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6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214篇
  73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3年   3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核磁共振(NMR)技术由于具有高效快速、不破坏土壤结构且对人体无害等优点,逐渐被应用到土壤学相关领域研究中。然而,土壤中顺磁物质的存在对核磁共振信号特征的影响仍不明确。本研究旨在揭示顺磁物质对不同类型土壤低场核磁共振(LF-NMR)信号特征和土壤含水量测定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水的LF-NMR信号量最高可达150左右,土壤矿物、有机质和微生物等固相物质的LF-NMR信号量基本不超过0.3,相对可以忽略。质地和顺磁物质对土壤水的LF-NMR信号量测量有更大影响。LF-NMR仪器存在弛豫时间监测盲区,信号量损失主要是由于顺磁物质加速了水中氢质子的弛豫过程,导致小孔隙中水分反馈的极快的LF-NMR信号不能被监测设备捕获。对于顺磁物质含量较少的壤性潮土(1.2%)和黏壤性黑土(1.3%),LF-NMR信号量损失不大,其与土壤含水量呈线性关系;但对于黏粒含量(45.3%)和顺磁物质含量(4.0%)较高的黏性红壤,测定中会损失一部分LF-NMR信号量,监测到的LF-NMR信号量与土壤含水量不再呈线性关系。此外,外源添加顺磁物质(3.0 g·L-1的MnCl2溶液)也会降低黑土和红壤中可被监测的LF-NMR信号量,黑土和红壤的信号量最大损失率分别为41.0%和46.7%,极大地改变其与土壤含水量之间的定量关系。因此,在利用LF-NMR测量富含顺磁物质(>1.3%)或有外源顺磁物质进入的黏性土壤的含水量时,应先通过校正降低顺磁物质等对LF-NMR信号量的影响。研究结果对利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准确分析土壤水分分布及土壤孔隙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科学教育是立德树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科学教育的主要对象是全体青少年,目的在于使青少年掌握自然科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科学研究方法、养成科学思维模式,体验科学探究魅力。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9月11日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科学家的优势不仅靠智力,更主要的是专注和勤奋。好奇心是人的天性,对科学兴趣的引导和培养要从娃娃抓起,使他们更多了解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形成一大批具备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  相似文献   
13.
Nd:YAG激光致视网膜感光细胞损伤及相关基因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兔眼视网膜激光损伤后不同时间点感光细胞的改变以及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方法:北京青紫蓝灰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激光损伤组,在调Q倍频Nd:YAG激光损伤后不同时间采用超微结构观察、凝胶电泳、TUNEL染色、原位杂交(ISH)以及Northern blot等方法检测了感光细胞损伤特点并分析相关基因的表达改变。结果:电镜、核酸电泳和TUNEL结果表明视网膜感光细胞照射后出现明显的凋亡特征,在伤后不同时间,其分布和强度都有改变。而杂交结果表明c—fos和bax在照后表达增强,尤其以照后第1天为最,而bcl—2和p53在损伤后无明显改变。结论:大量感光细胞的凋亡是临床上低剂量倍频Nd:YAG激光致视网膜损伤、视功能下降的主要机制。c—fos和bax基因的表达可能介导了视网膜细胞凋亡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1 植物名称 三角叶滨藜 (Atriplextriangu laris)。2 材料类别 无菌苗的子叶。3 培养条件 培养基 :( 1 )MS + 6 BA 1mg·L- 1(单位下同 ) + 2 ,4 D 1 ;( 2 )MS + 6 BA 1 +NAA 1 ;( 3)MS + 6 BA 1 +IBA 1 ;( 4 )MS + 6 BA 1 +IAA1 ;( 5 )MS + 6 BA 0 .5 +IAA 0 .1 +GA 0 .2 ;( 6)MS + 6 BA 0 .5 +IAA 0 .4+GA 2 ;( 7)MS + 6 BA1 +IAA 0 .2 +GA 2 ;( 8)MS + 6 BA 1 +IAA 0 .4+GA 2 ;( 9) 1 /2MS +IAA 2 ;( 1 0 ) 1 /2MS。上述培养基 ( 1 )~ ( 4 )加CH(水解酪蛋白 ) 2 0 0、45 g·L- 1 蔗糖 ,( 5 )~ ( 8…  相似文献   
15.
美国佐治亚洲景观格局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urn.  MG 姜恒春 《生态学进展》1989,6(3):190-193,178
  相似文献   
16.
姜微波 Maya.  S 《Acta Botanica Sinica》1999,41(10):1139-1141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植物器官的衰老与蛋白质合成密切相关[1~3]。乙烯在许多花卉衰老和一些水果的成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1,3],实验结果显示花对乙烯的反应依赖于新的蛋白质合成[2~5]。深入研究那些与衰老相关的蛋白质,特别是乙烯诱导合成的蛋白质的生化功能,对于了解掌握...  相似文献   
17.
非点源污染物在沟渠湿地中的累积和植物吸收净化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对有机质和总氮在沟渠湿地底泥中的垂直分布和水平分布的研究表明,40 cm以下深度的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和茭草(Zizania latifolia)湿地底泥对有机质和总氮有显著的持留和累积作用;但表层底泥中含量随季节变化大,最高与最低值相差近2倍以上.有机质和总氮之间有极显著的相关关系,在芦苇和茭草湿地底泥中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876和0.9335.水体中总氮与NH4+-N和NO3-N也显著相关,表明总氮的主要成分是有机氮,其矿化作用是无机氮的重要来源.每年秋季芦苇收割以后,可带走氮818 kg·hm-2和磷103.6 kg·hm-2,茭草可带走氮131 kg·hm-2和磷28.9 kg·hm-2.茭白对氮的吸收能力高,试验表明,利用茭白取代野生植物,既能取得很好的净化效果,又可被农民主动回收,解决植物的二次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18.
番茄青枯病拮抗菌的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点接法从山东寿光和苍山不同种植年限的蔬菜大棚中分离得到的45株菌株以及实验室保存的19株菌株中,筛选到14株对番茄青枯病病原细菌有拮抗作用的菌株,然后通过牛津杯法复筛得到6株抑菌效果较好的细菌株。通过温室盆栽试验表明拮抗菌X10的防治效果最好,液体菌剂防治效果达到了81.8%,固体菌剂防治效果达到了65.4%,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对菌株X10进行了培养特征、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征测定,鉴定为侧胞短杆芽胞杆菌(Brevi Bacillus laterosporus)。  相似文献   
19.
一、题目文题有两方面的作用 :一是作为一篇论文的总称 ,应能展现论文的中心内容和重要论点 ;二是供给二次文献机构、数据库系统检索和收录。(一 )中文题目的撰写1.简洁明了 ,突出文章创新之处 ,一般不超过 2 0个汉字。2 .避免使用那些没有用处 ,而只增加长度并误导索引的文字 ,如 :“方法”和“研究结果”等。3.尽量避免使用缩略词 ,少数本专业公知公用的缩略词可用于题目中 ,如 :DNA等。4 .文题语义未尽 ,确有必要补充特定内容时 ,如研究课题分阶段所取得的成果 ,有必要用副标题 (与主题目用破折号隔开 )来区别其特定的内容。为方便文献…  相似文献   
20.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从2006年2月颁发以来,全面提高青少年科学素养一直是《科学素质纲要》的重点。中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直接依赖于参与科技教育的课程和科学实验的活动,特别是对于科技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科技教育实践课件应用为针对性提高科技创新人才早期科学素质奠定重要基础。为给广大中学生读者提供研究性学习案例,本刊特邀多年来一直热心关注并参与指导青少年科技教育课程及科学实验活动的本刊编委、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姜联合博士,编译撰写系列稿件,可供中学开展研究性学习实验课程时参考。本系列案例从日常生活现象中提炼出严谨的科学问题,通过科学实验过程验证科学现象,在科学实践课程中使青少年思考科学问题,同时掌握科学方法和科学理论基础知识。每个科技实验课件包括科学问题、背景知识、实验目的、材料和方法过程及相关的延展思考问题,使青少年能够从兴趣出发,体验科学研究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