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6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21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2篇
  1963年   3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691.
高效可溶性重组蛋白表达载体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构建了两种高效表达可溶性重组蛋白的原核表达载体。一种载体由HisSUMO序列与pET30a(+)载体连接而成(命名为HisSUMO Express),表达的融合蛋白用Ni-NTA纯化,用SUMO蛋白酶I切割后可获得不留任何残基的重组蛋白。SUMO-蛋白酶I价格较贵,为减少表达蛋白的成本,第二种载体即在His-SUMO和目的序列之间加入羟胺切割位点(命名为HisSUMO Economic)。在HisSUMO Economic中表达的融合蛋白用Ni-NTA纯化,羟胺液切割后可获得仅留一个甘氨酸残基的重组蛋白。以在常规表达载体中难以表达的鼠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mFGF-21)为例,经葡萄糖消耗实验检测其活性,验证两种表达载体的效果。结果表明mFGF-21在两种载体中均获得了高效表达,融合蛋白占菌体总蛋白的40%以上,Ni-NTA纯化后的融合蛋白分别利用羟胺切割液和SUMO蛋白酶I切割,纯化的mFGF-21成熟蛋白回收量约为54mg/L,回收率约为6%。经两种载体表达后的mFGF-21蛋白均具有生物学活性,可促进脂肪细胞消耗葡萄糖,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692.
建立放线菌门的证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放线菌是细菌域中的一个重要类群,其分类地位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伯杰氏细菌系统学手册》第二版,把放线菌从厚壁菌门中的一个纲提升为放线菌门。目前的研究发现,在细胞色素C氧化酶1亚基(Cox1)、CTP合成酶以及谷氨酰tRNA合成酶(GluRS)3个蛋白中存在着放线菌特异的插入或缺失序列,可以将放线菌与其它细菌区分开,为放线菌门的建立提供了新的有力证据。简述了国内外的研究信息,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观点,供国内学者参考。  相似文献   
693.
放线菌是细菌域中的一个重要类群,其分类地位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伯杰氏细菌系统学手册》第二版,把放线菌从厚壁菌门中的一个纲提升为放线菌门。目前的研究发现,在细胞色素C氧化酶1亚基(Cox1)、CTP合成酶以及谷氨酰tRNA合成酶(GluRS) 3个蛋白中存在着放线菌特异的插入或缺失序列,可以将放线菌与其它细菌区分开,为放线菌门的建立提供了新的有力证据。简述了国内外的研究信息,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观点,供国内学者参考。  相似文献   
694.
蓝桉果实中的脂溶性成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蓝桉(Eucalyptus globulusLabill.)果实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部位分离鉴定出6个化合物,通过理化和波谱分析结构鉴定为:5-羟基-4′,7-二甲氧基-6-甲基黄酮(1)、blumenol A(2)、蓝桉醇(3)、绿花白千层醇(4)、β-谷甾醇(5)、二十二烷酸(6),其中化合物1~4和化合物6系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和2首次从桉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95.
上海农田泽蛙蛰眠状况初步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2004~2005年冬季对上海农田泽蛙的蛰眠状况进行了初步调查。结果表明,农田中的路径、田埂和沟渠岸边地下洞穴是泽蛙的主要越冬场所。蛰眠洞穴共用率高达34.0%,超过62.2%的泽蛙与其它个体共用洞穴蛰眠,各共用洞穴内的泽蛙只数为2~6只不等。泽蛙主要利用已有的地下洞穴蛰眠。86.6%蛰眠期的泽蛙为1龄个体。  相似文献   
696.
鼠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对脂肪细胞糖代谢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是FGF家族的成员之一.近年发现FGF-21是一种新的代谢调节因子.从小鼠肝脏克隆FGF-21 cDNA,经测序正确后亚克隆至具有羟胺切割位点的小泛素相关修饰物表达载体上,转化宿主菌Rosetta,得到的转化子经IPTG诱导后获得稳定、高效、可溶的表达产物.表达产物经羟胺切割、透析、复性、柱层析纯化后,在每升宿主菌中可获得4 mg纯度为95%的成熟鼠源FGF-21蛋白,利用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POD-GOD)法在小鼠3T3-L1脂肪细胞中进行生物学活性检测.结果表明,鼠源FGF-21具有促进脂肪细胞吸收葡萄糖的作用,短期作用(1 h)与胰岛素相似,长期作用(8和12 h)明显优于胰岛素.这一结果为以鼠源FGF-21为模型进一步研究FGF-21的生物学活性及其在糖代谢方面的作用机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97.
农业有益微生物根际定殖能力的强弱决定着其应用效果的好坏,而作为荧光标记分子的GFP被认为是当前用于分子生态学研究中最理想的报告基因,成为近年来研究微生物根际定殖的热点方法.简要介绍GFP的一些特性及其在微生物根际定殖研究中的应用与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698.
鸡球虫18S rRNA基因序列的测定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利用18S rRNA基因进行鸡球虫系统进化分析,对巨型艾美耳球虫(Eimeria maxima)、柔嫩艾美耳球虫(E.tenella)、堆形艾美耳球虫(E.acervulina)3种共8个不同来源的虫株,分别提取总DNA进行18S rRNA基因的扩增和测序;将得到的序列登录GenBank进行同源性和趋异性分析,并结合GenBank中其它原虫的18S rRNA基因序列构建进化树.结果显示扩增获得8株鸡球虫18S rRNA基因长度为1746~1756 bp,序列比对显示同种不同株间的同源性大于不同种间的同源性,其中3株E.maxima株间同源性在98.7%~99.3%之间,4株E.tenella株间同源性在99.7%~99.9%之间;不同种间同源性为96.5%~98.1%,其中E.maxima与E.tenclla的遗传距离最大,为0.038;E.maxima与E.acervulina的遗传距离最小,为0.021.顶复器门9个不同属所构建的进化树结果显示,E.imeria和等孢属(Isospora)聚为一支,说明亲缘关系比较近.与GertBank中其它5株不同鸡球虫的18S rRNA基因共同构建的进化树显示,3株E.maxima聚为一支,与E.brunetti、E.mitis、E.mivati、E.praecox和E.acervulina聚为一大分支;4株E.tenella与1株E.necatrix共同形成一个分支,说明E.tenella与E.necattix的亲缘关系最近.本研究证实了在鸡球虫系统进化研究中,18S rRNA基因不仅可以区分不同种,而且有可能成为区分同种不同株的理想靶基因.  相似文献   
699.
脂肪酸组分分析在不动杆菌鉴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中的A. baumannii、A. haemolyticus、A. johnsonii、A. junii、A. lwoffii模式菌株为参比菌株,对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ACCC)所保藏的6株不动杆菌进行脂肪酸组分分析及16S rRNA基因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利用脂肪酸分析可将6株菌完全准确地鉴定到属的水平上,这一点与16S rRNA基因分析结果一致;在种的水平上,16S rRNA基因进化分析与脂肪酸组分分析的结果可互为补充,相互印证.同时,通过对不动杆菌部分模式菌株及供试菌株的脂肪酸组分分析,报道了不动杆菌的特征性脂肪酸为C18:1 w9c、C16:00和C16:1w7c/C16:1w6c.  相似文献   
700.
1植物名称 西藏虎头兰(Cymbidium tracyanum L.Castler.)。 2材料类别 种子。 3培养条件 西藏虎头兰种子萌发培养基:(1)1/2MS;(2)MS;(3)1/2MS+100mL·L^-1洋芋;(4)MS+100mL·L^-1洋芋;(5)1/2MS+100mL·L^-1椰乳;(6)MS+100mL·L^-1椰乳。原球茎继代增殖培养基:(7)MS+NAA0.1mg·L^-1(单位下同)+100mL·L^-1洋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