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6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2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为探究单播与混播人工草地对羊草和紫花苜蓿光合特性的影响,测定2种牧草光合特性日变化进程,比较不同处理下羊草和紫花苜蓿光合特征。结果表明:单播处理下,羊草和紫花苜蓿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叶片温度呈单峰型,紫花苜蓿的气孔导度呈单峰型,羊草的气孔导度和水分利用效率呈双峰型。混播处理下,羊草和紫花苜蓿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叶片温度日变化呈单峰型,羊草的气孔导度和水分利用效率呈单峰型,紫花苜蓿的气孔导度呈双峰型。混播处理下,羊草净光合速率峰值显著高于单播,分别为17.72和13.65μmol CO2·m-2·s-1。单播和混播处理下,羊草叶绿素含量均高于紫花苜蓿,羊草叶片氮含量均低于紫花苜蓿,且混播羊草叶片氮含量显著高于单播羊草,二者分别为27.60和22.55 g·kg-1。不同种植方式下,羊草和紫花苜蓿的净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呈显著正相关,与胞间CO2浓度呈显著负相关,紫花苜蓿的净光合速率与叶片温度、水分利用效率呈显著正相关。混播处理有利于增加羊草叶片氮含量。试验结果为牧...  相似文献   
62.
TwoRareCasesofChromosomeTranslocationt(1;3)andt(9;19)WeiRongshangZhangHaiduanWangAiqinHeChunna(LaboratoryofGenetics,NanjingHospitaloftheAirForceofPLANanjing210002)例1男,28岁,结婚2年余,妻27岁,妊娠3次,第1胎孕5个月胎死宫内,第2胎7 月早产后夭折,第3胎5个  相似文献   
63.
摘要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与B型超声在诊断人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及斑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2年12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健康体检者142例,均行颈动脉B型超声和CEUS成像检查。记录左右侧颈动脉各分段点CIMT近壁和远壁值,然后取平均值。采用半定量的方法进行评分,以确定在B型超声和CEUS成像过程中的CIMT可视化。比较B型超声和CEUS成像技术对斑块检出的差异。根据CIMT平均值进行进一步分组,分析CIMT与亚临床左心功能障碍之间的关系。结果:在B型超声成像上,左右侧颈动脉CIMT远壁的可视化评分均明显高于CIMT近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CEUS成像上,左右侧颈动脉CIMT远壁的可视化评分均高于CIMT近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型超声成像模式对比,在CEUS成像模式中左右侧颈动脉CIMT远壁和近壁的可视化评分均得到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42例健康体检者中,B型超声总共检测出271个斑块,CEUS总共检测出293个斑块,斑块检出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CIMT平均值的逐渐增大,LVM逐渐减小,LVGLS逐渐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IMT平均值的大小与LVEDD、LVESD和LV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EUS改善了CIMT的可视化,并能更好地检测出颈动脉斑块(主要为低回声斑块),对预测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4.
生物大分子的功能取决于它的空间结构.X射线衍射分析是获得生物大分子结构信息的常用方法.本文对固氮酶晶体的生长及其X射线衍射分析的主要进展简要地进行了介绍和评论.最后展望了今后的发展及问题.  相似文献   
65.
JDV Tat反式激活LTR与HIV-1 Tat采用类似的细胞因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分析JDV Tat在反式激活JDV及HIV-1 LTR过程中是否采用与HIV-1 Tat类似的细胞因子,本文构建了包含完整激活域的jTat70和hTat47,同时构建了cyclin T1和CDK9真核表达及反义转译质粒.过量表达hTat47和jTat70对hTat反式激活HIV-1 LTR,jTat反式激活JDV和HIV-1 LTR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推测jTat和hTat的反式激活作用可能涉及类似的细胞因子.通过cyclin T1和CDK9的反义转译质粒对jTat反式激活的抑制作用证实这两种细胞因子参与了jTat对JDV和HIV-1LTR的反式激活.  相似文献   
66.
为研究JDV与其它三种牛反转录病毒BIV、BLV、BFV的相互作用关系,将以JDV、BIV、BLV、BFV的LTR为启动子,以Luc为报告基因的质粒和以上病毒反式激活因子的表达质粒共转染BL12细胞系,通过瞬时表达分析试验证明了JDV和BIV的LTR和Tat之间亲缘关系很近,能够相互激活;JDV Tat可以反式激活BLVLTR,BLV Tax不能激活JDV LTR;JDV LTR上存在BFV Tas的应答元件;BLV、BFV和BIV的LTR和反式激活因子间不存在相互激活.  相似文献   
67.
植物营养器官在枯萎过程中将部分氮素转移到储藏组织之中,是植物适应生境的重要策略。以位于内蒙古荒漠草原的增温和添加氮素的交互试验为平台,对建群种短花针茅(Stipa breviflora)以及优势种无芒隐子草(Cleistogenes songorica)、银灰旋花(Convolvulus ammannii)、冷蒿(Artemisia frigida)和木地肤(Kochia prostrata)等5种多年生植物绿叶期和枯叶期氮浓度,以及氮素回收效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增温处理下,植物绿叶期和枯叶期的平均氮素浓度提高了5.5%和11.3%,氮素回收效率显著降低了7.0%。氮素添加使绿叶期植物氮浓度显著提高了5.2%,使植物氮素回收效率降低2.9%。增温和氮素添加对植物枯叶期、绿叶期氮浓度和氮素回收效率有显著的交互作用。氮浓度和氮素回收效率对增温和氮素添加的响应在5个物种间都有显著差异,即这种响应具有物种特异性。研究表明独立的增温和氮素添加以及两者的交互作用都降低该荒漠草原生态系统中植物氮素回收效率,这些结果将为气候变化条件下荒漠生态系统氮素回收效率变化趋势的预测提供数据支持和实验证据。  相似文献   
68.
AtHAK5是拟南芥高亲和性钾转运体,其基因表达受低钾条件强烈诱导,编码蛋白在低钾条件下可以整合到质膜.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其氨基酸序列含有多处潜在的磷酸化位点.本研究假设这些位点对于AtHAK5的功能至关重要,为探讨AtHAK5的功能位点,分别将AtHAK5 cDNA和带有13种不同点突变位点的AtHAK5转化到athak5突变体中,获得14种稳定表达的转基因植株.利用athak5突变体根对Cs敏感的表型,最终确定T549A和T666A为非核心磷酸化位点.如下11个位点为AtHAK5功能必需位点:F85L,T86A,T311A,T359A,P551S,D552N,S603A,S604A,K668E,S698A和V713L.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花生肽是否对小鼠具有耐缺氧作用。方法:将150只SPF级BALB/c雄性小鼠随机分为5组:1个空白对照组、1个乳清蛋白组(500 mg/kg BW)和3个花生肽剂量组(250、500、1 000 mg/kg BW)。连续灌胃30 d后,测定各组小鼠在常压缺氧环境下的存活时间及耗氧量,在亚硝酸钠中毒导致的缺氧状况下的存活时间以及急性脑缺血导致的缺氧状况下的存活时间,来观察花生肽对小鼠的耐缺氧作用。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花生肽各剂量组小鼠在常压缺氧环境下的存活时间及耗氧量显著增加,在急性脑缺血及亚硝酸钠中毒所致的缺氧状态下的存活时间也明显延长(P<0.05);并且与乳清蛋白组相比,花生肽中、高剂量组小鼠在三种缺氧状态下的存活时间均明显延长(P<0.05)。结论:花生肽对小鼠具有耐缺氧作用。  相似文献   
70.
综述胶原蛋白肽的生理功能,为胶原蛋白肽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