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7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1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2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81.
鸡尾木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绍华  谢运昌  程菊英  吴大刚   《广西植物》1992,12(2):133-135
从鸡尾木中分出三个化合物,经光谱数据鉴定为没食子酸(Gallic acid),α-香树脂醇(α-Amyrin)和β-谷甾醇(β-Sitosterol)。  相似文献   
182.
卷翅是果蝇遗传学上最常用的标记之一,但卷翅形成的具体机制还不清楚.过去的研究发现,理化刺激影响果蝇卷翅的形成.我们最近研究发现,H2O2处理不仅会影响果蝇的羽化率,还会使其出现卷翅现象.本研究通过改变H2O2浓度、果蝇培养温度和H2O2处理时间,探讨影响黑腹果蝇卷翅形成的具体因素,并对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进行检测,探讨H2O2对果蝇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 果蝇的羽化率与H2O2浓度成反比.温度、H2O2浓度和H2O2处理时间的改变均会影响果蝇翅的卷曲程度和卷翅果蝇所占的比例.其中white基因突变果蝇对这3种条件反应最明显,mini-white(white基因回复突变)果蝇却可以拯救该表型,它的反应与野生型OR相似.H2O2对含Cy基因的果蝇卷翅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影响,可以加大果蝇翅的卷曲程度.对SOD、CAT和GSH-PX活力检测发现,H2O2处理会使果蝇的抗氧化能力降低.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发现,H2O2处理会导致果蝇基因表达量发生改变.黑腹果蝇卷翅形成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H2O2可能作为某种信号分子或是间接影响某种因子参与黑腹果蝇的卷翅形成过程.该卷翅形成过程可能与Cy基因导致的果蝇卷翅过程是同一个信号途径,两者也可能是通过不同的模式进行调控的.  相似文献   
183.
从我国江西省井冈山地区的土壤中,分离得到一株拮抗性放线菌11874,它所产生的抗生素(农抗“11874”)对小麦腥黑穗病有较好的防冶效果。通过形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细胞壁组份的研究,证明该菌株为链霉菌属中的一个新变种,定名为不吸水链霉菌井冈山变种(Streptomyces ahygeoscopicus var. jiuggaugshaueuus n.Var)  相似文献   
184.
亚嗜盐链霉菌新种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离极端嗜盐细菌的过程中,在含25%NaGI的Gibbons[1]培养基上发现一个放线菌菌落A75,经两代转种之后便不再生长。此菌仅能在含5—8%NaCI的Gibbons培养基上较好地生长,当NaGl浓度高于18%时则完全不生长。经鉴定,此菌株属于链霉菌属中的白孢(Albosporus)类群[2],但它与本类群中的已知种差异明显。在不另外添加NaCl的其它供试培养基上,一般不产生气生菌丝体,对供试碳源均不利用。在5—8%NaGl的Gibbons培养基上孢子丝呈白色,常成圈,幼龄菌落形成同心圆,液体培养菌体呈团状。在普戈二氏基础培养基[3]中添加8% NaCl,除D-木糖和L-阿拉伯糖外,对多种碳源均可利用,但生长弱。经鉴定认为A75菌株是链霉菌属中的一个新种,命名为亚嗜盐链霉菌(Streptomyces subhalophilus n.sp.)。  相似文献   
185.
棒杆菌属的两个新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我国海南岛崖城温泉土壤中分离到482株耐高温的氧化烃细菌。选用三种油品及三个发酵时间进行了摇瓶试验,从中筛选出脱蜡效果较好的两株菌—F76(ASI 1504)及 F761(AS 1.505),能将中质润滑油凝固点从26℃下降到一37℃。这两株菌为革兰氏阳性、非致病性无芽孢杆菌。根据其性状属于棒杆菌属,而又有别于该属中腐生性的已知种,因此认为是两个新种,定名为嗜热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theromophilum nov. sp.)和脱蜡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deparaffinicum nov. sp.)。  相似文献   
186.
187.
大豆杂交种第一代优势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豆为自交作物,在一般情况下,天然杂交率为0.36%左右。因此,大豆品种间在遗传上便普遍地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而且这种差异是相对地稳定持久的。在这个基础上,大豆品种间的杂交种第一代,便在遗传上具有不同程度的杂合性,从而在不同程度上,便表现了显明的杂种优势现象。Leffel及Weiss(1958)用10个亲本进行了45种可能的杂交组合,研究结果指出,产量与株高均表现完全显性至超显性现象,从而表现具有显明的杂种优势;油份及种粒大小,表现部分显性;开花期、成熟期、开花至成熟日数、蛋白  相似文献   
188.
科尔沁沙地樟子松能否发生冬季“生理干旱”伤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内蒙古东部半干旱地区分别测定了春、秋两季栽植的樟子松苗越冬期间针叶含水量和蒸腾强度的变化,测定了针叶的致死临界含水量并在室内模拟了生理干旱伤害症状以探讨发生冬季生理干旱伤害的可能性.结果表明秋植苗针叶含水量1月份就已降到初始致死含水量以下而春植苗针叶含水量始终显著高于初始致死含水量并顺利越冬.含水量与蒸腾强度的对比表明甚至在冻土期内,针叶仍有某种水分补充来源.模拟实验中出现的针叶伤害症状和秋植苗野外伤害症状一致.结论认为该地区已正常成活的春季造林苗不大可能发生冬季生理干旱伤害.  相似文献   
189.
绣线菊碱H,I及O的化学结构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绣线菊碱H,I,O为Atisine型的新二匝生物碱,从毛萼绣线菊根中分离得到。本文根据波谱解析及化学转换,分别测定了它们的化学结构。  相似文献   
1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