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3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25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76年   2篇
  1963年   3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01.
明确炔雌醚对鼠类繁殖抑制最适剂量及持续有效作用时间,对其后续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具有基础性作用。本研究以0.5 mg/kg、1.0mg/kg、2.0mg/kg、3.0mg/kg、6.0mg/kg浓度炔雌醚分别连续灌胃雄性和雌性布氏田鼠7d 后,与正常异性配对观察90d。按繁殖启动期、繁殖率和繁殖力等最直观的指标综合评价了5个浓度炔雌醚对雌雄布氏田鼠的不育效果。室内条件下,炔雌醚能够延迟雌雄布氏田鼠的生殖启动,但可能由于样本量小,未达统计显著性。90d 内,一定浓度的炔雌醚能够降低雌雄个体的繁殖率和平均每窝产仔数,同样未达统计显著性。一些浓度的药物能够显著降低布氏田鼠的繁殖力,其抑制效果无剂量相关性。推断炔雌醚对雄性布氏田鼠的最适不育作用浓度为2.0mg/kg左右,对雌性的最适不育作用浓度为1.0mg/kg左右。实际综合应用剂量2.0mg/kg左右,能有效降低布氏田鼠产仔总数,其持续时间可达90d。  相似文献   
902.
为进一步发掘锦鲤(Cyprinus carpio)皮肤组织功能基因,以三色锦鲤墨色、红色、白色皮肤组织为研究对象,采用Illumina Hiseq 2500技术进行转录组测序和数据分析,共获得425 813 488条原始读序(reads),总碱基数为63.88 Gb.对测序所获得的reads进行组装和拼接,获得56 0...  相似文献   
903.
十字花科黑腐病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campestris,Xcc)是引起十字花科植物黑腐病的病原细菌,其通过不同的分泌系统将效应物蛋白或细胞毒素转运进真核宿主细胞产生病害,对农业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本研究利用GUS融合报告系统,考察了常见的几种不同金属离子(Zn2+,Mn2+,Ca2+,Fe2+)对Xcc 8004不同致病系统装置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滋mol/L~1 mmol/L浓度区间,Zn2+和Mn2+同时对Xcc域型分泌系统(T2SS)和芋型分泌系统(T3SS)有抑制作用;在大于0.01 mmol/L浓度时,Ca2+特异性抑制T3SS;Fe2+同时抑制T2SS、T3SS和郁型分泌系统(T4SS)装置基因的表达。金属离子Zn2+、Mn2+、Ca2+和Fe2+在不同浓度下对Xcc的致病系统均有抑制作用。本研究为分析病原细菌不同分泌系统响应金属离子的模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04.
植物甜菜色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天然植物色素的存在使植物呈现出缤纷的色彩。甜菜色素是四大类天然植物色素之一,主要存在于石竹目某些科属植物中,使植物呈现出红色至黄色的多种色彩。作为一种重要的次生代谢产物,甜菜色素在植物中不仅起呈色的作用,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渗透调节物质,在植物适应逆境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实际应用中,甜菜色素既可作为食品、药品的着色剂,同时因其良好的抗氧化能力,还具有一定的药用功效。从甜菜色素的理化性质、生物合成、提取工艺、应用前景等方面对其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05.
每年的5月至6月,正是水果供应青黄不接的季节,这时甜樱桃将以它色鲜、味美、营养价值高而捷足先登,成为果品中的佼佼者。甜樱桃又名大樱桃,原产于欧洲,19世纪才传入我国。时至今日,甜樱桃在鲜销供不应求的前提下,其经济效益十分可观。据统计:1997年甜樱桃种植业的投入产出比竟高达1∶33,然而由于甜樱桃极不耐贮运,因此,能否解决其贮运问题,将直接决定它的经济价值和发展前景。为什么甜樱桃的果实不耐贮藏呢?其主要原因是:(1)果实采后生理代谢旺盛,呼吸强度高达1000—1400毫克CO2/千克·小时,是苹…  相似文献   
906.
泛素/蛋白酶体系统(UPP)是真核细胞内蛋白质选择性降解的主要途径,而蛋白酶体是UPP中蛋白质降解的场所。本文应用细胞学、统计学方法以及FTIR技术研究了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对青扦(Peceawilsonii)花粉萌发、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MG132显著抑制青扦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并导致花粉管形态异常,主要表现为花粉管亚顶端出现液泡化,并且液泡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而扩大到整个花粉管,花粉管濒临死亡;而DMSO以及非蛋白酶体抑制剂E-64不产生类似结果;半薄切片结果表明,MG132处理后不仅花粉管细胞质发生液泡化,生殖细胞也发生液泡化;FTIR分析进一步表明,MG132处理后,花粉管顶端的细胞壁蛋白和果胶质含量大幅度下降。上述结果表明:MG132通过抑制蛋白酶体活性显著影响青扦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UPP在青扦花粉萌发、花粉管极性生长模式的建立和维持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抑制蛋白酶体活性将导致青扦花粉管的程序性死亡。  相似文献   
907.
红树植物木榄胚轴中苯丙素类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木榄胚轴中分离出7个苯丙素类化合物,运用波谱学确定了化合物结构,分别鉴定为莨菪亭(1)、Balanophonin(2)、开环异落叶松脂素(3)、臭失菜素A(4)、松脂素(5)、5'-甲氧基-(-)-松脂素(6)、Lyoniresinol-3α-O-β-D-glucopyranosides(7)。化合物1,3,7对肿瘤细胞株A549显示出弱抑制活性,IC50值分别为290.2、323.0、209.3μg/mL。除化合物3和5以外,其他化合物均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08.
抗生素耐药作为威胁公共卫生的巨大挑战已经制约了世界经济发展。我国抗生素使用量大,是世界上抗生素滥用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文中对人群、食用动物、环境中抗生素耐药产生的原因以及抗生素耐药现状进行综述,针对我国目前抗生素使用与耐药情况,从One Health理念提出了促进抗生素的科学使用、积极探索新型抗生素研发、建立抗生素立体监测网络系统、推广抗生素耐药教育、预防感染等措施,呼吁建立跨学科、跨部门、跨地域的交流与合作,推进我国抗生素耐药防控工作进一步开展,加强环境保护,维护人类与动物的共同健康。  相似文献   
909.
本研究主要目标为探讨整合素β2 (ITGB2)的高表达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迁移,侵袭与粘附能力的影响。本研究首先构建了ITGB2过表达质粒,实验设阴性对照组(pcDNA-3.1+)与ITGB2基因过表达组(pcDNA-3.1+/ITGB2)。ITGB2过表达质粒转染MCF-7细胞后,采用逆转录PCR与Western blotting方法分别检测ITGB2 mRNA转录水平与蛋白翻译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的改变;划痕实验检测细胞横向迁移能力;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纵向迁移能力及侵袭能力;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粘附实验检测癌症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之间的粘附能力,Western blotting实验检测侵袭相关指标MMP9,整合素经典通路中FAK蛋白磷酸化水平的改变。研究结果表明:转染ITGB2过表达质粒后,MCF-7细胞中ITGB2的m RNA水平(p<0.01)与蛋白水平(p<0.05)均显著增高;流式细胞术实验中,实验组S期的细胞所占比例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划痕实验与Transwell小室实验中,实验组的迁移侵袭能力显著性增强;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实验中,实验组乳腺癌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的粘附能力强于对照组(p<0.05);且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MMP9和p-FAK蛋白水平明显上升。由以上结果可得出结论,过表达ITGB2后会增强人乳腺癌细胞MCF-7的迁移、侵袭与粘附能力,而对其增殖能力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10.
甲胺磷农药的生物降解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综述了甲胺磷农药生物降解的菌种、筛选与培养、降解机制、固定化技术和微生物诱变育种技术在降解中的运用。同时 ,探讨了甲胺磷农药生物降解的可行性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