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9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27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3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2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雷帕霉素(Rapamycin,Rap)是一种免疫抑制剂,在临床上主要应用于器官移植过程中的抗排异反应,同时,Rap在抗癌、神经保护和抗衰老等领域也展现出巨大潜力.通过抑制哺乳动物Rap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活性,Rap能够活化调节溶酶体功能的转录因子EB(tran...  相似文献   
132.
以"南农二号"菜用大豆(Glycine max)荚为试材,研究不同浓度的壳聚糖涂膜对菜用大豆荚采后衰老、品质和腐烂的影响.结果表明,1.0%和1.5%壳聚糖处理可显著降低豆荚的呼吸强度、蒸腾失水、多酚氧化酶(PPO)及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保持较低的膜透性、丙二醛(MDA)含量和较高的叶绿素、Vc及还原糖含量,提高豆荚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和促进木质素合成,减少豆荚腐烂发生,从而延长贮藏期.  相似文献   
133.
淋巴细胞AICD是免疫系统维持稳定的一种重要机制。现在已知的可引发AICD的途径包括CD3/TCR途径、CD2途径、CD47途径、CD30途径。它们最终将信号传播至两条凋亡途径,引起细胞死亡。第一条是死亡受今是传导途径,其中主要包括Fas/FasL途径、Apo-TRAIL等TNF受体超家庭起始的途径。另外,Bcl-2家庭构成的线粒体途径可能参与一定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34.
枇杷冷藏过程中果肉木质化与细胞壁物质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50,自引:1,他引:49  
“大红袍”和“解放钟”枇杷果实在1℃下贮藏时,细胞壁物质代谢异常,果肉硬度升高而出汁率逐渐降低,果胶酯酶(PE)和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活笥和水溶性果胶含量下降,原果胶含量、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及木质素和纤维含量不断增加。约经3周贮藏后,果实出现果皮难剥、果肉质地变硬、粗糙少汁的异常劣变现象。在12℃下贮藏的枇杷果实,细胞壁物质代谢正常,果肉硬度增加少,PE和PG活性及水溶性果胶含量较遍  相似文献   
135.
多胺与枇杷果实冷害的关系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应用薄层-荧光法测定多胺含量研究其与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 Lindl.cv.Dahongpao)果实冷害的关系。果实在℃下贮藏时,精胺(SPM)和亚精胺(SPD)含量逐渐下降,但SPM在2周后迅速回升并于第3周时达到高峰,随后又迅速下降,SPM在3周后反弹上升。腐胺(PUT)含量在前2周缓慢上升,2周后迅速积累并于第3周时形成高峰,随后也迅速下降,贮藏3周后的果实出现明显产  相似文献   
136.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抑制因子 (vascularendothelialcellgrowthinhibitor,VEGI)是近年发现的一类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成员 ,具有抑制内皮细胞增殖的作用。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 (ECV30 4)克隆到其基因 ,构建N端缺失 2 3个氨基酸的表达载体 ,并通过原核表达系统进行表达 (命名为VEGI151) ,表达量为 2 5 .5 % ,纯化后纯度达92 .5 %。通过生物学效应检测 ,发现VEGI151可明显抑制无血清培养基中内皮细胞的增殖 ,2 4h时VEGI151对内皮细胞的IC50 为 10mg/L ,0 .6 13mg/L时使内皮细胞在 36h内完全凋亡。通过检测体外培养肿瘤细胞 (A5 49、HepG2、Hela等 )的存活率 ,未发现明显的增殖或抑制效应。提示VEGI是一种主要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 ,在新生血管性疾病及肿瘤的治疗中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7.
紫草宁形成相关的基因克隆及其代谢工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紫草是我国重要的中草药材 ,其中紫草宁是主要的药用成分。目前 ,组织培养技术已经能够工业化生产紫草宁药物。近年来 ,人们运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和技术 ,从紫草培养细胞中分离和鉴定的一些与紫草宁形成相关的基因克隆 ,并且开展了紫草宁代谢工程的研究。综述了这两方面的主要研究进展 ,并对其后续的基础和应用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8.
从兖州卷柏中提取生物碱类化合物,用沉淀法和分光光度法对生物碱进行鉴定,并检测兖州卷柏生物碱对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以及对大鼠肝脏匀浆丙二醛(MDA)含量、总抗氧化(T-AOC)和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兖州卷柏中分离出的生物碱类化合物具有较强体外抗氧化活性。兖州卷柏生物碱具有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提高大鼠肝脏匀浆的T-AOC活性、降低NOS活性以及清除MDA含量的功能。  相似文献   
139.
目的:探讨尼莫司汀在复发胶质瘤化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尼莫司汀化疗的13例复发胶质瘤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生存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所有患者均接受超过3个周期的化学治疗,平均完成4.6个化疗周期。随访时间5-26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6个月。3个月无进展生存率53.8%;6个月无进展生存率30.8%;12月无进展生存率23.1%。2例出现Ⅲ度骨髓抑制,其余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6例)和疲倦乏力(9例),经积极治疗后均好转。结论:尼莫司汀为主的化疗方案是复发胶质瘤化疗的有效手段之一,可以显著地延长患者的生命,并不伴有严重的并发症,特别是针对前期进行过TMZ化疗的病例,具有价格低廉,疗效相当的优点,是替莫唑胺治疗之外很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0.
目的:以牙鲆为模式生物检测了迟缓爱得华氏菌一个潜在的毒力相关蛋白NlpD的生物学功能。方法:对NlpD蛋白序列进行分析,在大肠杆菌中进行了蛋白重组表达,并通过同源重组原理采用插入失活的方式构建了nlpD的突变型菌株TNlpD。结果:NlpD由316个氨基酸组成,与已知的细菌NlpD具有很高的同源性;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NlpD包含两个结构域:N-端的细胞溶解酶结构域和C-端的肽酶结构域,在大肠杆菌中获得的重组蛋白具有溶菌活性;与野生型菌株相比,TNlpD的生长情况基本无变化,但对牙鲆的致死率以及在牙鲆组织内的扩散和增殖能力大幅下降,此外,TNlpD抵抗牙鲆巨噬细胞活性氧的杀伤能力也明显降低。结论:迟缓爱得华氏菌的NlpD具有溶菌活性,是一种毒力相关因子,在宿主体内扩散增殖、抑制巨噬细胞呼吸爆发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