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28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灰背伯劳Lanius tephronotus为甘肃夏候鸟,4—10月居留本省。主食昆虫和小型啮齿类。5—8月繁殖。本文对其繁殖过程作了记述。  相似文献   
72.
目的:胰腺上皮细胞能诱导成表达胰岛素的细胞,成为细胞替代疗法治疗糖尿病的重要来源。胰腺细胞的分离多采用机械剪切后胶原酶消化,本文在以往研究基础上,探索一种能分离得到更纯净的胰腺上皮样细胞的新方法。方法:本研究采用胰腺整体消化的方法,将成体小鼠整个胰腺取下,摘除系膜及大的血管,置于胶原酶中消化20min,用PBS吹打胰腺组织,得到的细胞悬液,离心后去除上清与细胞碎片,用培养基重悬实质细胞,接种于6 cm培养皿中,培养7-10天后得到单细胞集落。结果:整体消化法不剪碎胰腺组织,从而避免多种胰腺细胞的参与,得到较为纯净的胰腺上皮细胞悬液,细胞总体数量小于部分消化法,但是单细胞比率远远高于部分消化法,得到的细胞集落更纯净,不需要去除成纤维细胞,方便筛选及进一步扩大培养。结论:整体消化法能够分离纯化出一群在离体条件下具有强增殖能力、形成大的上皮样集落的细胞。该分离方法方便、快捷,为今后进一步研究成体胰腺干细胞增殖与分化调控机制等问题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3.
胸腺素的两种制备工艺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4.
目的:观察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接受100例无痛胃肠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麻醉,对照组采用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意识消失时间、术后睁眼时间、丙泊酚用量以及呼吸和血液动力学变化。结果:1观察组患者睁眼时间、丙泊酚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243,t2=69.724,t3=2.451,均P0.05);2对照组患者麻醉前、插管后1min、术中、术毕30min组内RR、SpO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2.442,F2=99.133,P0.05),插管后1min、术中两项指标均降低,MAP、HR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15.241,F2=11.383,P0.05);而观察组患者MAP、HR、RR、SpO2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9.34,F2=12.35,F3=5.34,F4=12.83,均P0.05)。3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2=8.452,P0.05)。结论: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麻醉应用于无痛胃肠镜检查镇痛效果好,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5.
根系在凋落物层中的生长及其对凋落物分解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凋落物分解是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的重要过程, 直接影响着生态系统功能。植物根系作为重要的生物因子调控着凋落物分解过程, 然而这一重要作用却在凋落物分解的研究中长期被忽视。凋落物中下层养分充足、保水能力强, 为根系生长提供了良好环境; 同时, 生长进入凋落物层的根系通过激发效应、共生真菌、N吸收等方式对分解过程产生了重要影响。该文针对根系生长及其影响因素、根系对凋落物分解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等关键方面进行了综述, 并提出了根系生长与凋落物分解之间关系的概念模型, 以期引起大家对这个领域的关注, 并为根系与凋落物分解之间关系的研究提供良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经阴道射频消融治疗症状性子宫肌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39例症状性子宫肌瘤患者进行经阴道射频消融治疗。术前超声测量肌瘤体积,采用子宫肌瘤症状和生存质量调查表对患者的子宫肌瘤相关症状的严重程度以及生活质量情况进行评分,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3、6、9、12个月肌瘤体积缩小率、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和治疗前后卵巢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射频消融平均手术时间25分钟,术中及术后均未见明显并发症。本组术前肌瘤体积为65.2±49.3 cm~3;术后3、6、9、12个月肌瘤体积分别为32.2±27.6 cm~3、21.2±18.2 cm~3、15.3±12.1 cm~3、10.3±9.8 cm~3,与术前相比均显著缩小(P0.05)。术前SSS评分为60.23±13.2,术后3、6、9、12个月SSS评分分别为42.2±11.4、21.1±10.2、15.4±10.3、12.2±9.7,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下降(P0.05)。术前QOL评分为58.24±16.24,术后3、6、9、12个月QOL评分分别为70.3±20.3、81.4±8.6、86.3±7.6、88.2±9.1,与治疗前相比逐渐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3、6、9、12个月后患者的FSH、LH、E2水平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经阴道射频治疗子宫肌瘤可以有效缩小肌瘤体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7.
用响应面法对蜂房哈夫尼菌(Hafnia alvei)L-赖氨酸脱羧酶产酶诱导条件进行优化。首先通过单因素实验对产酶体系的pH、震荡培养时间、静置培养时间、诱导物添加量和Ⅷ添加量进行优化。在此基础上,用部分因子重复试验筛选出对酶活影响显著的3个因素(静置培养时间,诱导物添加量,VB6添加量),再通过Box-behnken实验对这三个因素进行优化,得出最优值。最终得到产酶最佳诱导条件为:震荡培养阶段培养基pH6.5,静置培养阶段pH5.5;摇床震荡培养11h后静置培养7.5h,诱导物L一赖氨酸加入量为5.18dL,维生素B6加入量为1.38g/L时酶活最高,达到71.2U/mL,为优化前(1.74u/mL)的41.8倍,在单因素的基础上提高了19%。  相似文献   
78.
运用玻璃微电极细胞内记录技术,观察豚鼠(Cavia porcellus)离体肠系膜下神经节(IMG)细胞非胆碱能迟慢兴奋性突触后电位(Is—EPSP)与蛙皮素(BOM)、P物质(SP)的关系,以探讨肽类神经递质在外周神经系统中的作用。结果显示,SP去极化、BOM去极化与Is—EPSP具有相关性;SP受体脱敏使SP敏感细胞的Is—EPSP减弱或消失,但不影响BOM引起的去极化;BOM受体脱敏使BOM敏感细胞的Is—EPSP减弱或消失,但不影响SP引起的去极化。大部分Is—EPSP阳性细胞对SP、BOM敏感,而对SP、BOM均不敏感的细胞多数不出现Is—EPSP。结果提示,BOM、SP通过IMG细胞膜上相应受体参与了Is-EPSP的形成,受体间无交互脱敏现象。  相似文献   
79.
水稻开花光周期调控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开花调控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生命过程,由自身遗传因素和外界环境共同决定。光周期途径是调控水稻开花的关键途径,在这个途径中成花素基因Hd3a和RTF1处于核心地位,其上游调控途径主要包括Hd1依赖途径、Ehd1依赖途径及不依赖于Hd1和Ehd1的途径。这3条途径在汇集了光信号的各种信息后,将信号在Hd3a和RTF1处整合,并通过成花素形式将信息传递给下游开花基因,调控水稻开花。本文从成花素、光信号感受基因和昼夜节律基因、成花素上游调控基因、互作蛋白和下游调控基因等几方面阐述水稻开花光周期调控相关基因的研究现状,为水稻开花调控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0.
黄花蒿是一种治疗痢疾的特效中药,植物体中含有丰富的精油,但其应用和生产中常有种类混杂现象,严重影响了黄花蒿为原料的药材质量。为实现黄花蒿药材快速鉴定与评价,该研究利用FTIR技术和GCMS分别对黄花蒿及其近缘种叶片原药材及挥发油成分进行了检测和鉴定。结果表明:挥发油以黄花蒿含量最高(1.86%),其次是南牡蒿、茵陈蒿、青蒿、牡蒿和艾蒿。FTIR分析结果表明,黄花蒿及其近缘种一维图谱相似,酰胺类、芳香类以及萜类化合物种类较多且含量丰富;二阶导数图谱中,黄花蒿青蒿素成分振动吸收明显增强,可以明显将黄花蒿与其混淆中区分开。GC-MS分析显示,黄花蒿与其近缘种的挥发油成分中共检测出17个共有峰,28种化学成分,均含有较高樟脑、á-杜松烯、Crocetane、植烷、2,4-二叔丁基苯酚,但不同种间成分含量差异很大,植烷在黄花蒿中含量明显高于其它近缘种,龙脑成分只能在黄花蒿叶片中检测出,然而á-雪松烯在青蒿、南牡蒿、茵陈蒿均较高,而在黄花蒿,艾蒿,牡蒿中含量均较低。最后通过聚类分析探讨了黄花蒿与其近缘种挥发油成分差异性,6种材料明显聚为2类。其中,黄花蒿与牡蒿、艾蒿聚为一类,青蒿与茵陈蒿和南牡蒿聚为一类。该研究结果为黄花蒿药材的真伪鉴别及其药材质量评价提供了快速而有效的分析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