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9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58篇
  51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3篇
  1974年   1篇
  1966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LPS介导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免疫调变的信号和机理是不清楚的.应用LPS和PMA处理抑制性巨噬细胞后,发现Ras下游信号分子Raf-1,MAPK和cPLA2均被活化,包括Raf-1的磷酸化,MAPK p44和p42磷酸化以及cPLA_2的活化,使花生四烯酸的释放显著增加,结合新近发现的LPS、PMA能诱导抑制性巨噬细胞PKC-α和PKC-ε同工酶的激活与转位,认为在LPS介导的免疫调变中,PKC信号通路的活化及其与Raf-1/MAPK通路的“连接”是主要信号传导通路.同时调变巨噬细胞也能分泌IL-12.  相似文献   
102.
树突细胞特异性细胞间黏附分子-3结合非整合素分子(dendritic cell-specific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3-grabbing non-integrin,DC-SIGN)和肝/淋巴结特异性细胞间黏附分子-3结合非整合素分子(liver/lymph node-specific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s-3-grabbing non-integrin,L-SIGN)是钙离子依赖的C型凝集素受体,通过识别病毒粒子表面含甘露聚糖或果糖寡聚糖的分子介导病毒进入细胞,但其在调节病毒复制中的作用较少被关注。本研究通过建立稳定表达DC-SIGN和L-SIGN及其功能域嵌合体的细胞系,分析两者过表达对鼠冠状病毒复制的影响。结果显示,L-SIGN比DC-SIGN更能显著抑制病毒复制,这种差异与两者胞内区序列和基序组成不同有关;鼠冠状病毒感染导致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ERK)信号通路分子磷酸化下调,过表达DC-SIGN和L-SIGN可抑制这种下调趋势。在没有鼠癌胚抗原相关细胞黏附分子1(mouse carcinoembryonic antigen-related cell adhesion molecule 1,mCEACAM1)存在时,DC-SIGN不能介导病毒感染。这些结果提示,DC-SIGN通过与mCEACAM1a分子相互作用和调节细胞信号通路分子功能以调控鼠冠状病毒复制。  相似文献   
103.
以脂肪酶Novozyme-435为催化剂,L-苹果酸、己二酸和1,8-辛二醇为单体,在不同有机溶剂中直接缩合聚合得到主链带羟基的线型功能性聚酯,对聚合物的结构和热性能进行了表征.不同有机溶剂不影响酶的选择性;引入L-苹果酸单元后,聚合物的结晶性能降低,热稳定性下降.  相似文献   
104.
目的猪血清法肝纤维化模型中,致纤维化因子停止作用于肝脏后α-SMA、TIMP-1阳性HSCs表型与组织中I型胶原表达的相关性。方法猪血清10周法制作大鼠肝纤维化模型,于造模6周、10周、14周和20周,免疫组织化学观察α-SMA、I型胶原,肝组织原位杂交法检测TIMP-1阳性表型HSCs在肝组织中的分布,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测定阳性比率,SPSS11.0分析各参数在肝纤维化进程中相关性。结果α-SMA于造模第6周、10周即有表达,主要分布于汇管区血管或中央静脉内膜下。于造模第14周、20周时持续表达。TIMP-1于造成模第6周时,表达也限于汇管区血管和中央静脉内膜下。造模第10周、14周时阳性表达率明显增加,向肝组织内伸展,并持续维持高阳性表达至造模第20周。α-SMA和TIMP-1在造模过程中随肝纤维化的进程呈显著正相关(r=0.989,P=0.000),二者分别与Ⅰ型胶原呈显著正相关(r=0.893,P=0.000;r=0.923,P=0.000)。结论猪血清攻击法肝纤维化大鼠模型中,致纤维化因子启动肝纤维化进程,但不随致纤维化因子的终止而终止。所以,抗肝纤维化治疗成为治疗本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5.
中国部分地区马铃薯寄主上致病疫霉SSR基因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两对SSR引物对两个基因座Pi4B和Pi4G进行了PCR扩增,测定了中国部分地区66个致病疫霉Phyophthora infestans(马铃薯晚疫病菌)菌株和2个参考菌株的SSR基因型,并对菌株的基因型进行了鉴定和命名.在被测定的66个致病疫霉菌株中,共产生了7种SSR基因型D-03,D-05,D-06,G-02,H-01,F-01和F-06,其中F-06为本研究新命名的基因型.F-01基因型菌株53个,占总菌株数目的80.3%,该基因型为中国致病疫霉的优势基因型.在对两个基因座Pi4B和Pi4G产生的等位基因统计分析发现基因座Pi4B产生的多样性比Pi4G高.对SSR数据揭示的河北、黑龙江和云南3个不同省份致病疫霉遗传多样性的比较发现,河北省和黑龙江省致病疫霉遗传多样性几乎相同,然而与云南省致病疫霉有较大的遗传差异.此外,发现致病疫霉SSR基因型与其对甲霜灵抗性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6.
结核分枝杆菌ABC转运蛋白与物质的跨膜转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核分枝杆菌作为一种胞内寄生菌,主要存在于巨噬细胞吞噬体内,并且通过与宿主细胞竞争摄取营养物质、主动排出有毒物质来维持生存。因此,参与上述过程的ABC转运蛋白在结核分枝杆菌的致病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已有报道结核分枝杆菌基因组编码了38个ABC转运蛋白。这类蛋白质有着广泛的底物结合谱,参与了无机离子、糖类、氨基酸、寡肽、药物等多种物质的跨膜转运。本文将对结核分枝杆菌编码的ABC转运蛋白超家族中的不同成员及其底物特异性、转运机制以及与毒力的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观察半相合供者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治疗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2 例无法手术且无法耐受化疗的晚期肝癌患者分别选取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半相合健康供者体外培养CIK,14 d 后分次回输给相应患者,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瘤体大小、肿瘤标志物、免疫指标、临床症状、生活质量和卡氏评分等的变化.结果 2 例患者...  相似文献   
108.
【目的】通过分析结核分枝杆菌无毒株H37Ra的全基因组序列,并与H37Rv基因组序列比较,发现pabB和lpdA预测的启动子区发生了突变。我们利用报告基因,确认启动子突变与其基因转录水平的关系,探索结核分枝杆菌H37Ra毒力丧失的内在原因。【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这两对基因的启动子区,采用PCR技术克隆这两对基因的启动子,与分枝杆菌启动子探针载体pMC210相连,DNA测序证实连接片段正确后,用电穿孔法将重组质粒转化至耻垢分枝杆菌mc2155。利用Quantitative Real-Time RT-PCR检测报告基因lacZ转录水平的差异,进一步验证这两对基因启动子的突变对相应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结果】Quantitative Real Time PCR检测结果显示H37RapabB启动子活性是H37Rv pabB启动子活性的6倍(p0.05),而H37Rv lpdA启动子的活性是H37RalpdA启动子的2倍(p0.05)。【结论】pabB,lpdA的启动子在H37Ra中的突变对其启动子的活性产生了影响,其中lpdA启动子的突变可能与结核分枝杆菌H37Ra的毒力丧失有关。  相似文献   
109.
离子敏感场效应器件(简称ISFET),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测定溶液中离子活度的半导体敏感器件。它将半导体表面场效应原理和离子敏感膜的电化学特性两者相结合,而设计成具有体积小、阻抗低、响应时间快、取样少、操作方便、灵敏度高、稳定可靠和全固体化等优点的新型功能器件。在生物、医学、化工、环保、水文和地质等领域里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H~+-ISFET是这类器件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  相似文献   
110.
微RNA(microRNA,miRNA)是多种生物学过程的有效调节子,并表现为基因的定量调节。新出现的证据表明miRNA与天然免疫反应的调节有关。这种调节作用有助于维持宿主免疫反应和保护感染组织间的平衡。深入理解miRNA对天然免疫反应的调节有助于鉴定免疫调节的新靶标和建立基于miRNA的有效疗法。本综述重点总结miRNA在调节免疫细胞发育、Toll样受体和炎症细胞因子信号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