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9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215篇
  72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2篇
  1963年   3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51.
在室内模拟环境条件下, 研究了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对鳗草(Zostera marina)、裸沙和石块生境的选择性和偏好性, 比较分析了刺参在不同生境的平均聚集率、行为特征(爬行、摄食与排泄行为)和生理状态(刺参肌肉ATP含量、体腔液多巴胺、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皮质醇含量)。结果显示: (1)刺参对鳗草生境的选择和偏好显著高于裸沙生境与石块生境, 其在鳗草生境的平均聚集率达到64%, 是裸沙生境的4.5倍; (2)刺参在鳗草生境的行为活动显著高于石块生境与裸沙生境, 其爬行行为和摄食行为的出现频率是石块生境的2倍, 排泄行为明显, 刺参粪便的长度和厚度分别是裸沙生境的1.9倍和2.5倍; (3)刺参在鳗草生境的肌肉ATP含量是裸沙生境和石块生境的2倍。结果表明, 刺参对鳗草生境具有明显的选择性, 其在鳗草生境行为活跃, 免疫功能提高, 说明鳗草草床是刺参绿色生态牧场构建的优良生境。  相似文献   
652.
中国西南岩溶区水分利用效率变化及其对气象要素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分利用效率(WUE,Water use efficiency)是衡量水资源利用率的重要指标,对气候变化有明显响应,中国西南岩溶区生态缺水严重,水资源利用问题亟需解决,但该区域水分利用效率对气象要素的响应仍不明晰。利用MODIS总初级生产力(Gross primary productivity,GPP)和蒸散发(Evapotranspiration,ET)数据集计算中国西南岩溶区的水分利用效率,结合气象数据和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数据,采用Theil-Sen Median趋势分析和Pearson相关分析,揭示了其水分利用效率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对气象要素的响应。结果表明:2000-2014年中国西南岩溶区年水分利用效率与植被生长期水分利用效率(AGS-WUE)时间序列变化趋势相近,春、秋季水分利用效率呈上升趋势,夏季呈下降趋势;年水分利用效率呈上升趋势,与降水呈负相关,喀斯特地区与气温呈正相关,非喀斯特地区呈负相关,NDVI增长是主要驱动因素;年水分利用效率和AGS-WUE从东南到西北逐渐升高;非喀斯特地区水分利用效率高于大部分喀斯特地区;总体上高海拔地区水分利用效率高于低海拔地区。气温、海拔及喀斯特发育程度综合影响喀斯特地区水分利用效率。本研究结果能为提高喀斯特生态系统水分利用效率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53.
从云南省哀牢山土样分离到一株帚霉属(Scopulariopsis Bainier)菌株 Y82-922,进行了它的形态学研究。它兼具瓶形和柱形并且可以层出的环痕瓶梗,分生孢子小,多为球形,直径2—3μm,有1—3个芽孔,可在原位上产生短侧分生孢子链并以其末端与亲本主链相接合。它的分类学位置介于细微帚霉(Scopulariopsis parvula Morton et Smith)与寡见拟沃德霉(Wardomycosis inopinatus Udagawa et Furuya,)之间,但具有不同于二者的特性,故定名为新种,云南帚霉 Scopulariopsts yunnanensis Chen et Jiang,sp nov.  相似文献   
654.
罕有研究关注中足生物力学,这导致对足部生物力学的理解存在短板.本研究建立了一个足踝有限元模型,并用离体实验来对其进行验证,继而采用2种方法来研究中足生物力学.研究中,采用该模型和7具人体离体标本来模拟正常步态中的站立中期.模拟发现,中足骨骼结构的第一主应力峰值发生于舟骨,所有韧带中弹簧韧带的拉力最大.实验结果发现,中间楔骨为?26.2±10.8微应变,舟骨纵轴方向为?240.0±169.1微应变,横轴方向为65.1±25.8微应变.舟骨的解剖位置和弹簧韧带的作用对舟骨的力学环境影响至关重要,导致其剪切应力较大.力学载荷自踝关节分流至前足5个分支,在中足楔骨和骰骨发生了载荷的再分配.对其载荷再分配机制的研究在今后应该加强,将有助于对足部整体生物力学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655.
教育教学管理是教学质量的根本保障,而系统规范管理包括开学的教学准备管理、期中教学评价管理、期末教学评价管理、日常教学巡视管理和不定期的督导听课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656.
<正>水生生物似乎是不应该出现在琥珀当中的,在我们的直觉中这似乎是违反常识的,但是实际上形成缅甸琥珀的树脂滴落或者垂落地面时,如果位于水边是完全有可能将一些体型较小的水生生物包裹于其中的。目前缅甸琥珀中已经发现有扁泥甲幼虫、蜻蜓和蜉蝣稚虫、对虾、介形虫、菊石等多种水生生物,此外在缅甸琥珀的表面还有海笋、海百合、牡蛎、珊瑚等海洋生物的生活遗迹。这些发现实际上是形成缅甸琥珀的森林所处地理环境的直接证据,更是白垩纪中期缅甸地区水生生态的直观展示。  相似文献   
657.
彭冬铂  姜正文  孙斯平  李才华  卢大儒 《遗传》2012,(11):1409-1432
通过对NCBI数据库中的Y-STR位点和生物信息学预测的新Y-STR位点的分析,选取了133个位点在48个全球分布的样本中进行检测验证,获得41个可靠的高频位点,其中36个为首次发现验证的新Y-STR位点。利用这41个Y-STR位点,在200个上海随机男性样本中共发现200种单倍型,实现了人群内个体间100%区分,并通过对浙江江山一姜氏聚集地的9个5代以内无血缘关系的姜氏个体和7个上海随机人群的姜氏个体的单倍型的分析,发现6个江山姜氏个体具较近的亲缘关系(彼此差异位点在2~4个之间)。这41个Y-STR位点具备较高的信息度,能有效区分群体内不同家族来源的个体,这将有助于群体内个体间近代亲缘关系研究,并有望在法医学法医个体识别、亲权鉴定,人类起源、迁徙等研究中发挥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658.
五种新疆植物的抗真菌活性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对采自新疆的黄花蒿(Artemisia annua)、北艾(Artemisia vulgaris)、梭梭(Halaxylon ammodendron)、盐爪爪(Kalidium foliatum)和多枝柽柳(Tamarix ramosissima)抗植物病原真菌的活性进行了研究,植物病原真菌包括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棉花枯萎病菌(Fusarium axysporum f.sp.vasinfectum)、稻瘟病菌(Magnaporthe grisea)、烟草黑胫病菌(Phytophthora parasitica var.nicotianae)和瓜果腐霉(Pythium aphani-dermatum),其中黄花蒿对真菌菌丝生长、多枝柽柳对稻瘟病菌孢子萌发表现出强的抑制活性。本研究为植物病害防治和新疆植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59.
现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用溶解度不同来解释纸层析法分离色素的原理。这样表述过于笼统,学生的理解较为困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往往感到茫然。笔者从分配系数的角度对色素分离的原理进行重新思考.认为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的原理应准确表述为:色素在层析液和水中的分配系数不同,分配系数高的沿滤纸条扩散得快,反之则慢。结合具体实例以及图表,呈现不同色素在纸层析系统中分离的本质。  相似文献   
660.
‘金圆’是以种间杂交品种‘金艳’(Actinidia chinensis×A. eriantha)为母本、中华猕猴桃(A. chinensis Planch.)为父本,从回交F1代群体中选育出的中熟黄肉猕猴桃新品种。通过对‘金圆’植物学性状、特异性、营养成分、贮藏性等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金圆’果实为短圆形,单果重80~100 g,软熟时果肉橙黄色,质细味浓;‘金圆’的花瓣数和花丝数与母本‘金艳’接近,花冠直径和柱头数较‘金艳’分别增大了9.31%和52%,而花柄长度比‘金艳’短16.75%;萌芽率和果枝率略低于‘金艳’,但比‘海沃德’高出55.26%和43.33%;‘金圆’的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和可滴定酸含量与‘金艳’相当,但维生素C含量比‘金艳’高4.63%,是‘海沃德’的2.2倍;‘金圆’矿质元素含量丰富,P和K含量分别比‘金艳’高30.86%和22.53%,Mg含量比‘海沃德’高24. 86%;‘金圆’的总氨基酸含量丰富(8 mg/g),E/N和E/T值均高于‘金艳’和‘海沃德’,更接近于理想模式;‘金圆’在低温下(1~2℃,相对湿度90%~95%)贮藏150 d时,好果率在80%以上,200 d后,好果率仍有65%,贮藏性略低于‘金艳’,但显著高于‘海沃德’。利用Geo7-223分子标记扩增‘金圆’基因组得到3个条带,表明其与‘金艳’和‘金桃’在分子水平上具有一定差异。本研究表明‘金圆’具有良好的农艺性状和品质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