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水稻害虫化学生态调控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然界中,在昆虫和植物种内与种间都存在着复杂的化学联系。开发利用生态系统中这些调控生物种内种间关系的生态功能分子,可望有效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从而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本文根据目前国内外在利用生态功能分子调控水稻害虫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分别就利用昆虫性信息素、水稻挥发物、非寄主植物提取物、化学激发子以及遗传改良水稻品种等在调控水稻害虫及其天敌中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重点与方向。希望通过本文能促进化学生态调控技术在水稻害虫治理中的应用,以减轻水稻害虫治理对化学农药的依赖。  相似文献   
32.
闫锋  汪霞  吕静  庞保平  娄永根 《昆虫知识》2010,47(1):96-101
前期研究结果表明,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幼虫为害所诱导的水稻挥发物能对二化螟绒茧蜂Apanteles chilonis Munakata、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Walker)和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Guene)雌成虫的行为产生影响,并且两者的影响效应存在明显差异,但至今仍不清楚2种害虫危害后水稻挥发物的变化情况。利用动态吸附法对健康水稻苗、二化螟或稻纵卷叶螟幼虫为害苗的挥发物进行捕集与鉴定。在3种处理水稻苗中,共捕集到28种挥发物组分,包括萜类化合物、烷烃类化合物、酮类、醇类、水杨酸甲酯和一些未知化合物。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为害均能导致水稻挥发物总量和大多挥发物组分释放量的上升;同时,二化螟幼虫危害能诱导水稻新释放2-heptanonol,(E)-linalooloxide和2种未知挥发物组分,稻纵卷叶螟为害则可诱导水稻产生2-heptanonol,(E)-linalooloxide,MeSA和β-caryophyllene4种新化合物。2种虫害稻株间的比较表明,β-caryophyllene和MeSA是稻纵卷叶螟危害水稻后诱导产生的特有挥发物组分,并且linalool,α-copaene,(+)-cedrol,n-heptadecane和n-nonadecane在二化螟为害苗与稻纵卷叶螟为害苗之间差异显著。这一结果也许可以解释2种害虫诱导水稻挥发物对天敌和害虫行为影响不同的原因。  相似文献   
33.
寄生性天敌寄生行为及研究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为调节和利用寄生性天敌以控制害虫为害所需的重要基础信息之一,寄生性天敌的寄生行为已有70多年的研究历史。至今在这一领域的很多研究方面。包括寄生性天敌的寄主选择行为、寄主块离开行为、窝卵数以及行为的进化等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本文主要对寄生性天敌的寄主选择行为及寄主块离开行为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并就寄生性天敌寄生行为研究过程中经常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34.
在室内研究了水稻品种和氮肥水平对黑肩绿盲蝽对褐飞虱卵嗜好性的影响 ,及其与水稻挥发物的关系。双向选择试验表明 ,黑肩绿盲蝽对不同水稻品种上的褐飞虱卵有着不同的嗜好性 ,但对不同氮肥水平稻株上褐飞虱卵的嗜好性无明显差异。嗅觉试验表明 ,黑肩绿盲蝽对水稻健康苗挥发物的趋性明显地强于空白对照 ,对褐飞虱若虫为害苗挥发物的趋性强于健康苗 ,对褐飞虱雌成虫为害苗的趋性又强于若虫为害苗。不同品种的水稻挥发物对黑肩绿盲蝽的引诱作用存在明显差异 ,但不同氮肥水平的水稻挥发物间差异不显著。上述结果表明 ,水稻挥发物在黑肩绿盲蝽的捕食行为中起着重要作用。文中就如何改进水稻特性和栽培措施以增强天敌作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5.
九种植物精油对腌肉及咸鱼害虫大头金蝇的杀卵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开发腌肉和咸鱼害蝇的安全性杀卵剂,采用改进的浸卵法,进行了9种植物精油对大头金蝇的杀卵活性测定.结果表明:肉桂、丁香、八角茴香3种植物精油较为有效,它们的杀卵毒力(LC50)依次为0.428、1.605和2.489mg.ml-1,以肉桂油的毒力最强.通过GC/MC成分分析,从肉桂油检出22个成分,主成分桂皮醛占92.33%.合成桂皮醛(含量97.33%)的毒力为0.281mg.ml-1,略高于肉桂油,表明桂皮醛是肉桂油的主要杀卵活性成分,可替代肉桂油作为害蝇杀卵剂利用.  相似文献   
36.
水稻虫害诱导相关基因实时定量PCR中内参基因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时定量PCR技术广泛应用于植物功能基因转录水平变化的研究, 选择合适的内参基因进行相对定量分析是实验结果准确的关键因素。通过分析5个常用的内参基因(eEF-1α、18S rRNA、25S rRNA、Actin和UBQ5)在水稻(Oryza sativa)经过各种处理后表达的稳定性, 结果表明, 水稻经过机械损伤处理后eEF-1α基因的表达最稳定; 二化螟处理后25S rRNA基因的表达最为稳定; 稻纵卷叶螟处理后Actin基因的表达最稳定; 两种刺吸式口器昆虫褐飞虱和白背飞虱危害后, UBQ5基因的表达最稳定。同时, 利用OsHI-LOX基因在不同处理后的表达来评价这些内参基因。研究结果为水稻虫害诱导实时定量PCR分析中内参基因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