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9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17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5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91.
二十世纪是生物学从描述的科学转向实验的科学的时代。许多学科象实验细胞学、细胞生理学、实验胚胎学等等都是在近三、四十年内建立的。在这些学科中有着大大小小的各种理论和假设,例如细胞分裂时染色体运动和细胞质分割的理论,变形运动、纤毛运动和肌肉  相似文献   
92.
布雷内是分子生物学的大师和奠基人之一,他发现了遗传密码的特性,发现了mRNA,并首创利用线虫作为模型研究细胞凋亡领域.由于在线虫发育学方面的卓越贡献而分享了2002年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是生命科学史上罕见的天才之一。  相似文献   
93.
EM菌中好氧菌,厌氧菌分离及固体发酵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EM是有效微生物群(EfectiveMicroOrganisims)的英文缩写,是日本琉球大学比嘉照夫教授等于80年代初研制出的一种新型复合微生物菌剂。其组成复杂、结构稳定、功能广泛。EM主要由光合菌、放线菌、酵母菌、乳酸菌、发酵型线状菌等10属80...  相似文献   
94.
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技术和闪光光解技术,初步观察了细菌视紫红质(BR)分子在宽pH范围(2.1~12.3)内的特征吸收峰以及M412的相对浓度和M412的慢成分半衰期的变化,并对其结构和光循环功能进行了讨论.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实验结果显示:pH=5.0~10.0时,BR最大特征吸收峰值约为568 nm;pH<5.0时,BR最大特征吸收峰发生红移;pH>10.0时,BR最大特征吸收峰发生蓝移.闪光动力学光谱结果显示:pH为7.3~9.5时,M412的相对浓度(M0)基本稳定在0.038左右;pH<7.3时,M0逐渐减小;pH>9.5时,M0明显上升,在pH=11.8时达到最大值0.1355,随后又快速下降.pH为2.1~7.3时,M412的慢成分半衰期(ts1/2)值在(4.1±1.1)ms左右;pH>7.3时,ts1/2值急剧延长到40 677.4 ms.推测在高pH条件下,BR分子的光循环有新的路径和机理.  相似文献   
95.
采用石油醚、乙酸乙酯、乙醇浸提朱红栓菌 Trametes cinnabarina 子实体干粉,得到不同极性提取物;采用清除DPPH 自由基、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能力,测定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MTT法检测提取物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朱红栓菌石油醚、乙酸乙酯、乙醇提取物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抗肿瘤活性;各提取物在浓度为4-5mg/mL时,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大小依次为乙酸乙酯提取物>乙醇提取物>石油醚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对3种自由基的最高清除率分别为60.23%、74.49%、63.84%。各提取物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大小依次为乙酸乙酯提取物>乙醇提取物>石油醚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抑制率最高达55.93%。采用硅胶和凝胶等柱色谱方法结合核磁、波谱和质谱等技术对乙酸乙酯提取物的化学组分进行分析,共分离纯化出11种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麦角甾醇(1),邻苯二甲酸二丁酯(2),对羟基苯甲酸甲酯(3),麦角甾-7,22,二烯-3-酮(4),1-[(12E,16E)-12,16-二十碳二烯酰基]-2-[(E,E)-7,11-十八碳二烯酰基]-3-硬脂酰基甘油(5),cinnabarin(6),过氧麦角甾醇(7),尿嘧啶(8),甘露醇(9),腺嘌呤核苷(10),豆甾-7,22-二烯-3β,5α,6β-三醇(11)。除化合物6外均为首次从朱红栓菌子实体中分离得到。研究结果为开发利用朱红栓菌子实体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6.
利用正交试验考察千斤拔多糖的提取工艺,并比较脱蛋白方法中的Sevag法和三氯乙酸法的纯化效果,总糖含量测定采用苯酚-硫酸法,蛋白质含量测定采用考马斯亮蓝法;采用DEAE-52纤维柱法来分离多糖,并运用HPLC色谱来分析千斤拔多糖中的单糖成分。结果表明:经正交试验得出千斤拔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时间2.5 h,料液比为1∶30,温度80℃,其多糖得率为8.558%。对比两种脱蛋白的方法,Sevage法萃取3次时蛋白的脱除效果最好。经DEAE-52纤维柱来分离多糖共分得7个组分。经HPLC色谱鉴定出有葡萄糖,甘露糖和阿拉伯糖,主要单糖成分为葡萄糖。  相似文献   
97.
当今骨科领域,周围神经损伤一直影响着患者疗效。肌萎缩的发生,细胞凋亡导致骨骼肌萎缩,神经-肌肉接头处营养因子的代谢发生障碍,肌卫星细胞的减少,生长因子以及线粒体和各种酶的变化都是失神经骨骼肌萎缩的机制。电刺激法,保护神经元,生长因子,神经植入提高神经再生速度以及被动活动可以有效治疗患者。失神经骨骼肌萎缩的研究进展也趋于完善。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对剖宫产初产妇血清泌乳素水平的影响并评估其安全性。方法:收集我院就诊的90例剖宫产足月单胎初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实验组组均采用1%罗哌卡因1.5 mL+生理盐水1.5 mL,对照组产妇给予硬膜外麻醉。术后,比较两组产妇的泌乳素、感觉以及运动阻滞情况、麻醉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手术前相比,两组产妇术后的泌乳素水平升高,且实验组产妇的泌乳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产妇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较短,感觉恢复时间以及运动恢复时间较长,麻醉效果较好,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罗哌卡因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对剖宫产患者血清泌乳素水平的变化影响较硬膜外麻醉小,且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99.
阿氏浮丝藻mcyT基因序列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我国浮丝藻(Planktothrix Anagnostidis et Komrek)的毒素相关基因,选取分离自我国不同省份水体的13株阿氏浮丝藻,通过PCR检测其微囊藻毒素合成酶基因mcyA、mcyE及mcyT研究其毒素基因特性。PCR结果表明除mcyT之外其他引物检测均无扩增产物,说明这13株浮丝藻不具备产微囊藻毒素的能力。通过克隆测序得到mcyT序列,并进行分子系统分析,构建了关于mcyT序列的Neighbor-Joining系统树,结果表明mcyT序列可以将产毒与不产毒浮丝藻分为两大独立的分支,两个分支之间的最低序列相似度分别为98.5%和99.1%。研究结果可为后续研究我国浮丝藻的微囊藻毒素合成相关基因的多样性以及分子监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0.
针对目前关于植物群落功能性状构建模式及其驱动因素存在的争议, 研究了33个物种10个功能性状的构建模式。研究结果显示: (1)在刈割-施肥复合梯度上, 这些功能性状主要表现为随机构建模式, 发生随机性和确定性构建的样方比例分别为82.7%和17.3%; (2)在10个功能性状中, 生长型、生活周期、单株地上干质量、叶面积和叶干质量5个功能性状为随机构建模式, 不受试验处理和群落特征(地上净初级生产力、刈割生物量损失、群落高度)变化的影响。植物倾斜度、繁殖方式、固氮性、株高和比叶面积5个功能性状的构建模式与试验处理或群落特征变化有关, 表现出趋同或趋异构建响应。其中, 植物倾斜度和比叶面积的构建模式仅受群落特征影响, 而固氮性、繁殖方式和株高3个性状的构建模式同时还受刈割或施肥处理的影响, 其构建模式因功能性状而异; (3)群落的生物量损失和地上净初级生产力是解释植物功能性状构建模式变化较理想的群落特征; (4)刈割和施肥处理对株高的构建模式具有相反效应, 而刈割和施肥的交互作用对其无显著影响。上述结果说明该研究群落植物功能性状的构建存在不同模式, 以随机构建模式为主, 确定性构建模式居次要地位。确定性构建模式与试验处理和群落特征变化有关, 而且是性状依赖的。相反选择力对趋同和趋异构建模式的平衡效应能引起功能性状发生随机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