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7篇
  110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51.
低温下钙对黄瓜幼苗抗氧化酶活性及POD同工酶谱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以耐冷性存在明显差异的栽培黄瓜‘长春密刺’和‘北京截头’为材料,研究了冷胁迫下C a2 、钙离子螯合剂(EGTA)和钙调素拮抗剂(CPZ)对低温胁迫黄瓜幼苗叶片3种抗氧化酶活性及POD同工酶的影响.对保护酶活性的研究结果表明:C aC l2、EGTA和CPZ处理均能引起3种抗氧化酶活性变化,但变化幅度因材料而异.胁迫处理中C a2 能提高2种材料的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减少其在低温逆境中的下降幅度,而EGTA和CPZ处理降低了2种材料的抗氧化酶活性,加大了低温逆境中的下降幅度.POD同工酶研究发现,C aC l2延缓冷胁迫中同工酶条带的丢失,EGTA和CPZ处理则使同工酶条带丢失提前,但材料不同对酶条带丢失时间也有影响.  相似文献   
52.
目的 构建格特隐球菌HOG1基因缺陷株和HOG1基因重建株.方法 从格特隐球菌基因组扩增HOG1基因,通过部分基因缺失方法,获得缺陷基因dHOG1.将获得的HOG1基因及其缺陷基因dHOG1分别亚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GAPzα-A,构建pGAPzα-HOG1及pGAPzcα-dHOG1质粒.将pGAPzα-dHOG1质粒转染隐球菌原始株,通过筛选获得HOG1基因缺陷菌株;同样方法将pGAPzα-HOG1质粒转染格特隐球菌HOGI基因敲除菌株,获得HOGI基因重建株.结果 RTPCR结果示:格特隐球菌HOG1基因缺陷株不转录表达完整的HOG1基因,而HOG1基因重建株可以转录表达完整的HOG1基因片段.结论 成功获得格特隐球菌HOG1缺陷株和HOG1基因重建株,为后续格特隐球菌毒力和致病机制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3.
马坝人     
正在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马坝镇西南1.5公里处有一座山,它是由南北并列一高一矮两座玲珑秀丽的石灰岩孤峰组成的,北面叫狮头峰,南面叫狮尾峰,由北遥望如卧狮酣睡,由南远眺则如雄狮起舞,因而得名狮子山(见题图)。岩内洞穴纵横,洞中套洞,穴中有穴,遍布形态各异的钟乳石、石笋、石柱,等等。这里便是闻名中外的"马坝人"遗址所在地。1958年,当地农民阿才在北  相似文献   
54.
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是一种重要的促炎细胞因子,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发挥着广泛的生物学功能。大量研究表明,IL-1β的作用非常复杂,在不同的模型和条件下作用不同,包括神经损伤或者神经毒性作用。电压门控钾通道调节神经元电学性质,也参与多种中枢神经系统的病理学过程。虽然IL-1β和钾通道都在脑损伤和脑疾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但目前还很少有它们之间关系的研究报导。文章作者以原代培养的大鼠皮层神经元为材料,使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研究了10 ng/mL的IL-1β在不同处理时间下对皮层神经元电压依赖性钾电流的影响。根据电流的性质,可以将记录到的钾电流分为瞬时外向电流(IA)为主的IA样电流和延迟整流电流(IK)为主的IK样电流两部分,结果显示:IL-1β处理8 h对二者没有作用;处理24 h可使IA样和IK样电流的幅度降低20%左右。以上结果提示IL-1β对大鼠皮层神经元电压门控钾电流具有抑制作用,并且这种抑制可能具有时间依赖性。  相似文献   
55.
辣椒种质遗传多样性的RAPD和ISSR及其表型数据分析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用RAPDI、SSR分子标记及28个表型性状数据对辣椒属5个栽培种的13份材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3条RAPD引物共扩增出209条带,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9.09条,多态性位点比率为83.73%;16条ISSR引物共扩增出94条带,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5.88条,多态性位点比率为79.79%.与RAPD相比,ISSR标记检测到的有效等位基因数(Ne)及Shannon多样性指数(I)、遗传离散度(Ht)和遗传分化系数(Gst)等遗传多样性参数都较大,多态性位点比例在亲缘关系较近的一年生辣椒(Capsicum annuum)种内较高,说明ISSR有更高的多态性检测效率,并且适合亲缘关系较近的种群间遗传多样性分析.基于RAPDI、SSR的聚类与基于表型数据的聚类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且都能将C.annuum与其它栽培种区分开来.  相似文献   
56.
黄瓜的冷害及耐冷性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7  
随着蔬菜反季节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如何提高黄瓜(Cucumis sativus L.)耐冷性已成为选育新品种的研究重点.系统地综述近几年黄瓜耐冷性的鉴定、获得途径、冷害机理以及遗传和分子遗传学等方面的研究,以促进对黄瓜冷害机制的研究,加速耐冷品种的培育.耐冷性鉴定时要从耐冷指数、低温发芽能力、MDA(丙二醛)含量和电解质渗漏率等几个方面综合鉴定.耐冷性的获得途径主要有冷驯化、激素处理、热激处理和培育耐低温品种,最重要的途径是耐冷品种选育.黄瓜冷害机理包括细胞膜的流动性降低及透性增加,光合作用被抑制,根系吸收减弱,可溶性糖含量减少,淀粉粒积累增加,微管的稳定性受到破坏等.黄瓜低温发芽能力由非加性基因决定,而幼苗时期主要由加性基因控制.黄瓜耐冷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缓慢,目前已克隆出在低温锻炼中特异表达的功能未知的基因CCRl8.今后还应研究黄瓜低温胁迫时的信号转导系统,以进一步揭示黄瓜的冷害机理;利用野生资源的抗逆性状,拓宽栽培黄瓜的遗传基础,选育适于保护地栽培的耐低温品种.  相似文献   
57.
人类双生子的银染核仁形成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二十年来,人们为了探讨遗传与环境在 产生表型中的相互作用,已在解剖、生理、生化、 心理、行为及病理状态等各方面对人类双生子 进行了详尽的研究。1975年Goodpasture等5) 应用银染技术使近端着丝粒染色体的副缴痕, 即人类核仁形成区(NOR)特异染色,并证卖 银染的位置是:RNA基因的位置。为了进一 步了解银染核仁形成区(Ag-NOR)和银染近 端着丝粒染色体联合(Ag-AA)的遗传特征, 我们用银染技术进行了双生子的Ag-NOR和 Ag-AA的研究。  相似文献   
58.
近自然毛竹林空间结构动态变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2009年7月在浙江省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了1块100 m×100 m的近自然毛竹林固定标准地,采用相邻网格法进行每竹调查,利用全站仪测量毛竹的三维坐标(X,Y,Z),结合2010—2012年的3次毛竹复查数据,利用角尺度、大小比数和年龄隔离度3个结构指数,分析毛竹林空间结构的动态特征。结果表明:天目山近自然毛竹林大小年现象明显,平均胸径逐年增加;空间分布格局特征表现为2009、2012年毛竹林呈随机分布,2010、2011年毛竹林呈聚集分布;各年份毛竹林角尺度均服从左偏近似正态分布,且各年份的角尺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年份毛竹林的平均大小比数均接近0.5,林分处于中庸状态;各年份毛竹林大小比数分布频率出现均衡分布特征,林分较稳定,且各年份间的大小比数无显著性差异;各年份毛竹林的年龄多样性及年龄隔离程度均较高;年龄隔离度逐年增加,毛竹小年向大年过渡期毛竹林年龄隔离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大年向小年的过渡期则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59.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的凋亡诱导配体(TRAIL)cDNA的克隆与表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umornecrosisfactorrelatedapoptosisinducingligand,TRAIL)是新近发现的肿瘤坏死因子家族成员,亦称凋亡素2配体(Apo2ligand,Apo2L)[1,2].由于TNF参与机体的免疫调节和炎症反应,并发挥细胞毒作用,因而为世人所瞩目[3,4].研究表明,TRAIL与TNF和Fas/Apo1配体一样,为典型的Ⅱ型跨膜蛋白,C端细胞外区域形成同源三聚体的亚结构,而N端15~40氨基酸为疏水区域并形成跨膜结…  相似文献   
60.
目的了解正常和不同疾病儿童住院期间肠道细菌量的变化。方法收集正常儿童、足月儿、早产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过敏性紫癜(HSP)和支气管肺炎患儿住院不同时间的粪便标本,提取标本中细菌DNA,用分子生物学专用分光光度仪测量所收集标本的细菌DNA-A260值(ng/μL)。结果粪便标本中细菌的DNA-A260值足月儿组生后第1、3和7天的分别为476.53±83.52、825.38±95.84和952.73±95.57。早产儿组生后第1、3和7天的分别为377.20±93.40、560.10±93.56和710.00±94.02。ALL患儿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化疗前1天、化疗后第37、天和对照组儿童的分别为2436.3±768.61、496.5±577.1、1966.6±598.3和3479.3±870.5。HSP患儿治疗前1天、治疗后第3、7天和对照组儿童的分别为2225.9±616.1、1780.3±547.42、055.6±570.2和3605.9±1096.9。支气管肺炎患儿治疗后第1、3、7天和对照组分别为2353.17±868.71、1448.47±534.81、1905.97±703.52和3433.90±897.22。结论正常儿童粪便细菌DNA-A260值比ALL、HSP和支气管肺炎患儿高,足月儿比早产儿高。治疗患儿在治疗早期细菌的DNA-A260值减低明显,治疗后期有逐渐恢复至正常的趋势。结果提示不同疾病患儿在住院和治疗期间的肠道菌群有紊乱,其紊乱程度各有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