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7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65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41.
为了实现Ap-2号磷菌肥的工业化生产,对Ap-2号溶磷黑曲霉进行了深层发酵工艺的研究。确定了最佳发酵条件:C/N10:1;菊花糖4%,黄豆饼粉2%,麸皮1%,酵母粉0.5%,MgSO4.7H2O0.05%,K2HP04,0.1%,温度30℃,pH6,摇床转数180r/min,发酵96小时,pH降至3.1,残糖降至1%以下,柠檬酸、草酸总量达3%以上,菌丝浓度达2.5g/ml。采用ES-15型自控发  相似文献   
242.
目的分析1株甲型H1N1流感达菲耐药病毒株的全基因特征,为指导流感临床治疗与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鸡胚进行病毒分离,提取病毒RNA,通过RT-PCR扩增其全基因组8个基因片段,测定核苷酸序列,利用生物信息软件拼接全基因组序列,绘制基因进化树并分析重要基因位点变异情况。结果 A/Fuzhou/SWL11609/2013(H1N1)流感毒株的8个节段基因均处于2013-2014年度进化簇中,且与A/California/07/2009(H1N1)疫苗株高度同源,8个基因同源性均在97.4%以上;其HA和NA基因与A/Hubei-Wuchang/SWL1322/2013(H1N1)达菲耐药株同源性最高,分别为100.0%和99.6%;初步判断该毒株未发生重配现象,其重要致病性基因位点未发生变异;NA基因中具有H275Y典型达菲耐药位点特征,缺失一个糖基化位点(N386K),降低了基因结构的稳定性,同时在V241I和N369K的作用下降低了病毒的适应性。结论本次研究的甲型H1N1流感达菲耐药病毒株表现为低致病性流感病毒特征,但具备较好的人传人能力,需进一步加强监测,谨防耐药株的广泛流行。  相似文献   
243.
【目的】本研究旨在筛选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应对玫烟色棒束孢Isaria fumosorosea侵染的免疫应答及其网络调控基因,以进一步探讨小菜蛾对玫烟色棒束孢的防御机制。【方法】采用第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RNA-seq,对处理后12 h的感染玫烟色棒束孢和健康(平行对照)的小菜蛾4龄幼虫转录组进行了测序,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对得到的差异基因进行了功能注释和分类,对差异基因参与的信号通路进行了分析。【结果】在感菌和健康小菜蛾幼虫转录组两个表达谱里,分别获得了12 346 987和12 315 210个clean reads,有60.93%和61.26%的reads分别能比对到参考基因库里,其中完美匹配(perfect match)的比例分别为32.15%和32.73%。共得到351个显著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unigenes,DEUs),上调表达基因有275个,下调表达基因有76个,与免疫防御反应潜在相关的基因有156个。GO(Gene Ontology)富集分析有102个DEUs分布到46个GO term里,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pathway富集分析结果显示,有132个DEUs显著富集在13个代谢通路(pathway)里。【结论】这些差异表达基因中,大部分编码潜在的与免疫识别及调控相关的基因,集中在能量代谢、疾病反应和防御反应等相关通路。研究结果为挖掘与玫烟色棒束孢侵染相关的小菜蛾免疫应答候选基因提供了重要数据库,也为阐明小菜蛾对玫烟色棒束孢的免疫机制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44.
RSSG58基因在水稻精细胞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RSSG5 8是利用抑制差减杂交技术从水稻精细胞文库中筛选到的在精细胞中优势表达的基因 ,推测其编码的蛋白质与拟南芥的肌球重链蛋白有一定的同源性 (4 6 % ) ,并具有肌球蛋白特色的结构域。把RSSG5 8基因开放编码框连接到表达载体pQE30上 ,重组质粒在E .coliM15中表达出N端融合了 6×His的融合蛋白。SDS PAGE分析表明 ,表达产物的分子量约为 6 6kD ,其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 8.6 %。分离纯化融合蛋白来免疫家兔 ,制得了高效价、高特异性的多克隆抗体。Western杂交显示 ,在分离的精细胞内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表达量很高 ,而成熟花粉和二细胞中只有微弱表达 ,单细胞花粉、花粉母细胞没有杂交信号 ,表明RSSG5 8基因在精细胞中优势表达。  相似文献   
245.
幼猪全身麻醉气管内插管失败两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们已进行“幼猪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肺动脉高压”的动物模型手术 2 0余例。手术麻醉选择气管内插管全麻 ,术前按常规进行各种准备。 2 0余只幼猪的麻醉中有两例插管全麻失败。现将麻醉过程及插管失败原因、对策及教训分析如下。1 动物准备选择 4 0天龄幼猪 ,体重约为 1 3~ 1 4kg ,术前 2 4小时禁食 ,1 2小时禁水。按公斤体重 1 0mg肌注氯胺酮进行基础麻醉 ,一次性肌注阿托品 0 5mg ,以减少气管内分泌物 ,仰卧固定动物 ,准备好胸、上腹部皮肤 ,开始麻醉。2 麻醉过程幼猪头部呈后仰状 ,与水平线成负 1 0°交叉。选择直径 …  相似文献   
246.
用鹅观草、芒等野生杂草生料栽培平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又名侧耳,冻菌等;属担子菌纲,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目前我国主要的栽培种有平菇、鲍鱼菇和风尾菇3种.我国用锯木屑栽培平菇已有40~50年的历史,由于木屑栽培破坏森林资源和夏季栽培料短缺,而这个季节正是野生杂草繁茂的时节,且以前已有人用茅草生料栽培平菇获得成效[1].因此,根据贵州省野生杂草资源丰富的优势,利用5种野生杂草进行生料栽培的实验,为野生杂草大面积栽培平菇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47.
精细肝切片技术在药物代谢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哲琼  彭仁 《生物技术》2002,12(2):47-48
一种新兴的生物实验技术—精细肝切片 (precision -cutliverslice :PCLS)技术作为介于器官与细胞水平间的实验手段 ,不需用胶原酶 ,切片技术相对简单 ,且保存正常组织结构、细胞联系及细胞极性 (polarityofhepaticcell) ,故较其它体外模型更接近在体代谢模式 ,而且在RT -PCR测定CYPmRNA诱导中 ,其诱导时间较肝细胞短得多[1] ,这些优点使它在体外药物及毒物研究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这种技术还可用于其它多种器官 (如肾、肺、心、脾等 ) [2 ] ;组织来源可以是各种实验动物 ,亦…  相似文献   
248.
通过对皖南山区和大别山区的101 个小麂的线粒体D-loop 区770 bp序列的分析,探讨了两个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有效种群大小、历史种群动态和种群间的基因流模式。在101 个D-loop 区序列中共发现34 个单倍型,其中24 个分布在皖南种群,10 个分布在大别山种群,种群间无共享单倍型。皖南种群线粒体遗传多样性(h =0. 952,π = 0.016 8)明显高于大别山种群(h =0.734,π = 0. 007 7),雌性有效种群(NE = 146830)亦大于大别山(NE =19840)。通过歧点分布分析表明在更新世第四间冰期,小麂皖南种群经历过一次大规模的种群扩张事件(在约15. 7 万年前)。基因流的分析结果显示皖南种群和大别山种群间存在着明显不对等的基因流(MW N→DB =0. 36;MDB→W N =75. 00)。这种不对称的基因流模式可能反映出在晚更新世冰期循环中,作为天然地理屏障的长江在盛冰期和间冰期对物种扩散的阻隔能力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249.
为了探索短期温度变化对群体微囊藻和单细胞微囊藻的影响, 在室内受控模拟条件下研究了在10℃、25℃和35℃三个温度梯度下, 群体和单细胞微囊藻对短期温度变化的生理响应。研究表明: 与对照组25℃相比, 在10℃培养下, 微囊藻叶绿素浓度显著降低, SOD活性和死亡率均显著增加。与群体微囊藻相比, 在10℃下单细胞微囊藻叶绿素浓度显著下降, Fv/Fm下降, SOD活性显著增加。在35℃培养下, 单细胞微囊藻叶绿素浓度上升, 死亡率和SOD活性增加, 而群体微囊藻则呈现出叶绿素浓度和死亡率降低, CAT活性增加。结果表明短期的温度变化影响了群体和单细胞微囊藻生理机制, 与单细胞微囊藻相比, 群体更能适应短期的温度胁迫, 导致其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250.
目的:筛选具有祛痰作用的甘草内生菌菌株发酵物。方法:Wistar大鼠9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9组(n=10):即空白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甘草水煎液组、甘草内生菌发酵物5组(JTZB005、JTZB006、JTZB043、JTZB060、JTZB063)。采用SO2烟薰30 min、低温兼冷风刺激10 min诱导痰浊阻肺大鼠模型,每天2次,连续10 d。造模10 d后,空白组、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10 ml/kg灌胃,阳性组给予复方贝母氯化铵片0.08 g/kg灌胃,水煎液组给予甘草水煎液0.95 g/kg,内生菌各组给予甘草内生菌发酵液蒸干粉末0.95 g/kg,每天灌胃给药1次,连续7 d,观察大鼠一般情况。第7天,灌胃给药2 h后,断颈处死大鼠,取右肺上叶,4%戊二醛固定,HE染色切片,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染色切片,检测水通道蛋白1、5(AQP1、AQP5)的分布及表达。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肺组织一氧化氮(NO)含量,ELISA检测大鼠肺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的含量及环氧化酶-2(COX-2)的浓度。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肺组织中NO、TNF-α、ICAM-1的含量及COX-2的浓度显著升高,而水通道蛋白AQP1、AQP5的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水煎液组、JTZB005、JTZB006、JTZB063组肺组织NO、TNF-α、ICAM-1的含量及COX-2的浓度均显著降低,AQP1、AQP5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P<0.01)。结论:筛选出JTZB005、JTZB006、JTZB063等3株具有祛痰作用的甘草内生菌有效菌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