结构中含有独特的异腈基。本文通过对蛇足石杉(Huperzia serrata)内生真菌产黄青霉菌(Penicillium chrysogenum)MT-40基因组的测序分析,利用本地BLAST等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挖掘具有合成xanthocillin类似物潜力的基因簇,结合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NSAR1异源表达技术实现基因簇中关键基因的功能鉴定。结果成功从内生真菌P.chrysogenum MT-40中发现一个合成xanthocillin类似物的生物合成基因簇(命名为for),for基因簇中的关键生物合成基因forB编码的异腈基合成酶可以催化合成2-formamido-3-(4-hydroxyphenyl)acrylic acid,基因forG编码的P450酶可以催化2-formamido-3-(4-hydroxyphenyl)acrylic acid的二聚化生成xanthocillin类似物N,N′-(1,4-bis(4-hydroxyphenyl)buta-1,3-diene-2,3-diyl)diformamide。本文研究结果为进一步从真菌中发现xanthocillin类似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8.
提高防风种子发芽率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提高防风种子发芽率,加大黑龙江省地道药材防风的开发力度。方法:分别采用45℃温水浸种12、24h;150w微波辐射15s、20s、25s 30s;流水冲洗防风种子3—4h;柳枝浸出液为萌发剂培养防风种子,同时培养未经处理的种子作为对照组。结果:对照组发芽率为36.67%;温浸组为60.33%;微波15s组发芽率为68.00%,20s组为74.33%,25s组为71.17%,30s组为67.33%;流水组发芽率为84.00%;柳枝组发芽率为68.67%。结论:大规模播种可采用45℃温水浸种12-24h、150w微波辐射20s、流水冲洗3—4h、柳枝浸出液为萌发剂均可提高发芽势、发芽率,缩短发芽历期,改善出芽不齐等现象。  相似文献   
99.
Ca2+在植物细胞对逆境反应和适应中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简令成  王红 《植物学报》2008,25(3):257-267
钙离子(Ca2+ )信号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及其对环境的反应和适应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对Ca2+在植物细胞对低温、干旱和盐渍化逆境的反应和适应中的调节功能作一概述, 论述的主要问题包括: (1)Ca2+的亚细胞定位与分布, 细胞内Ca2+相对低水平的稳态平衡是Ca2+信号发生的基础; (2)Ca2+信号的优越性及其发生与传递; (3)Ca2+充当低温信号的传递者诱导抗寒锻炼和基因表达; (4)细胞内高水平Ca2+持久性调控越冬木本植物的生理休眠; (5)Ca2+对干旱、盐渍化及其渗透胁迫的调节作用; (6)Ca2+参与气孔开关运动的调节; (7)Ca2+参与逆境中细胞壁加厚和加固的调节。  相似文献   
100.
目的:为了研究日本人群β-链基因AvaⅡ酶切位点的遗传多态性以及该位点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方法:采用PCR- RFLP技术,对35例无血缘关系的健康日本大学生的70条染色体进行检测,然后用X~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等位基因B_1频率为0.4715,等位基因B_2频率为0.5287,杂合度H=0.5429,期望杂合度h=0.4986,多态信息量PIC=0.7635;B_1、B_2的传递规律和理论上预计的完全符合,认为日本人群β-链基因AvaⅡ酶切位点也具有遗传多态性,表明β-链基因AvaⅡ酶切位点具有适合信息,并且与国外报道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这对遗传制图、基因分离、疾病的关联研究,法医学个体识别和双生子的卵性鉴定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