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76篇 |
免费 | 33篇 |
国内免费 | 88篇 |
专业分类
39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篇 |
2023年 | 23篇 |
2022年 | 11篇 |
2021年 | 21篇 |
2020年 | 17篇 |
2019年 | 10篇 |
2018年 | 18篇 |
2017年 | 13篇 |
2016年 | 17篇 |
2015年 | 11篇 |
2014年 | 16篇 |
2013年 | 10篇 |
2012年 | 9篇 |
2011年 | 16篇 |
2010年 | 13篇 |
2009年 | 8篇 |
2008年 | 12篇 |
2007年 | 11篇 |
2006年 | 9篇 |
2005年 | 7篇 |
2004年 | 1篇 |
2003年 | 11篇 |
2002年 | 11篇 |
2001年 | 7篇 |
2000年 | 9篇 |
1999年 | 11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9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12篇 |
1992年 | 7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7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8篇 |
1983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77年 | 1篇 |
1975年 | 1篇 |
1966年 | 1篇 |
195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以濒危植物羽叶丁香(Syringa pinnatifolia)种子为材料,通过形态观察、种子吸水规律测定及其种子水浸液对白菜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等几个方面探究了羽叶丁香种子的基本休眠机制。通过室内发芽试验探究了不同浸种温度和赤霉素(GA3)浓度对羽叶丁香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并且模拟了不同温度和光照条件对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羽叶丁香种子随温度升高吸水速率加快,最终吸水率在96%~121%之间,表明种子吸水性良好,不具有物理休眠特性;种子内部含有水溶性萌发抑制物,具有化学休眠特性,可通过控制浸种时间解除萌发抑制物的限制;30°C是羽叶丁香种子最好的浸种温度,发芽率和发芽势分别达到了86.00%±4.00%和54.00%±8.71%,发芽指数为5.44±0.44;浸种处理后的种子放在15和25°C恒温无光照条件下测试所得的发芽指标最好,发芽起始时间最短,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光照是影响发芽率最显著的生态因子;GA3处理并没有显著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但高浓度(400~800 mg·L-1)GA3处理能够加快胚的生长速率,缩短萌发持续时间,说明羽叶丁香种子具有部分形态休眠特性。 相似文献
12.
产于奄美本岛、德之岛及冲绳本岛上的毒蛇,黄绿烙铁头(Trimercsurus flavoviridis)的蛇毒中,其碱基性蛋白域在园盘电泳分析的特性上各有不同的表现,再通过 Bio Rcx70离子交换色谱层析法进行分析亦表明有较大的差异.奄美本岛的黄绿烙铁头毒素有较强的吸着性,其蛋白组分有四个犄角.而德之岛的黄绿烙铁头蛇毒的蛋白组分为二个犄角.但冲绳本岛的黄绿烙铁头蛇毒的蛋白组分则出现犄角欠损.这三个岛所产的烙铁头蛇毒组分的 TAME水解活性,凝固活性组分的位置基本一致,而出血活性组分则各有不同. 相似文献
13.
从采自云南省的一份水稻茎杆样品上分离出一株产生掷孢子的酵母菌CH 2.310。化学分类学研究表明该株菌的主要泛醌类型为Q-9,其全细胞水解液中不存在木糖,故被归入 本森顿酵母属(Bensingtonia Ingold)中。在该属中与CH 2.310在形态和生理生化性状上最相 近的种为大和本森顿酵母(B. yamatoana),但因CH 2.310能在无外源维生素培养基中生长并不可同化D-葡糖醛酸而与该种的原始描述不符。基于小亚基rDNA (SSU rDNA)全序列的分子系统学分析显示,在所有已描述的本森顿酵母属的种中,CH 2.310与大和本森顿酵母的模式菌株的亲缘关系最近。进一步的DNA-DNA同源性研究证实CH 2.310属于大和本森顿酵母。CH 2.310为首次分离自日本以外的犬和本森顿酵母菌株。 相似文献
14.
<正>一、引言 用乳胶凝集反应法(LA)检测冬季婴儿腹泻粪便中的轮状病毒,敏感度高、简便,可广泛使用。 以前用LA小盒,须预先在粪便材料中加入小盒附带的缓冲液,低速离心,用其上清液进行反应。现在用Orion公司研制的新滤膜瓶,不需离心分离,仅对粪便检样进行短时间处理即可。现将轮状病毒滤膜小瓶法与过去的轮状病毒离心分离法,以及标准的电镜法(EM)对患儿粪便中轮状病毒的检查结果作以比较。 相似文献
15.
16.
17.
纳洛酮在延髓腹外侧加压区加强P物质引起的升压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P物质(SP)在延髓腹外侧加压区(VSMp)的升压效应是否与内源性阿片样物质有关。方法:氨基甲酸乙酯麻醉、人工呼吸,暴露延髓腹侧面,VSMp 敷贴SP等药物。结果:VSMp 敷贴SP可使血压呈剂量效应关系的明显增高,但心率无明显变化;在VSMp 给纳洛酮进行预处理,可显著增强SP的升压效应;应用神经元细胞体兴奋剂L谷氨酸钠到VSMp 可使血压显著升高。结论:SP 在VSMp 具有明显的升压作用,内源性阿片样物质在VSMp 对SP升压效应起拮抗作用,SP的升压效应可能是兴奋VSMp 的神经元细胞体实现的 相似文献
18.
大沙鼠行为生态学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沙鼠(Rhombomys opimus),属啮齿目(Rodentia)仓鼠科(Cricetidae)沙鼠亚科(Gerbillinae),广泛分布于中亚的哈萨克斯坦、伊朗、阿富汗、蒙古和中国等国,是沙鼠亚科中体型最大的鼠种,是中亚荒漠区的重要建群鼠种。大沙鼠为建立定居点而挖掘复杂的洞穴系统,生活在此洞穴系统内的一个家族通常由2~3代大沙鼠组成。大沙鼠采食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柽柳(Tamarix chinensis)等植物,强烈影响荒漠植物的发育和外貌,以及荒漠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本文对大沙鼠栖息地、采食、储食、警戒、领域、社群、扩散以及昼间活动节律等行为的研究作以综述,分析了亟待深入研究的内容,以加深对该物种生物学特性的认识,并为有效控制该物种、维护荒漠生态系统稳定健康发展以及荒漠化防治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9.
鼻咽癌组织中氧化性DNA损伤标志物8-硝基鸟嘌呤和8-羟基脱氧鸟苷的检测及与iNOS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8-硝基鸟嘌呤(8-nitroguanine, 8-NitroG)和8-羟基脱氧鸟苷(8-hydroxy-2′-deoxyguanosine, 8-OHdG)是2个氧化性DNA损伤生物标志物,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在病理状态下催化细胞合成与氧化性DNA损伤有关的 氧自由基NO.本研究通过检测鼻咽癌组织中8-NitroG、8-OHdG和iNOS的免疫反应强度,初步探究鼻咽癌的发生和发展是否与氧化性DNA损伤有关以及8-NitroG、8-OHdG与iNOS表达的关系.利用多克隆抗体8-NitroG和单克隆抗体8-OHdG、iNOS,采用双色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鼻咽癌组织中8-NitroG、8-OHdG和iNOS的免疫反应,秩和检验统计学方法分析鼻咽癌和慢性咽炎鼻咽组织之间8-NitroG、8-OHdG和iNOS免疫反应强度的差异.结果显示,19例鼻咽癌组织细胞中,8-NitroG、8-OHdG和iNOS均为强免疫反应,8-NitroG和8-OHdG阳性率100%,iNOS阳性率94.7 %,与13例慢性咽炎组织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果提示,鼻咽癌的发生和发展与氧化性DNA损伤有关,其原因与炎症等病理刺激下鼻咽组织高表达的iNOS催化细胞合成氧自由基NO引起的8-NitroG和8-OHdG DNA损伤密切相关.另外,8-NitroG和8-OHdG有望成为辅助鼻咽癌诊断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20.
该研究以马铃薯双单倍体‘DM’为材料,克隆到高亲和性硝态氮转运蛋白基因StNRT2.1的全长cDNA(JGI登录号PGSC0003DMT400002924),并对其进行表达模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为深入探索StNRT2.1基因的生物学功能以及提高马铃薯对氮素的利用效率奠定理论基础。结果表明:(1)通过同源克隆与PCR扩增获得StNRT2.1基因cDNA全长片段,并构建pCEGFP-StNRT2.1表达载体;测序结果显示其实际所编码的蛋白质序列与数据库中目的基因蛋白质序列完全一致,表明成功克隆到StNRT2.1基因且未出现错义突变。(2)StNRT2.1基因位于马铃薯第11号染色体,cDNA序列全长1 593 bp,编码530个氨基酸,预测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为57.60 kD,理论等电点为9.36。(3)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StNRT2.1由20种氨基酸组成,其中甘氨酸(Gly)所占比例最多,达到10.8%,并且主要由228个α-螺旋、27个β-折叠、87个延伸链和188个无规则卷曲构成;StNRT2.1存在功能保守结构MFS_1(PF07690)和12个跨膜螺旋结构域,且N端和C端均位于细胞膜内; StNRT2.1位于质膜上且不具有信号肽,可能为非分泌型膜蛋白。(4)以氮充足(7.5 mmol/L)水平作为对照,马铃薯幼苗经无氮(0 mmol/L)和低氮(0.75 mmol/L)处理3周后呈现出叶片发黄及植株矮化等明显表型差异。(5)qRT-PCR结果显示,在无氮条件下,马铃薯根组织中StNRT2.1基因表达量升高3.98倍,说明StNRT2.1可能为诱导型高亲和转运蛋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