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2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16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6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流感病毒(influenza virus)轻症感染可由机体免疫系统清除,但重症感染则诱发肺脏免疫损伤。流感病毒的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thogen-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PAMPs)可被位于细胞膜、细胞器膜及胞质内的重要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s,PRRs)介导识别,活化一系列激酶及转录因子,诱导促炎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表达、成熟和分泌,进一步激活天然免疫及获得性免疫应答细胞,介导炎症反应和诱导免疫病理损伤。PRRs是研究天然免疫应答启动机制及抑制重症感染诱导免疫病理损伤的重要靶点。现就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s)中的TLR3、TLR7/8、TLR4、RIG-I样受体(RIG-I like receptors,RLRs)和NOD样受体(NOD-like receptor,NLR)在流感病毒感染中的识别及下游信号通路在免疫病理损伤中的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2.
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技术,简称PCR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体外扩增特异DNA片段的分子生物学技术。此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并且非常有效,可在很短的时间内得到数百万个特异DNA序列的拷贝。目前,此技术已在分子克隆、医学诊断、法医学和考古学等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1基本原理聚合酶链式反应用于扩增位于两个已知序列片段之间的DNA区段。其基本原理是利用TaqDNA聚合酶的聚合活性以及热稳定性,通过3个不同温度的重复循环,即首先双链DNA在含有两种过量引物和4种dNTPS的反应液中高温变性,然后在适当…  相似文献   
113.
自本世纪50年代初沃森(J.D.Watson)和克里克(F.Crick)提出关于DNA双螺旋模型学说以及70年代初期DNA限制性内切酶的发现和一整套DNA体外重组技术的建立,分子生物学技术以空前的速度蓬勃发展,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技术体系,并在生命科学的各个研究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成为不可取代的研究技术手段。同时,分子生物学技术已对农、林、牧、副、渔,食品,制药,化工,石油工业以及环境监测和保护等国民经济诸多领域产生深远的影响,为人类社会带来难以估量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讲座将分子生物学技术分成几个专题进行介绍,首先介…  相似文献   
114.
姚知行 《生物学通报》1997,32(10):28-29
放射性标记的核酸探针(DNA和RNA探针)目前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分子生物学的各个领域,例如克隆的筛选,Southern杂交分析,基因表达水平的测定等等。放射性核酸分子探针是指特定的已知核酸分子片段,内含放射性核素(例:‘千、‘H和”S),并能与被检测的核酸分子退火杂交(核酸序列互补),因此可用于待测核酸样品中特定基因序列片段的探测。1探针的种类和选择根据核酸分子探针的来源及其性质可将其分成3大类,即:DNA探针、RNA探针和人工合成的寡聚核青酸探针。而DNA探针又可分为基因组DNA探针和。DNA探针。探针的选择是根据不…  相似文献   
115.
大连市城市生态系统发展趋势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在对大连市城市生态系统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用系统动力学和灰色系统等方法探讨了大连市城市生态系统在3种不同策略下的发展趋势,为大连市城市规划和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16.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HD)联合血液透析滤过(HDF)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营养及微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05年12月到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40例MHD患者,随机分为HD组(n=70)和HD+HDF组(n=70)。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营养不良-炎症评分(MIS)、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血红蛋白(Hb)、握力(HS)、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的变化。结果:治疗后,HD+HDF组患者MIS明显降低,ALB、PA、Hb、HS、TSF明显升高(均P0.05),且各指标改善程度均优于HD组(均P0.05);治疗后,HD+HDF组患者相比于治疗前和HD组治疗后,CRP、IL-6明显降低(均P0.05)。结论:HD联合HDF较单纯HD能更好的改善患者营养状态,减轻微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17.
目的:探讨早期经皮气管切开治疗原发性脑干出血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8月至2015年6月我院ICU收治的原发性脑干出血患者125例,按患者行气管切开的时间分组,以早期行气管切开(发病5 d内)定为观察组,发病5 d后行气管切开的患者定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APACHEII评分、GCS评分、疾病构成方面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气管切开时机为(2.6±0.8)d,低氧血症发生的次数(20.6±5.5)次,镇静药物用量(132.8±23.4)mg,抗生素使用时间(11.2±0.9)d,机械通气时间(153.5±82.4)h,HAP发生率44.6%,病死率23.1%,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气管切开有助于降低原发性脑干出血的死亡率,临床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18.
恶性肿瘤细胞具有迅速增殖和分化阻滞的特点。胚胎性癌细胞(简称EC细胞)是恶性畸胎瘤的干细胞,具有恶性生长和未分化早期胚胎细胞的性质。就发育潜能而言,F9 EC细胞曾被认为是无能的;但近年来不少证据表明,这类细胞可被维生素A酸(简称RA)诱导而分化为内胚层样细胞和其他细胞。用生化和免疫学  相似文献   
119.
细菌膜电极     
近二十年来,对具有高选择性的酶反应与灵敏的电化学探测元件相结合的酶电极在生物医学等领域内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从1977年Rechitz等提出用微生物细胞制成相应的电极,可减少酶的分离、提纯手续,延长了使用寿命之后,细菌膜电极(或称微生物传感器)的研制进入了新的阶段。本文拟就其原理、方法与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0.
近年来我队动物组先后在秦岭南、北坡进行动物资源考察工作,在整理鸟类标本中,发现26种为陕西省首次纪录,现依次简述于后。 草鹭Ardea purpurea manilensis Meye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