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1.
"一带一路"沿线多数发展中国家地处生态脆弱区,土地资源空间配置亟待优化。研究生态系统服务间的相互关系可以为土地利用决策提供定量化支持,但该关系在不同地域的表现形式有较大的差异性。基于InVEST模型,评估"一带一路"区域2000、2005、2010和2015年土壤保持、产水量、碳固定和生境质量4种生态系统服务时空变化,通过相关性分析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等方法识别生态系统服务相互关系,以及其对不同地域特征变量的响应。就区域整体而言,土壤保持、产水量、碳固定和生境质量呈现中亚和西亚为一致低值区,而高值区分布不一致的空间格局;生态系统服务之间均呈显著协同关系,但冷热点格局的区域异质性显著。在生态区单元中,泰加林、温带草原和灌木的多种生态系统服务间为权衡关系;在国家单元中,生态系统服务间协同与权衡关系并存。产水量与碳固定间的协同关系对人口分布有良好的响应,而土壤保持与碳固定对人口分布的响应不明显。定量化评估生态系统服务及权衡关系,为区域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提供依据,研究结果也为"一带一路"地区沿线国家间生态保护合作提供空间指引。  相似文献   
12.
甲胎蛋白是一种血清蛋白,Bergstrand等(1956)首次在人胚中发现。在正常情况下,它仅是胚胎或新生儿时期的产物。6周人胚肝细胞开始有此蛋白的合成。合成能力增长迅速,在发育到第12—13周时,胎儿血清中甲胎蛋白含量达到高峰。随后合成能力下降,当胎儿接近出生阶段,合成过程即将逐渐停止。成人血清中此种蛋白的含量极少。根据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证实,甲胎蛋白的重新出现和持续存在,意味着存在原发性肝癌或胚胎性生殖腺肿瘤(Sell等,1976; Abelev等,1967;1971)。  相似文献   
13.
迄今所知,Epstein-Barr病毒(EB病毒)只是嗜人和个别其它灵长类动物B淋巴细胞的病毒,但是用核酸杂交技术业已证明,在人鼻咽癌上皮细胞中存在着EB病毒的DNA。最近的工作又进一步确证,EB病毒基因组只存在于未分化型人鼻咽癌的上皮细胞,而不在分化良好的鼻咽癌的上皮细胞中。不论前者是通过怎样的途径接受EB病毒的感染,以及后者能否接受感染都是没有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温晓金  刘焱序  杨新军 《生态学报》2015,35(13):4377-4389
植被恢复是建设生态型城市的重要途径,通过明晰植被恢复空间分异与潜在的植被恢复力,有助于指导可持续性生态城市的建设。以商洛市为例,基于MODIS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数据,利用Sen+Mann-Kendall模型和Hurst模型研究2000—2013年商洛市植被恢复趋势及未来持续能力,并采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分析市域尺度内植被恢复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2000—2013年商洛市的植被恢复效果明显,植被覆盖增大的区域占总面积的82.5%,减小的区域占总面积的9.4%;(2)2000—2013年,受城镇的距离及土地集约程度等人文因素的影响,西北部植被恢复略好于东南部。(3)Hurst指数显示,商洛市未来植被恢复的持续性不强。48.0%的区域未来植被覆盖可能会呈现由改善变退化的现象,而持续增大的区域仅占36.7%,植被恢复力仍有待加强。(4)市域尺度上,植被恢复趋势空间差异形成的自然因素包括高程、坡度、坡向、与水体的距离,而人文因素则由距离城镇的距离和土地利用集约度所主导。地理加权回归显示各区县植被恢复趋势的空间影响因素及其强度并不一致,充分说明人地关系变化对植被恢复作用机理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5.
人-水关系研究是社会-生态系统研究的重要领域。识别黄河下游农户对人-水关系的感知及其影响因素,对黄河下游因人施策开展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政策调控具有重要作用。但已有研究多从区域水资源、水环境、水文化等某一种或几种关系开展居民感知调查及归因,忽视了人-水关系之间结构化的相互影响机制。基于对黄河下游山东省10个县的农户发放的1651份问卷,经过验证性因子分析后,最终引入水资源与生态关系、水文化与旅游关系、居住地生态功能、河口湿地功能、文化旅游功能五个潜变量,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发现:农户对水资源与生态关系的认识正向影响其对居住地生态功能和河口湿地功能的评估,农户对水文化与旅游关系的认识正向影响其对居住地生态功能、河口湿地功能和文化旅游功能的评估。研究结果通过基于农户感知刻画人-水关系结构,揭示人-水系统功能认知的影响机制,有助于为黄河下游地区生态保护和乡村振兴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6.
枯草芽孢杆菌β-甘露聚糖酶补料发酵及其特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正交实验设计对枯草芽孢杆菌产β-甘露聚糖酶的培养基组成和培养条件进行优化,在此基础上进行摇瓶补料发酵,酶活达223.47U/mL,较未补料的酶活提高了32.09%。酶反应最适pH为6.5,最适温度为70℃,该酶在pH5.0-10.0和70摄氏度以下稳定,水解魔芋胶产物主要为二糖以上低聚糖。  相似文献   
17.
本实验用核酸点杂交方法,用EB病毒DNA的Bam HI W片段定量地检测了Burkitt淋巴瘤细胞株和正常人外周血B淋巴细胞株中病毒基因组这一片段的含量。对照组为BJAB和K562细胞。细胞点样从10~5数开始倍比稀释,最终点为1600个细胞。在以1—2×10~7cpm[~(32)P]标记的EB病毒W片段杂交后做放射自显影以及测各点的放射性强度。如以Raji细胞中病毒DNA W片段含量为1。其他各株细胞W片段含量分别如下:H7918 3.48、P_3H- R-1 3.33、H7922 1.95、H18C_1L_1 1.50、BJAB~+ 0.31。H7918、P_3HR-1、H7922和H18C_1L_1为VCA阳性反应,而Raji,BJ-AB~+为VCA阴性反应,因此上述初步结果表明,虽然病毒基因组的表达受寄主细胞的控制,但EB病毒基因组含量与病毒基因表达之间仍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不久前Darel等人建立了可以持续生长在41℃的大鼠、鼩鼱(treeshew)和貂的胚胎或肺细胞的克隆(clone)株,但是具有耐高温生长特性的人细胞株还很少报道。曾被认为对温度有较强抗性的人表皮细胞癌Hep-2株和宫颈癌HeLa株,只是在短暂高温处理后观察其存活情况,而并非长期在高温培养中的实验结果。最近我们在研究人鼻咽癌CNE株的生物学  相似文献   
19.
前言虽然乳腺在生长、功能和萎退过程中形态上的变化是很大的(姚曾序、顾国彦,1957),可是和形态变化相伴随的化学和生物化学变化却研究得少。关于碱性磷酸酶(以下简称 AKP)方面,Kay(1925),Folley 和 Kay(1935)最早证明牛、羊和豚鼠乳腺含有相当量的这种酶。以后 Folley 和 Greenbaum(1947)进一步用生化方法研究了大鼠在怀  相似文献   
20.
刘焱序  彭建  孙茂龙  杨旸 《生态学杂志》2016,27(8):2605-2613
城市增长边界通过充分考虑地区生态约束条件,可以有效控制城市无序蔓延,是统筹区域生态保护与城市开发建设的重要规划理念.如何通过生态本底条件确定城市建设开发的优先位置、规避建设开发生态风险一直是城市增长边界划定的核心内容.本研究以济宁市太白湖新区为例,引入有序加权平均算法完成生态适宜性评价结果的情景识别,并借助地表温度反演、雨洪淹没模型等算法进行生态风险空间识别.适宜性评价结果表明: 适宜建设区占太白湖新区全境面积的25.3%,不宜建设区占20.4%,其余区域为限制建设区.规避风险控制区域后,弹性城市增长边界在近期共占地2975 hm2,在远期占地6754 hm2,而最终刚性城市增长边界共占地9405 hm2.作为一种新的方法,生态适宜性情景算法和风险情景模拟的应用可以为城市增长边界识别提供更有效的定量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