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71篇
  免费   113篇
  国内免费   221篇
  510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243篇
  2016年   113篇
  2015年   223篇
  2014年   345篇
  2013年   238篇
  2012年   212篇
  2011年   176篇
  2010年   148篇
  2008年   19篇
  2003年   228篇
  2002年   1047篇
  2001年   1296篇
  2000年   73篇
  1999年   110篇
  1998年   54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59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92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117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3年   7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操作含长插入片段的DNA克隆时 ,经常需要进行亚克隆和测序实验。通常的方法首先是得到插入片段的限制性内切酶谱 ,然后选择合适的内切酶消化DNA ,分离靶片段 ,将其连接入质粒载体中进行下一步操作。但这种方法工作量大 ,步骤繁琐。在此 ,介绍一种不需要做限制性内切酶谱分析 ,而根据靶片段的旁侧序列直接进行亚克隆实验的方法。首先 ,选择合适的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含长插入片段的DNA克隆 ,其中一种酶切在已知的旁侧序列上 ,另一为随机选择 ;然后酶切混合物与线性化的质粒载体连接 ,转化细菌得到一“亚克隆库” ;将其中的克隆挑选入 96孔板培养后 ,按行或列混合菌液得到相应的“pool” ;最后 ,用PCR方法筛选获得含靶DNA片段的阳性克隆 ,其中所用的引物一个与已知的旁侧DNA序列配对 ,另一个与质粒载体上序列配对 ,PCR扩增已知的旁侧DNA片段以鉴定阳性克隆。多次独立实验表明该方法简单有效 ,可广泛用于亚克隆和DNA步移实验  相似文献   
992.
采用PCR扩增、pGEM T载体克隆和核苷酸序列分析的方法对一例武汉地区及两例五峰县高发区宫颈癌患者体内HPV16型的E7基因编码区进行序列分析并与野生型 (德国标准株 )及已发表的HPV16湖北株 (HPVHB)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武汉地区HPV16型E7基因仅第 5 4位出现一个同义突变 ,而高发区HPV16型E7基因存在差异 ,第 77位氨基酸由精氨酸 (Arg)变为半胱氨酸 (Cys) ,第 96位由谷氨酰氨酸 (Gln)变为精氨酸 (Arg) ,E7蛋白的二级结构及亲、疏水性也相应改变 ,与野生型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993.
基于ITS与trnL—F序列探讨槭树科的系统发育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报道了槭树科41种(其中槭属39种0植物的trnL-F和ITS序列(其中部分种的ITS序列为重新测定),以期通过分子手段对槭树科内部尤其是复杂的槭属的系统发育关系进行重建。以无患子科和七叶树科为外类群,基于对57个种单独的ITS序列(包括从GenBank下载的16种的序列),41种trnL-F序列及41种两序列的联合数据,分析采用最大简约法(Maximum Parsimony Method)和邻接法(Neighbor-Joining Method)对槭树科的系统发育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整个槭树科为一单系类群;金钱槭位于槭树科的基部;但由于云南金钱槭(Dipteronia dyerana)聚在槭属内部,认为金钱槭属和槭属均可能是非单系类群;槭属内组间关系的支持率普遍较低,但多数组的组内关系得到了较好的支持。将两个片段结合比单独的ITS或trnL-F分析能更好地解决槭属内部的系统关系,其中sect,Palmata和sect.Micrcarpa,sect,Platanoidea,sect,Lithocarpa和sect.Macrophylla,sect,Integrifolia.Trifoliata和sect Pentaphylla,以及sect.Acer,sect.Goniocarpa和sect.Saccharina(sensu Ogata)的组间亲缘关系得到了一定的支持,但对其中部分组的划分可能应做进一步调整。重新评价了徐廷志系统中对sect.Rubra和sect.Saccharodendron的处理。  相似文献   
994.
将来源于噬菌体抗体库的人源狂犬病毒糖蛋白特性异特单抗G10Fab基因的,克隆入杆状病毒人源IgG抗体表达载体,通过转染将重组质粒导入昆虫细胞,以全抗体的形式表达了一株人源抗狂犬病毒基因工程抗体R10。用亲和层析的方法纯化了表达产物,经过一株鼠源糖蛋白特异性单抗竞争证实,该单克隆抗体特异性识别狂犬病毒糖蛋白,亲和力约为10^-9M.体外中和实验证明,该单抗对狂犬病毒aG株具有体外中和活性。  相似文献   
995.
羚牛(Budorcas taxicolor)属偶蹄目(Artiodactyla)、牛科(Bovidae),为我国一类大型珍贵保护动物。我们从其基因组中克隆得到若干约800bp的BamHI高度重复序列并对部分克隆进行了序列测定,发现它们显示了很高的同源性。利用其中一个单元为探针,对限制酶消化后的羚牛基因组DNA作杂交分析,发现其杂交谱带不具有个体及亚种间特异性,说明该重复序列在羚牛基因组中具有保守的分布和排列。在牛科动物中,羚牛BamHI片段与绵羊属和山羊属的相关序列具有高度同源性,而与水牛和家牛序列差异较大。这些结果为羚牛与羊亚科物种亲源关系较近的分类学观点提供了分子生物学证据。有证据表明,这些片段可能代表羚牛染色体着丝点的卫星DNA单体。  相似文献   
996.
灯盏花中的糖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灯盏花(Erigeron breviscapus (Vant.) Hand.-Mazz.) 全株的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部分分得10个化合物,通过波谱方法鉴定为erigeside I(1)、γ-吡喃酮-3-O-β-D-[6′-(4″-羟基-3″,5″-二甲氧基苯甲酰)-]-吡喃葡萄糖苷(erigeside D,2)、erigeside A(3)、erigeside B(4)、erigeside Ⅱ(5)、7-O-β-D-吡喃葡萄糖-6-甲氧基香豆素(6)、icariside B2(7)、blumenol C葡萄糖苷(8)、(+)-丁香树酯醇O-β-D-吡喃葡萄糖苷(9)和野黄芩苷甲酯(10)。用X射线单晶衍射方法确定了化合物7的绝对构型。2是一个新化合物,7、8和9首次从该属植物分离得到,6首次从该种植物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97.
上海市公立医院临床医师对基因技术与生命伦理的认知调查显示,临床医师对基因技术的优势与风险有一定的认知,但认知差异较大,需要对临床医师加强生命伦理的培训,加强基因相关法规的建设。  相似文献   
998.
黄勇  郭善利等 《木本植物研究》2001,21(1):51-52,T012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首次对山东补血草属三种、一变种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观察研究,报道了花粉形态特征,探讨了花粉形态特征的分类学意义。结果表明本属花粉粒大小和外壁纹饰可作为分种的依据。同时结果也支持新变种-刺突补血草(Lmonium sinense(Girard)Kuntze var.Spinulosum Y.Huang)的成立。  相似文献   
999.
目的了解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情况、耐药状况以及肺部感染病例的临床预后,为临床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分析该院2013年1月至2013年6月培养到的非重复鲍曼不动杆菌420株的临床分布和耐药性,回顾性分析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并接受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20株鲍曼不动杆菌来源以重症监护室(ICU)为主,占45.96%。其次为外科(神经外科、肝胆外科),占36.19%。标本构成中以呼吸道标本最高(66.90%),其次为血培养(8.81%)。共有79例(18.8%)患者≥2个部位分离到鲍曼不动杆菌,其中62例(78.5%)呼吸道是首发的分离部位、之后出现第二个部位培养阳性。体外药敏显示,鲍曼不动杆菌对阿米卡星、替加环素、左氧氟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氨苄西林/舒巴坦、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5.2%、15.9%、35.6%、64.2%、71.1%、79.1%和88.9%。选取其中诊断为肺炎患者72例。72例患者粗死亡14例(19.4%)。患者病情好转组治疗初C反应蛋白平均水平为69.5 mg/L、死亡组为137.6 mg/L,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病情好转组治疗初APACHE II为16.4、死亡组为19.7,经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入住重症监护室、外科手术后患者是鲍曼不动杆菌分离的主要人群,18.8%的患者在多个部位培养到鲍曼不动杆菌,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高,抗菌药物选择困难。治疗初期C反应蛋白和APACHE II水平对预后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00.
在研究中华绒螯蟹病害的过程中 ,分离到两株呼肠孤病毒 (分别命名为EsRV816和EsRV90 5 )。EsRV816从江苏某养殖场分离 ,EsRV90 5从武汉某养殖场分离。EsRV816和EsRV90 5的病毒粒子为球状对称结构 ,大小分别为 6 5nm和 5 5nm。病毒粒子基因组分别为 10和 12个节段的双链RNA。根据它们的宿主范围、基因组节段数及电泳型 ,这两种病毒很可能属于呼肠孤病毒科的两个新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