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7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1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2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棒杆菌属的两个新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我国海南岛崖城温泉土壤中分离到482株耐高温的氧化烃细菌。选用三种油品及三个发酵时间进行了摇瓶试验,从中筛选出脱蜡效果较好的两株菌—F76(ASI 1504)及 F761(AS 1.505),能将中质润滑油凝固点从26℃下降到一37℃。这两株菌为革兰氏阳性、非致病性无芽孢杆菌。根据其性状属于棒杆菌属,而又有别于该属中腐生性的已知种,因此认为是两个新种,定名为嗜热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theromophilum nov. sp.)和脱蜡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deparaffinicum nov. sp.)。  相似文献   
182.
本文报道了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作为大分子标记物,以组织化学和生物化学方法观察了鸡前后背阔肌在去神经后的胞纳现象。结果表明,在去神经后发生肥大的前背阔肌和去神经后发生萎缩的后背阔肌同样都出现胞纳的明显增加。组织化学所观察的结果表明,浸泡在含 HRP 的任氏液中的有完整神经支配的前、后背阔肌只有极少数的肌纤维摄取 HRP,而在去神经的前、后背阔肌中则有不少的肌纤维内部出现 HRP 染色反应。这种反应在有的纤维表现为弥散性染色,有的表现为浓的 HRP 反应颗粒。生物化学的结果显示,去神经后的前、后背阔肌中 HRP 的相对含量分别比有神经支配的对照肌肉明显地增多54%和87%,我们在鸡前背阔肌用组织化学和生物化学所得的实验结果与 Thesleff 等人提出的关于肌肉萎缩机制的假设显然不符。本工作证实了肌肉的胞纳作用的增加并不一定最终导致肌纤维的变性和萎缩。  相似文献   
183.
海龟的饲养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龟科Cheloniidae中的蠵龟Caretta caretta、海龟Chelonia mydas、玳瑁 Eretmochelys imbricata在青岛海产博物馆的水族馆里均有饲养。且长年饲养的海龟科动物共五只,计有:蠵龟二只、海龟一只、玳瑁二只。二只蠵龟分别为1953年、1957年来馆;海龟由1964年来馆;二只玳瑁分别由1955年、1965年来馆。上述五只动物,自来馆后,至今在水族馆中生活得极好。这就为研究它们的食性提供了非常方便的条件。 在此也顺便说明一下,我馆每年夏、秋两季,都可  相似文献   
184.
本实验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实赊动物为正常健康大白鼠,分剧以白喉类毒素及H901伤寒菌苗加脂多糖后,一同注入动物;第二部分,健康家免经脂多糖处理,然后于24或48小时后受400仓电离辐射,并于照射后径24、48小时进行免疫,实验结果就明,细菌脂多糖与特异性抗原同时、或先24、48小时注入,可以增强血凝 抗体的效价,井增加琼脂弥散反应出现的阳性率厦抗原稀释倍数。电离辐射能抑制家觅抗体生成;在照射后7日左右,杭体生成的能力巳完垒恢复。脂多糖不但能使未经照射的正常免瘦动物的抗体出现较早,效价亦较高,且亦能消除电离辐射对机体杭体产生的抑制作用,并使其效价反高于正常免疫动物,出现亦较早。可兄栅菌 脂多糖可能是作用于抗体产生的诱导时相。可认为,脂多糖的主要作用在于对免疫器官的非特异激发,因而增强杭体的生成。  相似文献   
185.
186.
我国毛喉鞘蕊花的发掘与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本文介绍了哮喘病新药毛喉鞘蕊花的发掘过程,栽培条件下的形态特征和化学成分与印度毛喉鞘蕊花的区别,结果显示,二者并非同种植物,特将云南种定名为小江鞘蕊花。  相似文献   
187.
线纹香茶菜酸的化学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线纹香茶菜Rabdosia var.lophanthoides Hara中分得五种成分,其中之一线纹香茶菜酚为Abietane acid型的新二萜酸。根据波谱解析、衍生物制备及X线单晶衍射,测定了它的化学结构。其余四种成分,分别鉴定为2a-羟基乌索酸、齐墩果酸、β-谷甾醇及β-谷甾醇-D-葡萄糖甙。  相似文献   
188.
大豆杂交种第一代优势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豆为自交作物,在一般情况下,天然杂交率为0.36%左右。因此,大豆品种间在遗传上便普遍地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而且这种差异是相对地稳定持久的。在这个基础上,大豆品种间的杂交种第一代,便在遗传上具有不同程度的杂合性,从而在不同程度上,便表现了显明的杂种优势现象。Leffel及Weiss(1958)用10个亲本进行了45种可能的杂交组合,研究结果指出,产量与株高均表现完全显性至超显性现象,从而表现具有显明的杂种优势;油份及种粒大小,表现部分显性;开花期、成熟期、开花至成熟日数、蛋白  相似文献   
189.
熊果酸(ursolic acid)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植物中的一种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主要经肝脏代谢。传统临床治疗中熊果酸多用于抗炎、抗病毒、调节免疫功能以及保肝治疗等。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在体外和体内实验中,熊果酸能够对不同肿瘤细胞产生杀伤作用,抑制恶性肿瘤组织的生长,具有广谱的抗肿瘤活性。此外,熊果酸联合放化疗能够提高肿瘤细胞对治疗的敏感性,产生辅助增强放化疗疗效的作用,并且在放疗中可保护受照射机体的正常组织,促进免疫机能的恢复。熊果酸的抗肿瘤作用机制与下调促肿瘤生长、侵袭和转移相关基因的水平,增强凋亡基因的表达有关,并且能够通过调节多种细胞信号转导通路,杀灭肿瘤细胞,延缓肿瘤组织生长。同时,熊果酸可影响肿瘤细胞周期的分布,导致细胞的G1/S期阻滞,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有丝分裂,诱导细胞凋亡。因此,熊果酸是一种极具潜力的天然抗肿瘤药物。本文对熊果酸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结果进行整合,阐述了熊果酸的抗肿瘤分子机制及其疗效,为熊果酸今后在临床中的进一步应用提供指导思路。  相似文献   
190.
目的:为了寻找羟基磷灰石(HA)颗粒的蛋白吸附性能与其Zeta电位之间的关系,为研发具有优秀骨修复能力的HA材料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文采用水热反应法,合成了形状规则的带状HA颗粒,并采用SEM、BET、XRD对其进行表征。检测了HA颗粒在不同p H、PO_4~(3-)浓度中的Zeta电位;选择小牛血清白蛋白(BSA)、溶菌酶(LYS)两种蛋白作为模型蛋白,测试了HA颗粒在不同p H、PO_4~(3-)浓度环境中对BSA或LYS的吸附量。结果:随着吸附体系的p H值逐渐增大,HA颗粒表面负电性迅速增加,HA颗粒对BSA的吸附能力逐渐减弱,对LYS的吸附能力逐渐增强。随着吸附体系中PO_4~(3-)浓度逐渐增大,HA颗粒表面负电性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对BSA、LYS的吸附性能均逐渐减弱。结论:p H和PO_4~(3-)浓度的变化,都能引起HA颗粒Zeta电位的变化,前者引起静电作用类型、强度的变化而改变HA蛋白吸附性能;后者引入竞争吸附,蛋白吸附量随竞争离子浓度增多而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