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41.
瘿绵蚜科虫瘿的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是否形成虫瘿及虫瘿的位置、形态等是蚜虫生物学的重要特征.本文在已有标本采集记录和资料的基础上,从形成虫瘿的寄主植物、虫瘿的类型、虫瘿着生的部位和虫瘿的形态结构4方面对瘿绵蚜的虫瘿多样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该科蚜虫的虫瘿在类型上有虫瘿和伪虫瘿之别;在着生部位上,有叶片、侧脉、主脉、叶柄、复叶总轴、嫩枝等不同部位;就虫瘿而言,在形状上有尖椒状、鸡冠状、袋状、球状、黄瓜状、枫叶状和倍花状之分,在结构上有单室和多室两类.同时,基于系统分类及虫瘿多样性研究的结果,初步探讨了瘿绵蚜科虫瘿的演化,为进一步从分子水平深入研究虫瘿演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2.
记述了中国蚜科Aphididae 1新纪录属1新纪录种,即锐管蚜属Acutosiphon Basu,Ghosh and Raychaudhuri,1970,斜锐管蚜Acutosiphon obliquoris Basu,Ghosh and Raychaudhuri,1970.提供了形态描述、寄主植物、分布、形态特征图及形态照片.研究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动物标本馆.  相似文献   
143.
系统研究了刚毛蚜族Schoutedeniini的分类,世界已知3属7种;重新定义了该族的鉴别特征,编制了分属、分种检索表,补充了已知种的地理分布与寄主植物信息;记述了1中国新纪录种--酸果藤刚毛蚜Schoutedenia emblica(Patel et Kulkarni,1953)的形态特征,提供了形态特征图和照片.刚毛蚜族的现生分布格局呈明显的冈瓦那古陆分布,马达加斯加岛及青藏高原东南缘为其物种分化中心,文章简单探讨了该族现代分布格局的可能成因.  相似文献   
144.
文中简单回顾了蚜虫分类学研究和蚜虫高级阶元系统关系研究的历史,比较分析了有代表性的蚜虫类高级阶元系统发育关系,总结出现有系统发育关系中普遍存在的共识和争议:共识是将具有卵生生殖方式的球蚜类和根瘤蚜类与其它具有卵胎生生殖方式的蚜虫区分开,进而将之视为最古老的蚜虫支系;而主要的争议在于大蚜类、毛蚜类和扁蚜类的系统地位,以及几个相关类群间的亲缘关系,如短痣蚜类和大蚜类间的关系,斑蚜类、纩蚜类和群蚜类间的关系等.在研究进展中还介绍了分子生物学方法在蚜虫系统发育研究中的尝试,虽然其研究结果还未能完全解决上述问题,但必将是对现有研究方法的补充.  相似文献   
145.
记述中卷甲螨科中国1新纪录属:杜卷甲螨属Dudichoplophora Mahunka,1982,及中国1新纪录种:网杜卷甲螨Dudichoplophora reticulata Mahunka,1982.研究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动物标本馆.  相似文献   
146.
系统研究了中国根蚜属Geoica Hart的蚜虫。中国分布有5种(亚种),其中有二新种:拟钝毛根蚜G. parasetu losa Zhang et Qiao和尸根蚜G. necis Zhang et Qiao, 一新亚种:袋根蚜乌鲁木齐亚种G. urticularia urumqiensis Qiao et Zhang。该文提供了详细的形态特征记述,寄主植物和地理分布资料,中国分布种类的分种检索表和24幅形态特征图。所有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昆虫标本馆。  相似文献   
147.
蓝猪耳的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 植物名称 蓝猪耳 (Toreniafournieri)。2 材料类别 叶片。3 培养条件  ( 1 )MS培养基 ;( 2 )MS +NAA 0 .1mg·L- 1 (单位下同 ) + 6 BA 1 ;( 3)MS +IAA 0 .1 +6 BA 1 ,( 4 )MS + 2 ,4 D 0 .1 + 6 BA 1 ;( 5 )MS +2 ,4 D 0 .0 1 + 6 BA 1 ;( 6)MS +IAA 1。培养基均加 0 .7%琼脂、3%蔗糖 ,pH 5 .8。培养温度为 2 2~2 5℃ ,每天照光 1 2h ,光照度 1 5 0 0~ 2 0 0 0lx。4 生长与分化情况4.1 芽的诱导 切取蓝猪耳幼苗叶片 ,用蒸馏水冲洗干净后 ,在 70 %酒精中浸洗 30s,然…  相似文献   
148.
基于世界斑蚜科13亚科90属200种的资料,描述了胚胎毛序的基本类型和多样性。斑蚜科毛序的基本类型可分为3类,即胚胎和一龄若蚜所具有的原毛序,第2龄若蚜和部分第3龄若蚜具有的中毛序,以及部分第3龄若蚜、第4龄若蚜和成蚜所具有的后毛序。结合成蚜及不同龄期若蚜的毛序,系统分析了斑蚜科各亚科毛序演变的规律,认为大部分亚科的成蚜毛序基本保留原毛序的状态,个别类群具有典型的中毛序或后毛序;而且部分类群成蚜的原毛序在胚胎毛序的基础上,腹部背片Ⅲ、Ⅴ、Ⅶ的中毛发生侧向位移。  相似文献   
149.
在多细胞有机体的组织内稳态维持和正常发育过程中,细胞程序性死亡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细胞程序性死亡有多种形式(如细胞凋亡、类细胞凋亡和类坏死等),其中了解较清楚的是细胞凋亡。一直以来,胱冬肽酶(caspase)被认为是细胞凋亡发生中关键的一种蛋白酶。但是最近的研究表明,包括细胞凋亡在内的一些细胞程序性死亡可以以一种不依赖胱冬肽酶的方式发生。细胞程序性死亡与胱冬肽酶之间存在非依赖性关系。  相似文献   
150.
福建省蚜虫类昆虫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在已有标本采集记录和资料的基础上,从分类阶元、寄主植物、寄生方式和寄生部位等角度探讨了福建省蚜虫类昆虫的物种多样性.福建省蚜虫已知9科80属164种,东洋区种类占明显优势;寄主植物种类繁多,涉及60科158属;寄生方式为3种,不形成虫瘿、形成虫瘿和形成伪虫瘿;寄生部位多样化,以叶片、茎、嫩尖、嫩枝为主要寄生部位.福建省植物物种多样性特点决定了福建省蚜虫类物种多样性特点,很好的反映了蚜虫和其寄主植物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