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1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SA脂质体介导DNA转染细胞的进一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SA脂质体可高效介导DNA转染CV-1细胞,本文进步研究表明,SA脂质体还可介导DNA高效瞬时和稳定地转染CHO和COS细胞。SA脂质体和DNA形成复合物可保护DAN不被核酸内切酶和DNaseI降解。荧光标记和细胞松驰素B抑制实验分别表明,SA脂质体易被细胞吸附,主要通过内吞传送DNA进入细胞,而Lipofectin主要通过融合传送DNA进细胞。  相似文献   
12.
HCVisthemajorcauseofposttransfusionnonA,nonBhepatitis[1].About50%oftheinfectionswilldevelopintochronichepatitisandamongthemabout20%willresultinlivercirrhosisandhepatocellularcarcinoma[2].BecausethetiterofHCVparticleinpatient’sbloodisextremelylow,andthereisno…  相似文献   
13.
锤头状核酶在HepG2.2.15细胞内的抗HBV特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乙型肝炎病毒 (HBV)C基因区的 3′端序列在HBV各亚型中是高度保守的 ,它编码的多肽链都富含精氨酸 ,同时与前基因组RNA的包装和病毒DNA的复制有关。因此 ,HBV中C基因的 3′端保守区是核酶介导的抗病毒研究的理想靶位点。针对上述位点设计了锤头状核酶RzC ,同时作为对照 ,设计了相应的突变型核酶dRzC。HepG2 .2 .15细胞系是由头尾相接的HBVayw亚型基因组转染肝癌细胞系HepG2而建立的一株能稳定分泌HBV各种抗原和完整病毒颗粒的细胞系。因而用HepG2 .2 .15细胞进行核酶的抗病毒研究更接近于疾病的治疗过程。为此 ,把体外转录的核酶RzC和dRzC以及核酶表达载体pCRzC和 pCdRzC直接转染HepG2 .2 .15细胞。初步结果表明 ,体外转录的核酶RzC对HBV复制的抑制很弱 ,这可能是由于核酶在细胞内快速被RNA酶降解造成的 ;而通过内源性传递产生的核酶RzC能够明显地抑制HBV的复制。结果说明 ,锤头状核酶RzC在HepG2 .2 .15细胞内显示抗病毒感染的能力 ,有可能作为HBV基因治疗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14.
限制性内切酶是核酸研究工作的重要工具酶,它的纯度直接影响基因分离,基因克隆以及序列分析等实验结果。为了获得品种繁多、纯度达到要求的酶,人们在分离纯化技术上作了不少努力。目前在分离限制性内切酶方法上以  相似文献   
15.
应用带有T7启动子的痘苗载体构建了含丙型肝炎病毒 (HCV)结构蛋白基因C ,E1和E2 /NS1的重组痘苗表达克隆 .在重组痘苗病毒vTT7所提供的T7RNA聚合酶存在下 ,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进行了暂时表达 .以HCV患者血清作Westernblot鉴定 ,分别检测到了核心蛋白C、包膜蛋白E1和E2的成熟表达 ,并且发现表达产物与不同来源的HCV患者血清及克隆本病毒患者不同时期的抗血清反应不同 .比较了C- E1 -E2在 6种不同的哺乳动物细胞中的表达情况 ,其中Vero和HeLa细胞对于这些蛋白的表达最为理想 .为了对表达产物开展进一步的研究 ,已成功地构建了能稳定表达C ,E1和E2的重组痘苗病毒株 .  相似文献   
16.
孤儿核受体hB1F(NR5A2 ,也称之为LRH 1、CPF或FTF)在胆汁酸合成代谢、乙肝病毒基因和部分肝特异性基因表达的调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理解hB1F激活转录的分子机制 ,对其铰链区潜在的功能结构域进行了分析。利用GAL4 DBD融合的hB1F缺失片段所进行的报告基因分析 ,发现了一个位于铰链区的强烈抑制hB1F反式激活能力的结构域。该结构域核心残基的定点突变导致了hB1F反式激活能力的显著上升 ,而且明显地增强hB1F对乙肝病毒增强子II 核心启动子的转录激活能力。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该结构域不存在明显的二级结构 ,但有意思的是 ,其氨基酸序列在核受体FTZ F1亚家族的成员中高度保守 ,且不见于其他蛋白质中。转染分析发现 ,该结构域的抑制活性存在于测试的五个不同细胞株中 ,但抑制的强度表现出明显差异。半定量RT PCR分析表明 ,与SF 1不同 ,该结构域抑制转录活性的强度与潜在的结合因子DP10 3的表达水平之间没有相关性。共转染实验还表明 ,参与hB1F转录活性调控的辅激活子SRC 1和辅抑制子SMRT与该抑制作用不直接相关。实验结果提示 ,孤儿核受体hB1F转录活性可能存在一种新的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