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2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17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66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21.
浓缩废糖蜜糟(以下简称浓缩糟)是由甜菜废糖蜜生产乙醇、二氧化碳、食用酵母和饲料酵母后得到的最后产物。本文介绍用浓缩糟作为添加剂和微生物生长刺激剂的结果。酵母仅利用废糖蜜中干物质总含量的约60~65%。其余未被利用的35~40%的物质,以稀释状态转移到制取酵母后的废糟中;其中无机氮化物、甜菜碱、脂类、果胶、无氮浸出物、胶体、色素,有80~85%是由类黑精、焦糖,含铁的酚类化合物和糖的碱分解产物组成。此外,还有未被酵母利用的糖(0.05~0.1%)、氨基酸、有机酸(乳酸、乙酸等),维生素、微生物生命活动的代谢产物,以及未被分离的细胞体(2~3%)。废糟经浓缩后,干物质浓度由4~6%提高到45%,其中有机物质占55~60%,灰分占40~45%。废糟进一步脱水,灰分结晶、沉淀。具有无定形性的水溶性有机物粒子汇合到一起,变成凝胶,然后变为深  相似文献   
22.
利用等电点聚焦(IEF)和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的双向电泳以及高度灵敏的银染色相结合的方法,对大鼠肝癌和正常肝染色质非组蛋白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指出,在两个样品中均可看到五百个左右的蛋白点。关于这些蛋白点的分布,正常肝在较大分子量和较高等电点区域有较高的相对百分率,而肝癌在较低分子量和较低等电点区域有较高的相对百分率。与正常肝制品比较,肝癌制品中出现了一些独有的蛋白质点子,而在正常肝中原有的一些点子却消失了。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CXCL10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对神经炎症的影响。方法:(1)线栓法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TTC染色检测梗死面积,Western blot检测CXCL10的表达;(2)建立小鼠神经瘤母细胞N2a氧糖剥夺/复氧(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reoxygenation,OGD/R)模型,通过CXCR3拮抗剂-NBI 74330阻断趋化因子CXCL10表达,Western blot检测CXCL10和CXCR3蛋白的表达;Real-time PCR检测CXCL10、CXCR3以及神经炎症因子TNF-α、IL-1β、IL-2 m RNA的表达。结果:(1)脑缺血再灌注(cerebr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CIRI)模型大鼠脑梗死侧CXCR10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对侧和假手术组(P<0.05);(2)阻断CXCL10使得小鼠神经瘤母细胞N2a中CXCL10、CXCR3以及炎症因子TNF-α、IL-1β、IL-2的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5);(3)阻断CXCL10使得小鼠神经瘤母细胞细胞凋亡率降低(P<0.05)。结论:抑制CXCL10降低了氧糖剥夺模型细胞炎症因子的表达,表明阻断CXCL10可能通过减轻神经炎症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4.
奇异变形杆菌是导致医院内感染的重要条件致病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环境及人和动物的肠道中。基因岛是细菌染色体上约10-200 kb独立的DNA片段,能促进宿主细菌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与细菌适应性进化密切相关。近年来在奇异变形杆菌基因组中发现了多个与多重耐药密切相关的基因岛,包括沙门菌基因岛1及其相关基因岛、SXT/R391整合性接合元件、PmGRI1等,表明基因岛在奇异变形杆菌多重耐药形成和传播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对奇异变形杆菌中与耐药相关基因岛的结构特征、传播机制、流行情况等进行综述,以期为奇异变形杆菌中多重耐药相关基因岛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5.
张琳  陆兆华  唐思易  张萌  张润廷  黄玉凯  尚志 《生态学报》2021,41(14):5764-5774
研究植被恢复过程中植物群落组成、结构及稳定性的变化,可进一步了解到植物群落的演替过程及规律。采用空间代时间的方法对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北电胜利露天煤矿4个排土场边坡人工恢复植被进行群落调查,在此基础上采用多样性指数与优化后的M.Godron稳定性指数对植物物种组成、物种多样性及其群落稳定性进行分析,探究不同恢复年限排土场边坡植被在恢复过程中群落特征及稳定性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排土场边坡植物物种组成共有16科44属56种,植物群落组成较简单,其中禾本科种类最多,生长型以草本植物为主。(2)随着恢复年限的增加,植物生活型由一、二年生转变为多年生,坡面优势种由人工种植植物转变为本土植物。(3)整体看,随着恢复年限增加,物种多样性呈下降趋势,群落稳定性整体呈上升趋势。(4)由于不同坡向土壤微环境差异,北坡恢复效果及稳定性好于南坡。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可为露天煤矿排土场边坡人工修复过程中植物物种及合理配置模式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毒蛇咬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376例毒蛇咬伤患者采用相应抗蛇毒血清为主,结合本地中草药内服外敷及西药抗菌消炎、消肿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结果 1376例患者均治愈,治愈率100%。仅3例患者因延误治疗时间或在院外早期伤口处理不当出现局部Ⅰ°斑痕,功能轻度受限。治疗时间最长33天,最短1天。结论采用相应抗蛇毒血清是治疗毒蛇咬伤的首选特效药,中西医结合治疗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7.
孙丹萍  刘玉卿  梁艺馨  杨建敏  姚孝宗 《动物学杂志》2016,51(3):383,448-383,448
正2013年7月9日,在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老君山主峰西侧追梦谷(33°45′26″N,111°38′33″E,海拔830 m),进行蜻蜓多样性专项调查时,偶遇当地村民手中抓着两只漂亮的小鸟。经过仔细观察和辨认,鉴定为红胸啄花鸟(Dicaeum ignipectus),一雌一雄。我们将其带回"河南省林业厅林业有害生物防控重点实验室"精心喂养。两只红胸啄花鸟标本现保存于河南林业职业学院野生动物标本馆。经过查阅《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第二版)》(郑光美2011)、《中国鸟类分布名录》(郑作新1976)、《中  相似文献   
28.
"医学微生物学"是医学院校本科生的重要基础课。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医学微生物学"自2005年获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后,仍持续深入改革,通过加强教学团队建设,探索新型教学方法,紧密结合临床资源及引入多元化考核方式,为实现"知识能力型"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29.
构建由脂肪乳剂和墨水组成的皮肤组织模型,定量研究皮肤组织模型的吸收系数μa和散射系数μs对光敏化单线态氧(singlet oxygen,~1O_2)发光特性的影响。利用~1O_2发光检测系统测量含光敏剂四硫磺基酞菁氯化铝的皮肤组织模型分别在中心波长为1 230,1 270和1 310 nm处的时间分辨发光光谱,对扣除背景信号后的时间分辨~1O_2发光光谱进行积分和拟合,获得~1O_2发光积分强度以及激发三重态寿命τ_T和~1O_2寿命τ_D。结果表明在皮肤组织模型中,~1O_2发光积分强度随着μ_a和μ_s的增大而减小,μ_a对τ_T和τ_D没有影响。τ_T随着μs的增加而增加,τ_D随μ_s的增加先骤降而后缓慢上升。当μ_a1.5 mm~(-1)和μ_s32 cm~(-1)时,~1O_2发光积分强度和τ_T、τ_D均趋于稳定,其中τ_T和τ_D分别为3.4±0.6μs和3.3±0.7μs。  相似文献   
30.
种子耐储藏特性是粮食作物的特殊农艺性状之一, 耐储藏性能对种子生产和种质资源保存有重要意义。以粳型超级稻龙稻5 (LD5)和高产籼稻中优早8 (ZYZ8)杂交衍生的重组自交系(RILs)群体(共180个株系)为实验材料, 自然高温高湿条件下放置1年、2年和3年后, 对不同储藏时段种子发芽率进行比较, 并利用223个分子标记的遗传图谱进行动态QTL鉴定。结果表明, 不同储藏时段龙稻5的发芽率均显著低于中优早8, 株系间耐储性存在较大差异; 不同储藏时段发芽率显著相关, 相邻存储时段发芽率关系紧密。共检测到17个耐储性相关的QTLs, 3个老化时段分别检测到5、4和3个, 检测到5个动态条件QTLs, 单一QTL解释5.60%-32.76%的表型变异, 加性效应在-16.78%-16.95%范围内。主效QTL簇qSSC2qSSC6qSSC7qSSC8能调控不同储藏时段的发芽率, qSSC6具有明显降低发芽率的效应。共检测到26对上位性互作位点, 主效QTL qSS1qSS4参与上位性互作, 这表明上位性互作是调控耐储藏性状的重要遗传组成。研究结果为水稻(Oryza sativa)耐储性相关QTL的精细定位奠定基础, 同时丰富了耐储性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的基因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