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4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20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6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71.
目的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2(HDAC2)在成年C57BL/6小鼠海马内的分布及其与突触后致密区(PSD)蛋白成员的共定位,为揭示HDAC2与PSD蛋白复合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在海马相关的学习记忆过程中可能起到的调控作用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HDAC2在C57BL/6小鼠海马各区的表达分布。应用免疫荧光双标技术研究HDAC2与PSD蛋白成员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亚单位1(NR1)、PSD-95之间是否存在共定位。结果 HDAC2在小鼠海马CA1~CA3区锥体细胞和齿状回颗粒细胞均具有明显表达,而在各区的始层、辐射层、腔隙-分子层以及齿状回多形细胞层表达均较少。免疫荧光双标染色图片的重叠表明,HDAC2与NR1、PSD-95在小鼠海马CA1~CA3区锥体细胞层和齿状回颗粒细胞层内均可见显著共表达现象,其他区域偶见散在分布的双染神经元。结论 HDAC2在小鼠海马锥体细胞层和颗粒细胞层表达丰富,并与PSD蛋白成员间存在共定位现象。本实验结果为探讨HDAC2对谷氨酸能突触后神经元依赖的突触可塑性的调节机制提供了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兔脑微栓塞模型CT灌注成像(CT perfusion imaging,CTPI)脑血流动力学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 30只新西兰兔,随机分成两组,A组:假手术对照组5只,B组:微栓塞组25只。经颈外动脉向颈内动脉注入直径约0.5 mm的SiO2颗粒10枚,分别于栓塞后30 min、3 h、6 h、12 h及24 h行CTPI,24 h处死动物取脑组织行HE染色。根据HE染色结果将模型分为缺血组和梗死组,分别观察其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脑血容积(cerebral blood volume,CBV)和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me,MTT)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 A组CTPI及HE染色均未见明显异常。B组3只因实验意外死亡,1只因下肢静脉穿刺失败导致CTPI失败,21只行CTPI,其中18只灌注异常,3只未见明显异常。18只灌注异常的兔中,HE染色10只脑梗死,7只脑缺血,1只未见明显异常。30 min时7只缺血兔脑不同程度低灌注,表现为CBF降低,MTT延长,CBV无显著变化,3~6 h低灌注进一步加重,CBV值略降低,12 h低灌注不同程度恢复,24 h进一步恢复。30 min时10只梗死兔脑明显低灌注,表现为CBF及CBV显著降低,MTT显著延长,3只兔低灌注分别在3 h、6 h及12 h不同程度恢复,然后下一时间又迅速降低并随着时间延长进一步加剧,其余7只兔低灌注程度随时间延长逐渐加剧或在一定水平上波动。结论脑缺血3~6 h低灌注最明显,12~24 h低灌注不同程度恢复,而脑梗死随时间延长低灌注程度不断加重或一过性恢复后再次加重。脑缺血的特征是CBF和CBV的不匹配,缺血组织CBF显著降低,CBV无显著变化,而脑梗死则表现为这两个参数的一致性下降。  相似文献   
73.
目的观察黄芩甙对肝癌细胞BEL-7402凋亡的影响,同时观察对肝癌细胞形态及超微结构、线粒体超微结构、线粒体膜电位和细胞内Ca^2+的影响,探讨线粒体损伤在黄芩甙诱导肝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应用细胞培养技术培养肝癌细胞BEL-7402,光镜、倒置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及超微结构的变化尤其是线粒体的变化,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百分率及线粒体膜电位、细胞内Ca^2+的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细胞Bcl-2、Pax蛋白表达。结果黄芩甙诱导肝癌细胞BEL-7402凋亡呈剂量依赖关系,细胞形态、超微结构及线粒体超微结构出现明显改变,降低肝癌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使细胞内Ca^2+增加,细胞Pax表达增加,广泛分布于胞核和胞质中,Bcl-2表达减少。结论黄芩甙诱导肝癌细胞BEL-7402凋亡,线粒体损伤在黄芩甙诱导肝癌细胞凋亡中起重要作用,其机制可能为抑制肝癌细胞Bcl-2蛋白表达,促进Pax蛋白表达及细胞内Ca^2+增加,激发线粒体膜通透性转运孔开放,线粒体跨膜电位降低,使肝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74.
目的研究地塞米松和硫酸镁对大鼠小肠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制作小肠I/R模型,实验分为假手术阴性对照组、I/R组、硫酸镁治疗组、地塞米松治疗组、地塞米松和硫酸镁联合治疗组,比较五组血浆二胺氧化酶(DAO)、丙二醛(MDA)的含量,同时比较小肠的病理切片观察治疗效果。结果①I/R组小肠组织病理变化明显,血浆DAO、MDA比假手术阴性对照组显著升高;②硫酸镁治疗组和地塞米松治疗组小肠病理变化减轻,血浆DAO、MDA比I/R组显著降低,且两组无显著差别;③硫酸镁和地塞米松合用组的血浆MDA比I/R组显著升高,但是小肠病理变化和I/R组相比无明显区别,血浆DAO也和I/R组无明显差别。结论硫酸镁,地塞米松分别对大鼠小肠缺血再灌注有保护作用而二者合用却无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5.
现代生物技术已经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其增长速度大致在25%~30%,是整个经济增长平均数的8~10倍,成为21世纪的主流经济——生物经济。在发达国家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这些国家的生物科技支撑产业技术很发达并形成强大的规模产业。生物支撑技术产业应包括生物试剂、生物仪器、生物软件、模式实验动物及生物人才五个方面。下面主要就生物支撑技术产业之一——生物试剂作一论述。  相似文献   
76.
现代生物技术已经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其增长速度大致在25%~30%,是整个经济增长平均数的8~10倍,成为21世纪的主流经济——生物经济。在发达国家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这些国家的生物科技支撑产业技术很发达并形成强大的规模产业。生物支撑技术产业应包括生物试剂、生物仪器、生物软件、模式实验动物及生物人才五个方面。下面主要就生物支撑技术产业之一——生物试剂作一论述。[编者按]  相似文献   
77.
大肠癌发病地理特征的趋势面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了解嘉善县大肠癌发病的地理分布特征及地理趋势,为研究大肠癌的病因提供一些线索,嘉善县大肠癌发病率有地域差异,应进一步研究各地区地理环境、生活习惯、经济状况等因素的差异及其与大肠癌的关系,对于存在异常残差值的地区,应作为重点研究对象。探讨这些地区可能存在的某种保护或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8.
猪圆环病毒(Porcine circovirus, PCV)属圆环病毒科圆环病毒属成员[1]。PCV分两种血清型,即PCV 1 和 PCV 2,其中 PCV 1 由 Tischer 等[2] 于1974年检测到,对猪没有致病性;PCV 2 可引起部分断奶仔猪和育肥猪的断奶仔猪多系统综合征( postweaning multisystemic wasting syndrome,PMWS)[3]。目前,该病呈世界分布,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本研究通过分析已发表的 PCV 2的基因序列,找出 PCV 2 的特异性片段,研制了检测PCV 2的试剂盒。检测临床疑似病料,结果表明该试剂盒使用方便、快速、敏感、特异,符合国内的养殖场…  相似文献   
79.
建立一步法RT-PCR检测方法,对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的血凝素(Hemagglutinin,HA)分型进行了研究。参照AIV的HA基因序列设计1对引物,对H9和H5亚型AIV进行了扩增,产物大小分别为579bp和177bp。经测试,该引物不与新城疫病毒等鸡的其它传染性病原及鸡肌肉组织的核酸发生交叉反应。敏感性分析发现,从50pg的AIV总RNA中亦能扩增到目的条带。结果表明,此次利用1对引物建立的一步法RT-PCR方法简便适用,可以在一次反应中同时将H9和H5亚型AIV进行快速检测和分型。另外,两个亚型的扩增产物均包含了HA裂解位点在内的基因序列,可通过测序推导氨基酸顺序以预测H5或H9亚型禽流感病毒的潜在毒力。  相似文献   
80.
本研究通过RT-PCR方法扩增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S1株的M蛋白基因,将其克隆重组到人 血清5型腺病毒载体中,转染293细胞,制备重组腺病毒rAd-M。RT-PCR和IFA方法鉴定,结果表明rAd-M可表 达M基因的mRNA和M蛋白。纯化的rAd-M重组腺病毒经293细胞连续传25代,滴度稳定为107.8 TCID50/ mL。动物免疫试验结果表明,该重组腺病毒rAd-M能够刺激机体产生PRRSV的特异性抗体免疫和细胞免疫应 答反应,从而为PRRSV结构蛋白功能及其基因工程疫苗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