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1.
白头鹎方言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姜仕仁  施青松 《动物学报》1996,42(4):361-367
对浙江省乘泗岛,普陀岛,温岭,长兴,杭州和龙游等6个地区白头鹎的鸣声进行了研究,发现它们鸣声主句的语调,音节数,持续时间,频谱特征和频率范围等均有差异,说明白头鹎鸣声中普遍存在“方言”,但它们作为同一个种在鸣声主句上有其共同特征:主要是鸣声多在1.5-3kHz的低中频段内变化,单音节的鸣叫声等都极为相似。  相似文献   
12.
嵊泗岛和杭州地区白头鹎鸣声特征比较研究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本文运用计算机鸣声分析技术,对嵊泗和杭州两地白鹎夏季的主要鸣声类型和声谱特征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比较。两地白头鹎的鸣声类型,时域结构和频谱特征都有很大的差异。这可能与两地生境类型的差异有关。但变音句鸣声的音节组合方式和单音节鸣声的构成等方面仍有共同之处。  相似文献   
13.
杭州市区白头鹎鸣声的微地理差异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丁平  姜仕仁 《动物学研究》2005,26(5):453-459
2002年5—8月,对中国东部浙江省杭州市区的白头鹎鸣声的微地理差异进行研究。在约60 km2的 研究区内,选择8个调查点(4个城区,4个丘陵山地),录制了80个雄性白头鹎的511个鸣声样本,并随机选 取每一调查点的20个鸣声样本进行分析。其结果显示,白头鹎在杭州市区至少有8种微地理鸣声方言,每个微 地理鸣声方言都有一典型鸣句;它们在听觉上、波形结构、音节组成、音节频谱特征等方面均不相同。有的一 路之隔的相邻微地理鸣声方言之间存在明显差异;部分区域出现鸣声混合现象;有的个体还具有“多语”功 能。白头鹎鸣声产生微地理差异的原因可能与鸟类个体的扩散和城市中鸟类栖息地的人为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14.
杭州鹊鸲的声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仕仁 《四川动物》2003,22(3):144-146,F003
1996年8月至2002年7月,在杭州对鹊鸲的声行为进行了观察和记录,并以鸣声回放验证某些鸣声的功能。对求偶鸣唱、领域鸣唱、抗议鸣叫、嬉闹鸣叫、联络呼唤声和惊叫声等6种鸣声进行了分析,各具不同的声学特征。该鸟的鸣声结构非常复杂,由一系列不同类型的短语所组成,每个短语又有3~10个音素所构成。并将杭州与印度哈里瓦地区鹊鸲的领域鸣唱进行了比较,两地鹊鸲的鸣声特征很不相同。  相似文献   
15.
姜仕仁  丁平 《动物学研究》2003,24(2):132-136
对杭州春季(3-5月)5种庭园常见鸟的晨鸣做定点和定个体录音,然后用计算机声谱分析系统处理录音。结果表明:同域鸟类的晨鸣有一定的时序;乌鸫最早鸣叫,而大山雀、白头鹎和鹊鸲的始鸣时序有月间变化。5种鸟晨鸣的主频集中在2.4-4.1kHz;除了鹊鸲和麻雀无差异外,其余均有极显著差异;这种差异为进一步研究群落内种间频域竞争提供了部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6.
小型动物活动微机自动精确记录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介绍了用APPLEⅡ微机对小型动物活动自动记录与结果处理的实验方法,同时尝试了把电子触摸开关电路作为监视动物进出活动的传感器和把自制的简易时钟卡用于本实验中,经反复实验表明,用该装置不仅实验结果精确,而且省事省时,还可利用存盘的数据方便地进行种间,种内不同个体间的对比处理。扩大了一些低档微机在生物学研究领域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7.
浙江古田山自然保护区的鸟类区系与群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古田山地区鸟类共计90种,隶属于13目28科,小黑领噪鹛、刍颊噪鹛和黑眉苇莺等3种为浙江省新记录。优势种18种,春夏季鸟类群体密度为60.05只/小时,秋冬季为27.27只/小时。该地区的鸟类群落可分为农田村落、阔叶林和混交林及针叶林和竹林型。  相似文献   
18.
在杭州市郊小和山森林公园内约85 hm 2范围内,用SHARP-CE-15l型录音机(频响30—l4 000 Hz)和强指向麦克风(频响40—14 000 Hz),对夏季繁殖期连续分布的同一生境中不同个体的强脚树莺(Cettia fortipes)的鸣声进行了记录,并通过计算机声谱分析系统从句型结构、音图结构、时域和频域特征及短时能量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发现在同一生境一个小范围内同一种鸟就有6种不同类型的鸣声。这些鸣声的音调各不相同,鸣声的结构差异很大,大多声学参数之间也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形成这种鸣声多样性的原因可能是繁殖竞争在声行为上的体现。  相似文献   
19.
实验条件下社鼠个体相遇时的叫声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实验室条件下对捕自杭州市郊的11只社鼠(3♂,8♀)个体相遇时的叫声与行为进行观察和记录,其结果表明,社鼠不同个体相遇后存在4种叫声,即雄性个体相遇打斗时败者的叫声、雌性个体相遇打斗时败者的叫声、异性成体相遇时雌体的叫声和成幼体相遇时幼体的叫声。进一步比较分析显示,各种叫声的主要声学参数之间大多存在着极显著差异。同性个体打斗后,败者的叫声和幼体见到成体时的叫声均呈现为多谐变音的频谱结构,这可能是对强者的惧怕叫声;而异性个体相遇时,雌体的叫声呈现为多谐恒频的频谱结构,这可能是对雄体的拒斥叫声。  相似文献   
20.
浙江海岛鸟兽地理生态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对浙江洞头岛及舟山五岛的鸟兽调查表明,海岛动物的种数较相邻大陆为低,但种群密度却高于大陆,岛上的某些种类出现生态位扩展的现象。舟山五岛兽类的种数和岛屿面积呈正相关,其关系式为S=2.12A~(0.29),但种群密度随着岛屿面积的增大而下降。文中据此提出了保护和发展岛屿动物资源的某些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