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11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4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3 毫秒
201.
筛选鉴定H7N9病毒感染BV2细胞的特异聚类microRNA(miRNA)并初步探讨这些miRNA的可能致病机制。H7N9和H1N1流感病毒感染BV2细胞,分别收集12 h、24 h和48 h的细胞并提取总RNA。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miRNA测序,同时比较鉴定不同病毒特异性miRNA。筛选出了10个H7N9病毒特异聚类miRNA,其中有3个miRNA被miRBase数据库所收录。这些特异聚类miRNA调控诸多信号通路的信号传导,比如Ras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轴突导向和癌症相关基因等。该研究为miRNA调控H7N9禽流感病毒的致病机制提供了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202.
乙烯利(2-氯乙基磷酸)对番茄果实有明显的催熟作用。不管是在植株上喷洒处理,或采收后浸果处理均属有效。采收后浸果处理的浓度,可以从1000—4000ppm,浸果处理时药液温度(20℃及30℃)对催熟的效果影响不大。但在浸果后,要在较高的温度(22—25℃)下,才能获得预期的催熟效果。采收前植株喷洒乙烯利,浓度从500—2000ppm可以提早红熟6—8天,增加红熟果实的早期产量,但对总产量影响不大。这种对产量的一时的增加,主要是增加红熟果实数而不是单果重。在成熟过程中,可溶性固形物变异不大。而可滴定酸度则迅速降低。乙烯利处理对这两种物质的含量只有少量的增加。西瓜在采收前用乙烯利喷果处理,浓度100—500ppm,可提早成熟5—7天,及增加果汁中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乙烯利处理对果肉各部位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都比不处理的有相应的增加。  相似文献   
203.
弱蛛科蜘蛛在我国仅报道过一种:黄龙弱蛛Leptoneta huanglongensis Chen et al.,1982。该科多数种类具有6眼,同型,珍珠白色,4—2排列,前列4眼相互邻接,后曲,后列2眼左右并列。外生殖器简单,雄性触肢器的生殖球呈梨形。有的种类眼退化为4或2只,甚至无眼。弱蛛是一类小型蜘蛛,分布较广,生活在较潮湿地带的石下、洞穴中的石  相似文献   
204.
贵州北部四种丙栖类乳酸脱氢酶同工酶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研究了贵州北部的四种两栖类动物:细痣疣螈、棘指角蟾、绿臭蛙和小弧斑姬蛙的心肝、肾等组织的乳酸脱氢酶(LDH)同工酶,发现LDH具有明显的种族特异性和组织特异性,不同种的动物和同种动物的不同组织都有各自的LDH同酶谱型,可以用它们作为识别物种的附加指标。本文初步探讨了生化分类学与系统分类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5.
作者把最近在山东山旺发现的獏类标本和谢万明在1979年记述的两颗上颊齿以及松本彦七郎1927年记述的一个獏类的下颌归并成一个种,并主要依据头骨上的一些独特性状为它们建立了一个新属——Plesiotapirus.根据命名法则,其种名应为 Plesiotapirus yagii(Matsumoto, 1921).Plesiotapirus 代表了獏科进化中的一个绝灭的旁支.本文指出了这一发现在中、日动物群对比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6.
血管新生是一种由体内产生的某些生物分子严格控制的,以原有血管系统为基础,从血管外膜再发展出新的毛细血管网,从而形成一个完整血流供应系统的正常和复杂的生理过程。血液构成胚胎发育的第一个器官,供应着组织机体内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因此一个成熟,完整,复杂而有序的血管脉络系统是生命机体平衡的前提与基础。生理性血管新生,是由体内多种细胞,激活因子和抑制因子共同参与的一个高度动态平衡的过程,其在胚胎发育,伤口愈合和侧支循环形成改善器官灌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比较关注,异常加速或病理性的血管新生。科学研究表明,这种失常,不受控制的血管新生不仅可以促使机体炎症反应的发生,同时也参与体内多种恶性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包括实体肿瘤,动脉粥样硬化,以及致盲性视网膜病变等疾病。因此,本篇综述主要阐述了血管新生的基本形成过程,及其与主要相关疾病的关联,并结合目前国内外的研究报导,对其治疗前景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207.
黄瓜及瓠瓜的性别表现与激素控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黄瓜(Cucumis sativus L.)及瓠瓜(Lagenaria leucantha Rusby)幼苗期间,用乙烯利(150ppm)喷洒处理,可以明显地增加雌花的发生,减少雄花的发生;而用赤霉素处理可以增加雄花的发生,而减少雌花的发生。 瓠瓜的主蔓很少着生雌花,而只生雄花。经乙烯利处理后,可以连续十余节都着生雌花,因而从根本上改变了瓠瓜的开花习性。但对于侧蔓上的雌雄性别的影响很少。 乙烯利处理,可以大大增加黄瓜及瓠瓜的雌花数,但对于产量的影响,因品种特性,及栽培技术而不同。其中以早期产量增加较明显,而总产量不一定增加。 当乙烯利与赤霉素混合处理时,对性别表现的效果,要看赤霉素的浓度来决定。高浓度(1500ppm)的赤霉素可以抵消乙烯利对性别表现的作用,低浓度(50ppm),不能抵消乙烯利的这种作用。 乙烯利促进黄瓜多生雌花的效果有一定的持续时期。在处理后8,12,24小时后,再喷高浓度赤霉素会增加雄花数及降低雌花数,但48小时以后则几乎没有什么作用。 黄瓜幼苗经乙烯利处理后,会增加其茎端组织的过氧化物酶的活性;而赤霉素处理,会抑制过氧化物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208.
摘要 目的:探讨术前预后营养指数(PNI)、炎症标志物与结直肠癌患者预后、术后并发症的关系。方法:纳入我院2017年1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150例行回顾性分析。在手术前,评估患者的PNI,并采血检测血小板计数(PLT)、中性粒细胞数(NE),计算PLT与淋巴细胞比值(PLR)、NE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分析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并分成并发症组、无并发症组,根据术后12个月的预后情况,分成生存组、死亡组。比较术后有无并发症及不同预后患者的PNI、PLR、NLR,分析影响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及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在150例患者中,术后有26例(17.33%)发生并发症,124例(82.67%)无并发症;术后12个月内死亡19例(12.67%),生存131例(87.33%)。并发症组术前PNI低于无并发症组,PLR、NLR高于无并发症组(P<0.05),死亡组术前PNI低于生存组,PLR、NLR高于生存组(P<0.05)。Logistic多元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开腹手术、术前营养风险、术中出血量≥200 mL、PLR≥147.98、NLR≥2.86是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PNI≥51.94是预防术后并发症的保护性因素(P<0.05)。COX多因素模型分析显示:临床分期为Ⅲ期、肿瘤直径>4 cm、脉管癌栓、浸润深度为T3+T4、PLR≥147.98、NLR≥2.86是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PNI≥51.94是预防死亡的保护性因素(P<0.05)。结论:术前PNI下降以及PLR、NLR升高会增加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并发症以及死亡风险,三者是患者术后并发症与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9.
目的:分析老年骨关节置换术围术期发生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并研究其预防对策。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200例行关节置换术患者,对所有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身高、患病情况、置入假体类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下地时间及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合并症情况进行回归分析,明确患者围术期发生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并提出针对性预防措施。结果:入组200例行骨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发生脑梗死患者53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是否超过65岁、吸烟与否、疾病类型、麻醉方式、有无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等合并症的骨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脑梗死的发生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进一步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超过65岁、吸烟、患者股骨颈骨折、手术麻醉为全麻、有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等合并症是影响行骨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发生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超过65岁、吸烟、患者股骨颈骨折、手术麻醉为全麻、有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等合并症的骨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更易发生脑梗死,对有上述特点患者应密切注意预后情况,给予精细的护理措施,防止脑梗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210.
刘鹏  邓唯唯  高鹏  陆阳  孙博  李明  赵杰  石太平  张秀军 《遗传》2008,30(5):575-585
Activator protein-1(AP-1)是重要的转录因子, 其活性失调与肿瘤等多种疾病直接相关。本文运用“高通量高内涵细胞筛选技术(high throughput-high content cell-based screening technology)”对650个以未知功能基因为主的人类基因进行AP-1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筛选(Dual-Luciferase reporter gene screening), 获得了一个可抑制佛波酯(PMA)加离子霉素(Inonmycin)诱导的AP-1活性的人类新基因AC3-33(GenBank中该基因名为C3orf33, No. FLJ31139)。生物信息学分析该基因序列全长1 931 bp, 由6 个外显子和5 个内含子组成, 定位于3q25.31, 从271~1026 有一个编码251 个氨基酸的可读框, 编码一个约29 kDa 的蛋白, 在肾上腺和宫颈等多种组织都有表达。AC3-33 与其他人类已知蛋白质没有明显的同源性, 亚细胞定位于细胞质中, 许多氨基酸序列高度保守。初步实验结果显示AC3-33是一个有重要功能的人类新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