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84篇 |
免费 | 69篇 |
国内免费 | 249篇 |
专业分类
90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22篇 |
2022年 | 23篇 |
2021年 | 18篇 |
2020年 | 16篇 |
2019年 | 17篇 |
2018年 | 15篇 |
2017年 | 19篇 |
2016年 | 23篇 |
2015年 | 30篇 |
2014年 | 47篇 |
2013年 | 21篇 |
2012年 | 34篇 |
2011年 | 36篇 |
2010年 | 33篇 |
2009年 | 25篇 |
2008年 | 41篇 |
2007年 | 11篇 |
2006年 | 41篇 |
2005年 | 31篇 |
2004年 | 32篇 |
2003年 | 27篇 |
2002年 | 16篇 |
2001年 | 17篇 |
2000年 | 14篇 |
1999年 | 21篇 |
1998年 | 15篇 |
1997年 | 18篇 |
1996年 | 24篇 |
1995年 | 18篇 |
1994年 | 18篇 |
1993年 | 25篇 |
1992年 | 22篇 |
1991年 | 24篇 |
1990年 | 10篇 |
1989年 | 18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8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11篇 |
1984年 | 5篇 |
1983年 | 7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3篇 |
1979年 | 3篇 |
1961年 | 3篇 |
1959年 | 2篇 |
1958年 | 3篇 |
1955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91.
高产小麦品种茎秆的解剖和化学特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小麦(TriticumaestivumL.)新品种“小偃81”,是由抗病虫害小麦品种“小偃54”和高产小麦品种“8602”杂交筛选出的具有优良特性的后代。作者运用多种实验手段,研究了新品种茎秆组织结构以及木质素含量和分布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与母本“小偃54”和父本“8602”相比,“小偃81”的茎秆直径变小、横切面上维管束数目减少,而茎秆直径与壁厚比、横切面上机械组织比例却显著增大,单位面积上维管束数目增多。Klason法测定木质素结果显示:“小偃81”茎秆中木质素含量高于“小偃54”和“8602”。经Ma黮e和Wiesner的木质素显色反应,“小偃81”茎秆横切面染色明显加深。用H2O2/HAc弃除酚酸以后,新品种小麦的木质素自发荧光明显强于亲本。FTIR分析结果表明:“小偃81”中所含的紫丁香基、愈创木酚基等木质素特征基团的吸收峰值也显著高于亲本。由此推断,新品种“小偃81”的茎秆具有优良的组织结构和化学组成。 相似文献
892.
以塔里木河下游天然胡杨林为研究对象,利用Riegl VZ-1000型地面激光扫描仪(Terrestrial Laser Scanning, TLS)获取离河道不同距离的8个样方内513棵胡杨的三维点云数据,通过建立冠层高度模型、Hough变换等方法获取单木株数和结构参数,并与传统的每木检尺实测数据和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 UAV)低空影像进行对比,验证激光雷达方法的测树精度;对TLS获取的胡杨树形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建立关系模型;探讨不同水胁迫条件(不同离河道距离,不同地下水埋深)对胡杨单木结构参数的影响;最后按不同径级划分胡杨的年龄,得出各龄级胡杨所占比例。结果表明:(1)TLS能够高精度获取不同密度和长势的胡杨单木株数和结构参数,单株准确分割比率为94%—100%,相对于UAV低空影像更为准确;(2)TLS获取的胡杨树高(Tree height,TH)、胸径(Diameter at breast height, DBH)、冠幅直径(Crown diameter,CD)和冠幅面积(Crown area,CA)与传统实测值拟合度R2 相似文献
893.
894.
895.
896.
1.实验材料生物素是一类维生素。可试用细胞筛选方法分离出生物素高产株。生物素在体内几乎均作为生物素酶的辅助因子以与蛋白质结合的形态存在,而参予CO_2固定与转移反应。缺乏生物素则毛发脱落、皮肤发炎。筛选生物素高产株必需先以多种富含生物素的植物细胞作为筛选高产株的试验材料,选出培养细胞种。 相似文献
897.
898.
收获率变化的单种群数学经济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价格随市场供求变化的捕获问题建立了数学模型N=NF(N)-M,M=MP(M)-MC(N),其中N表示鱼群密度,M表示捕获量,讨论了模型奇点的性质,给出了模型存在唯一平衡点的条件和存在周期轨道的条件,研究了模型解的有界性、正奇点的稳定性、渐近稳定性和全局吸引性。 相似文献
899.
莽克强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1995,(5)
在全国科技大会精神指引和鼓舞下为加速我国生物工程产业化做贡献莽克强(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生物工程学会作为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的学会,成立于中国市场经济蓬勃发展和改革不断深化的购年代,这使我们自它诞生之日起即充分认识到它的使命之一应是尽力... 相似文献
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