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植物花青素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花青素是决定植物花色的主要色素,使大多数花呈现从红到蓝的系列变化,是花色研究和开发的重点,并具有重要的营养和药用作用。目前花青素生物合成途径已日益清楚,并已分离到大量的相关酶和基因,并获得了一批具有商业价值的转基因植物新品种。本文重点介绍了花青素合成途径中关键基因的研究成果,并概述了国内外花青素基因在植物基因工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情况,同时对花青素基因的研究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作一展望。  相似文献   
22.
研究叶片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对土壤干旱的响应,分析濒危的乡土风箱果和引种紫叶风箱果的抗旱能力及其差异.结果表明: 土壤干旱第7天时,紫叶风箱果叶片明显失水萎蔫,而乡土风箱果却有较高的叶片含水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土壤干旱降低了2种风箱果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紫叶风箱果降低幅度明显大于乡土风箱果.土壤干旱7 d时,紫叶风箱果叶片的胞间CO2浓度(Ci)高于未干旱处理,而乡土风箱果Ci低于未干旱处理.乡土风箱果叶片的电子传递速率(ETR)和光化学淬灭系数(qP)明显降低,而PSⅡ反应中心光能捕获效率(Fv′/Fm′)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但是紫叶风箱果叶片的Fv′/Fm′、ETR和qP均明显降低,并且其降低幅度大于乡土风箱果.土壤干旱7 d时,乡土风箱果叶片OJIP曲线上J点的相对可变荧光(VJ)没有发生明显变化,而紫叶风箱果叶片VJ明显增加.紫叶风箱果的叶片碳同化能力和PSⅡ功能对土壤干旱的敏感性明显大于乡土风箱果,土壤干旱降低乡土风箱果光合能力的原因以气孔因素限制为主,而紫叶风箱果以非气孔因素限制为主.  相似文献   
23.
药用真菌的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在抗肿瘤方面具有显著功效,且有副作用小或食药同源等特点。但目前其抗肿瘤作用机制多而复杂,尚未完全阐述清楚。该文主要对具有抗肿瘤作用的药用真菌种类、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4.
[目的]弧菌是水产养殖生物中常见的病原菌,本研究旨在寻求水产养殖病害可能的生物防治途径.[方法]本文于2006年春季、2005年秋季从沿岸海水及淡水湖采样,通过"双层平板法"分离裂解性弧菌噬菌体;对噬菌体及宿主进行电镜形态观测,同时采用16S rDNA分子测序技术鉴定宿主,并对噬菌体进行生理特性测定.[结果]从10个样品中分离出96株弧菌、2株裂解性噬菌体(Vibrio/XM/P1、Vibrio/XM/P2),噬菌体宿主分别属于Vibrio alginolyticus(溶澡弧菌)和Vibrio anguillarum(鳗弧菌);噬菌体头部都呈六边形,Vibrio/XM/P2有尾;两株噬菌体活性最适pH分别为7、8,最适温度分别为25℃、30℃,并都对高温和紫外线敏感;Vibrio/XM/P1对乙醚、氯仿不敏感,Vibrio/XM/P2对乙醚、氯仿敏感.  相似文献   
25.
将雷公根叶斑病菌SJTU59(Leptosphaerulina chartarum SJTU59)于玉米秸秆粉为唯一碳源的培养液中诱导培养,通过DNS(3,5-二硝基水杨酸)法检测,首次发现其可以产生纤维素酶。该纤维素酶液最佳反应温度为50℃,最佳反应pH为4.8,对低温,酸碱及部分金属离子具有一定的耐受能力。在50℃,pH 4.8条件下,其最大酶活力为6.383±0.196 U/ml。利用纤维素酶基因简并引物,通过PCR技术扩增得到了2个新的纤维素酶基因的保守区域,即glu-l1(1 512 bp)和glu-l2(429 bp)。通过氨基酸序列比对及系统进化分析发现,glu-l1编码的氨基酸序列GLU-L1与Thermoascus aurantiacus var.levisporus来源的β-1,4-葡聚糖酶(ABX79553)有62%的同源性,属于第3水解家族;glu-l2编码的氨基酸序列GLU-L2与Aspergillus fumigatus Af293来源的内切-β-1,3(4)-葡聚糖酶(XP_755769)有49%的同源性,属于第16水解家族。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门静脉高压症脾切断流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相关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2011年12月我科450例因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行脾切断流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超声多普勒检测手术前后门静脉血流速度、门静脉直径及脾静脉、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血栓情况,用Logistic回归分析术前肝功能Child-Pugh分级、门静脉直径、门静脉血流速度、脾脏的质量及术后血小板数量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关系。结果:术前门静脉系统有血栓患者75例,占16.7%。术后门静脉血栓再形成率52.9%。Logistic单因素分析提示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与门静脉内径、门静脉血流速度、脾脏质量、血清总胆红素、术后血小板数量有关。多因素分析发现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与门静脉内径、门静脉血流速度、脾脏质量有关,而与血清总胆红素、术后血小板数量无关。结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与门静脉内径、门静脉血流速度、脾脏质量有关。  相似文献   
27.
28.
巢湖地区的孢粉研究多集中于化石孢粉, 相对缺少现代孢粉研究的支持。选取巢湖地区苔藓表土样品及湖泊表层底泥样品共49个进行孢粉分析, 探讨现代花粉与植被分布及人类活动的关系。结果表明: 花粉组合与当地植被有着很好的对应关系, 可以反映出当地的植被状况, 松属、栗属、落叶栎类、榆科、朴属、柳属、枫杨属、蔷薇科、十字花科、蒿属、紫菀属、禾本科(≤37 μm)、藜科和眼子菜属为花粉主要类型。现代花粉和钻孔花粉的匹配度较高, 可以为反演古植被古气候提供科学依据。花粉图谱和聚类分析将所有的采样点划分为4个土地利用类型。主成分分析相对划分出3个不同程度的人类活动影响区域: (1) 农田区—人类活动影响最强烈的区域; (2) 公园绿地区—人类活动影响较强的区域; (3) 次生林和湖心区—人类活动影响较弱的区域。巢湖地区十字花科花粉含量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区分人类活动的强弱, 有较强的指示作用。此外, 由于大规模开发、人工栽培以及次生林生长等因素均可能对花粉含量产生较大影响, 结合钻孔孢粉分析推测近1000年来巢湖地区松属、十字花科和谷物类禾本科花粉大量增加的主要影响因素极有可能是人为因素而非自然因素。  相似文献   
29.
黄河三角洲盐碱地不同植被模式的土壤改良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河三角洲是我国滨海盐碱地的重要分布区,种植植被是盐碱地绿色改良的主要生态修复措施。为探讨滨海盐碱地不同植被模式的土壤改良效应,探索适宜植被模式,选取黄河三角洲盐碱地竹柳+NyPa草、旱柳+NyPa草、柽柳+紫花苜蓿、白蜡+柽柳+紫花苜蓿4种林草措施为研究对象,以纯竹柳为对照,测定土壤水分物理参数、盐碱含量、土壤养分及微生物数量等20个指标,并利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模糊数学隶属函数等统计方法评价了不同植被模式的土壤改良效应。结果表明: 林草复合模式可显著改善滨海盐碱地的土壤理化性能,增加土壤孔隙度和贮水量,降低土壤密度,提高土壤有机质、速效养分含量和土壤微生物数量。其中,白蜡+柽柳+紫花苜蓿的乔灌草混交模式在压碱抑盐、增加土壤养分和微生物数量的效果最好,而旱柳+NyPa草的乔草混交模式改良土壤水分物理性能的效果最好。不同植被模式对黄河三角洲滨海盐碱地的综合改良效应表现为白蜡+柽柳+紫花苜蓿>旱柳+NyPa草>竹柳+NyPa草>柽柳+紫花苜蓿。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