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6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林木大小多样性直接反映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与稳定, 客观恰当地表达大小多样性对于评价天然林或人工林的经济、生态、社会价值及其经营效果至关重要。本研究选用7个林木大小多样性指数, 其中4个与距离无关(Simpson大小多样性指数DN、Shannon大小多样性指数HN、断面积Gini系数GC和直径变异系数CVd), 3个与距离有关(Simpson大小分化度指数DT、Shannon大小分化度指数HT和大小分化度均值指数$\bar{T}$), 通过6组模拟林分和4块实测林分比较分析了它们的表达能力。结果表明: 不考虑极端情况(极端情况为对比林分林木大小混交不同但林木直径构成完全相同), GCCVd、$\bar{T}$、DTHT能客观恰当地表达不同径级分布林分的林木大小多样性差异, 其中CVd区分能力最强, GC次之。若考虑极端情况, 只有$\bar{T}$、DTHT能区分出不同大小混交程度林分的林木大小多样性差异。本研究认为CVdGC因计算简单, 易于实际应用, 在营林活动中可作为分析林木大小多样性的首选指数; $\bar{T}$因能识别不同大小混交程度林分的空间差异, 即对林分更新变化敏感, 适用于动态分析林分的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92.
目的评价美多芭联合息宁分服对帕金森病患者症状波动和便秘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帕金森病患者104例,随机分为分服组与对照组各52例。分服组患者采用美多芭联合息宁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美多芭治疗。在患者入组时、治疗第4周和治疗第8周时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日记记录的"开"和"关"时间以及帕金森病统一评分量表Ⅲ(UPDRS-Ⅲ)、PAC-SYM评分和PDQ-39评分结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均延长了"开"时间,缩短"关"时间。分服组在治疗第4周和第8周时延长"开"时间、缩短"关"时间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UPDRS-Ⅲ评分均有所改善。治疗第4周时分服组患者UPDRS-Ⅲ评分、PAC-SYM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第8周时分服组患者UPDRS-Ⅲ和PAC-SYM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PDQ-39评分均降低,治疗第4周时分服组患者PDQ-39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8周时分服组患者PDQ-39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多芭联合息宁分服对帕金森病患者症状波动和便秘的改善均优于单用美多芭治疗,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3.
黄瓜幼苗热胁迫响应基因的分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94.
近20年来在神经生理学中有两个重要技术的创立:(1)在不麻醉的动物身上慢性埋藏电极技术的应用;(2)微电极技术的发展。当动物建立条件反射,以及进行其他各种活动时都能够利用慢性埋藏的微电极技术,记录中枢神经系统单个神经原或某一较小局部的神经细胞羣体的电变化。这样用电生理学的技术结合条件反射研究,使我们对大脑功  相似文献   
95.
植物异源多倍体进化中基因表达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多倍化是植物物种进化的主要动力,异源多倍体植物在形成早期发生着快速的基因表达变化。本文概述了异源多倍体植物中基因表达变化的特点,包括基因的沉默、激活和部分同源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了基因表达变化的分子机制和生物学意义,并对研究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96.
为了筛选出针对细胞粘附分子P-selectin的特异性抗体, 克隆了P-selectin功能性基因片段, 使其通过糖基化磷脂酰肌醇(GPI)锚定表达于真核细胞的细胞膜上, 以用作筛选的抗原。提取人血小板的总RNA, RT-PCR扩增出P-selectin目的基因片段, 同时用重叠延伸PCR的方法合成细胞膜锚定信号肽GPI基因; 将二者按上下游顺序插入含有弱化neo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MCEw2中; 并将构建的重组质粒pMCEw2-GPI-P-selectin转染CHOdhfr-细胞, G418筛选获得阳性细胞株, 利用ELISA、免疫印迹和免疫荧光法检测P-selectin的表达。实验证实了P-selectin在细胞膜上获得稳定表达。为进一步进行抗P-selectin的特异性抗体的筛选提供了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97.
畜禽屠宰加工、鱼粉饲料加工等一些食品工业生产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硫化氢恶臭气体,导致周边环境的严重污染。为实现以培养异养型细菌脱除硫化氢气体的目的,取分离到的异养脱硫细菌XJ-2,通过诱变筛选得到一株高效脱硫菌株ZJNB-B3,其脱硫率达97%。基于形态学研究、API 50 CHB生理生化鉴定及16S r RNA基因测序,鉴定该菌为蜡状芽胞杆菌Bacillus cereus ZJNB-B3。该菌Gen Bank登录号为MF679650。降解特性研究表明,ZJNB-B3菌株对有毒的硫化物有较高耐受性,耐受上限高达300 mg/L。采用响应面法优化环境因素对菌株降解硫化物效率的影响,得到在最适培养温度30℃下,初始S~2–浓度为211.8 mg/L、初始p H值6.72、接种量为5.04%时,菌株氧化脱硫效果最显著,经过实测在48 h产生的硫酸盐浓度为63.8 mg/L,脱硫率达97.3%。菌株在氧化硫化物时不会产生硫酸抑制菌株的生长,可以在p H值温和的环境条件下脱硫,因此,该菌有较高的工业应用价值。本研究为异养型细菌应用于工业反应器脱除硫化氢恶臭气体提供了小试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98.
为深入研究胰蛋白酶在鱼类中的蛋白结构和生理功能,利用RT-PCR和RACE方法,从金鱼肝胰脏中成功克隆获得了一种全长864 bp的胰蛋白酶原cD NA序列(gfT ryp)。gfT rypc DNA包含21 bp的5′-非翻译区、114 bp的3′-非翻译区和729 bp的开放读码框,编码242个氨基酸组成的胰蛋白酶原(gf Tryp)。gf Tryp含有15个氨基酸的信号肽和5个氨基酸(LDDDK)的激活肽。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gf Tryp具备胰蛋白酶原的保守结构特征,如含有催化三联体氨基酸(His-57、Asp-102和Ser-195),12个半胱氨酸,位于底物结合口袋底部Asp-189和口袋开口处的Gly-216、Gly-226等,提示其可能具有保守的蛋白消化功能。RT-PCR结果显示,gf Tryp mRNA在所检测的各个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在肝胰脏、肠和脂肪中表达量为最高。进一步研究发现,相较于摄食前,肝胰脏gf Tryp mRNA在金鱼摄食后显著升高。在0.5和5μg/m L镉暴露处理后,肝胰脏gf Tryp mRNA显著升高(与未处理组相比,分别约为3.2和4.7倍)。随着镉浓度增加到10μg/mL后,gfT ryp mR NA表达量下降。经100μmol/L过氧化氢处理3h、6h、12h和24h后,金鱼肝胰脏gf Tryp mRNA的表达水平均显著下降,在6h达到最大效应(约为对照组的0.21倍)。研究结果证实了重金属镉和过氧化氢处理能调控胰蛋白酶原基因表达,为进一步探讨鱼类消化生理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99.
资阳人     
娄玉山  马宁 《化石》2014,(3):66-67
正1949年新中国成立,国家建设百废俱兴,政务院(现国务院)决定修建成渝铁路。1950年6月15日,修建成渝铁路工程正式开工。9月初,资阳铁路段开始破土动工。到11月下旬,负责该路段工程的解放军第四总队的官兵们先后在资阳莲花山处发掘出脊椎动物化石等标本60余件。消息很快传到西南军政委员会文教部,文教部向西南军政委员会作了及时汇报。时任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西南军区政委的邓小平同志组织召开了相关人员的全体大会,在会议后作出了两项决议:  相似文献   
100.
黄瓜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研究了华北型、华南型和西南型黄瓜花粉母细胞的减数分裂行为,发现黄瓜细胞核减数分裂的同步性较高,细胞质是同时型分裂。在细胞核分裂的过程中,核仁在前期Ⅰ到中期Ⅰ逐渐消失,在前期Ⅰ再次出现,随后消失;染色体在前期Ⅰ到中期Ⅰ逐渐收缩,变得清晰,至末期Ⅰ解螺旋,变得模糊,在前期I再次清晰。不同生态型黄瓜终变期的染色体构型均以环状二价体为主。在前期Ⅰ和前期Ⅰ,西双版纳黄瓜的核仁都相应地比另外两种生态型黄瓜品种的多,在后期Ⅰ还偶尔出现染色体桥,显示了西双版纳黄瓜变种的特殊性。研究还发现寒冷的气候条件下栽培黄瓜都能够形成高频率的多分体,推测其形成很可能与低温逆境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