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4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目的:探讨薄芝糖肽对小鼠T细胞IL-2、IL-3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制备静息T淋巴细胞和活化T淋巴细胞,收集细胞并提取总mRNA,进行RT-PCR扩增,测定IL-2活性和IL-3活性,并对数据进行t测验.结果:小鼠IL-2、IL-3 mRNA表达量随薄芝糖肽浓度的增加而升高,且有一定的浓度依赖性.结论:薄芝糖肽免疫增强和抗肿瘤作用的基础是与其在转录水平增强IL-2 mRNA的表达分不开的.T细胞是薄芝糖肽作用的靶细胞,而且说明了增强T细胞中两种细胞因子mRNA的表达是薄芝糖肽免疫调节的重要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薄芝糖肽对组织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Wister大鼠腹腔注射D-GalN(D-氨基半乳糖)诱发急性肝衰竭(ALF).48h后存活的大鼠随机分成4组,分别尾静脉注射不同剂量薄芝糖肽注射液或等量生理盐水,连续2w.观测动物存活率、血清谷丙转氨酶(ALT)以及肝组织学检查.结果:薄芝糖肽注射液3个剂量治疗组大鼠的存活率分别为42.1%、57.9%和63.2%,生理盐水对照组的存活率为21.1%,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存活率相差显著(p<0.05).治疗组大鼠ALT水平在给药第2d即明显下降,第7d基本恢复正常;对照组直到实验结束才恢复正常.4组动物病理切片显示,注射D-GalN后肝细胞大量坏死,呈现ALF状态.第15d高剂量治疗组基本恢复正常,但对照组仍见散在肝细胞坏死灶及,汇管区炎性细胞浸润.结论: 薄芝糖肽注射液可明显提高ALF大鼠存活率,改善肝功能.提示薄芝糖肽注射液可用于临床救治急性肝功能衰竭或重症肝炎.  相似文献   
93.
目的研究薄芝糖肽注射液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对试验小鼠建立肝损伤模型,然后分为三组,一组作为正常对照组,另两组分别注射薄芝糖肽注射液或生理盐水.测定NK、IL-2、TNF的活性.结果采用薄芝糖肽注射液治疗能显著提高NK、IL-2、TNF的活性.结论薄芝糖肽注射液具有对肝细胞的保护作用,能治疗肝细胞损伤.其机制与免疫网络有很重要的关系,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94.
目的研究薄芝糖肽注射液对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的抑制作用.方法用葡萄球菌肠毒素B(staphylococcal enterotoxin B,SEB)体外诱生TNF-α、TNF-β,以1640培养基为对照,考察薄芝糖肽注射液对产生的TNF-α和TNF-β的细胞毒活性的影响.结果薄芝糖肽注射液对TNF-α和TNF-β的活性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存在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薄芝糖肽注射液可降低肿瘤坏死因子的活性.  相似文献   
95.
为了准确鉴定我国东北地区恙虫病东方体基因型 ,采用PCR ,PCR/RFLP及PCR/SSCP等技术对我国东北地区的恙虫病东方体Sta 5 6目的基因进行分析 ,并与国际参考株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东北地区恙虫病东方体分离株至少存在 2种型别 ,但基因序列可能存在遗传差异。  相似文献   
96.
谷蛋白溶涨指数在小麦早代品质选择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遗传性稳定的小麦品种(品系)和杂交分离世代为材料,通过谷蛋白溶涨指数(SIG)与SDS沉淀值的相关性分析,评价SIG在小麦品质育种中应用的可能性。15个供试小麦品种(品系)的SIG值与湿面筋含量、面筋指数、常量SDS沉淀值的正相关均达到极显著水平,SIG值可预测小麦品种(品系)的蛋白质品质。在两杂交组合的F1到F4中,微量SDS沉淀值与SIG值之间均达到极显著正相关水平;分离世代变异系数大于10%。两组合微量SDS沉淀值和SIG值的广义遗传力均表现较高。SIG法在小麦品种(品系)、分离世代单株品质指标选择方面与SDS沉淀值法高度相关,具有同等的鉴定效果,是一种样品用量少、操作简便快速、结果精确的小麦早代品质检测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7.
HMW-GS的SDS-PAGE图谱在小麦品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采用SDS—PAGE技术对陕西关中地区各时期大面积推广小麦品种、品种资源和新品系的HMW—GS组成进行了分析。在该地区50多年大面积推广的33个品种中,检测出9种HMW亚基(对)及其组成;品种HMW—GS的评分在5~10分之间,平均6.9分;4个时期品种HMW-GS的平均评分有升有降,优质亚基出现的频率普遍偏低;向小麦品种中聚合多种优质HMW—GS将成为陕西关中未来小麦育种的主要目标之一。53种小麦品种资源的亚基或亚基对组合类型比较丰富,具有一批携带优质亚基5 10、1、2*、7 8、14 15或17 18等资源。8个新选品系中,有4个品系携带了多种优质亚基,其中3个品系HMW—GS的评分为10分;Q1043已被审定通过,目前正在陕西关中推广种植。实践证明,采用SDS—PAGE方法对生产上推广品种、品种资源和新选品系的HMW—GS变异研究,有助于在短时间内了解生产上推广小麦品质生产现状、制订育种目标、选配亲本和品系品质性状筛选,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品质快速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98.
多种优质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的聚合育种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用携带HMW-GS14 15的小偃6号作为轮回亲本,携带HMW-GS5 10的法国优质面包小麦品系707作为供体亲本,在回交后代的BC1、BC2、BC3、BC3F1、BC3F2代其它农艺性状选择的基础上,利用1对特异引物逐代检测出携带优质,Dx5基因的单株进行回交和自交。BC1代中随机检测的58个单株的Dx5基因分布符合1对等位基因的遗传分离比例1:1;BC1代小麦相同3个单株3个不同生长季节Dx5基因检测的结果完全一致,检测结果非常稳定;已将优质Dx5基因导入BC3F2后代的部分单株内;携带Dx5基因的株系XN89-7-3微量SDS沉淀值为18.8mL,比小偃6号提高了23.68%;蛋白质电泳筛选出了6个聚合多种优质亚基且编码基因纯合的单株,微量SDS沉淀值为19.9mL,比小偃6号提高了30.92%;选择农艺性状与轮回亲本相似并具有Dx5基因特异扩增产物的单株进行回交或自交,可加快回交转育的进度。实践证明,回交转育与分子标记辅助选育相结合的育种方法是快速定向聚合多种优质HMW-GS基因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9.
通过对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试生产的流行性感冒灭活疫苗的体试验研究,兰州所流感灭活疫苗接种后,所有接种对象均未见红肿,硬结等局部反应,仅有1例发生在儿童组的低热全身反应(体温37.4℃),72小时后恢复正常,整体副反应发生率0.274%,肯定了该疫苗的安全性,疫苗接种前后易人群血清血凝抑制(HI)抗体阳转率100%,非易感人群HI抗体几何平均效价(GMT)增长19-60倍,抗体4倍增长率最低为95%,成人组平均值最高(97.67%),证实该疫苗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100.
芦丁、槲皮素快速修复嘌呤脱氧核苷酸阳离子自由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脉冲辐解技术研究了芦丁和槲皮素对嘌呤脱氧核苷酸阳离子自由基的修复作用. 脉冲辐照经N2饱和的含20 mmol/L K2S2O8, 200 mmol/L t-BuOH及芦丁或槲皮素的脱氧核苷酸中性水溶液, 几十个微秒内出现芦丁或槲皮素酚氧自由基的瞬态吸收谱, 同时先前形成的脱氧核苷酸阳离子自由基的瞬态吸收谱迅速衰减, 表明被试黄酮能够快速修复脱氧核苷酸阳离子自由基. 对dAMP和dGMP阳离子自由基的修复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为(3.8 ~ 4.4)×108和(1.3 ~ 1.8)× 108 L/(mol·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