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3篇
  免费   184篇
  国内免费   502篇
  1789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76篇
  2020年   73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94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95篇
  2011年   96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3篇
  1965年   2篇
  1962年   2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探讨外源性磷酸肌酸对重度窒息新生儿血清S-100B蛋白和特异性神经元烯醇化酶含量(NSE)的影响。方法:重度窒息的新生儿40例,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21例,给予一般治疗(氧疗、支持、对症)和胞二磷胆碱治疗。磷酸肌酸治疗组19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生后12h内给予磷酸肌酸治疗lg/d),另外同期住院的新生儿湿肺和黄疸患儿14例为正常对照组。均与生后48h和生后10天取血检测血清S-100B蛋白和NSE含量。并于生后第14天进行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评分)。结果:磷酸肌酸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患儿生后48h血清s.100B蛋白和NsE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AP〈0.05),生后10天血清S.100B和NSE含量在常规治疗组患儿和磷酸肌酸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磷酸肌酸治疗组两者明显下降(※P〈0.05,※P〈0.05)。生后三周的行为神经评估(NBNA评分)〈35分者所占百分比磷酸肌酸治疗组27%与常规治疗组组53%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x2=6.112,※P〈0.05)。结论:磷酸肌酸用于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能够改善脑的能量代谢,降低脑损伤的程度,改善神经行为,降低致残率。  相似文献   
992.
祁连山区不同海拔草地群落的物种多样性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依据植物在各海拔带出现的频率和不同海拔带植物种的生活型,对祁连山区草地群落海拔2500~3000m的物种α多样性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海拔升高,Shahnon-Wiener指数从1.432上升到1.832,Simpson指数的变化较为复杂.海拔2701~2800m带是物种多样性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是物种多样性较丰富的地带.在祁连山草地群落中,有毒的与食性较差的物种在各海拔带所占比例均超过50%,生物量占到整个样地生物量的60%以上,物种多样性已呈现衰退.  相似文献   
993.
Hfq(host factor for RNA phage QB replicase)蛋白是一个全局性调节因子,广泛参与细菌生长、趋化、毒力、耐药及应对外界选择压力等方面的调节,但在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KP)中的功能尚不清楚。本研究从临床病例中分离到59株KP,将其hfq基因与11例常见临床感染菌株hfq基因〔从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 NCBI)数据库下载〕进行了比较。所有hfq基因经EMBOSS Transeq翻译成氨基酸序列,用MAFFT软件进行多序列比对,并通过NCBI数据库中的保守结构域预测Hfq蛋白结构域。分别采用ESPript3.0、Phyre2分析Hfq蛋白的二、三级结构。59株KP中仅3株hfq基因的5个密码子位点存在差异,而其蛋白质氨基酸序列完全一致。KP与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痢疾志贺菌之间,Hfq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相似度较高,主要区别在C末端上;与金黄色葡萄球菌、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相比,KP Hfq蛋白在N末端和C末端上差别较大;所有菌株C末端均呈酸性。三级结构预测提示68(66.67%)个氨基酸与模板序列一致, 较为保守的功能结构为54-VYKHAI-59序列。采用CRISPR/Cas9同源重组技术敲除KP的hfq基因,并对其进行药物敏感性测试,结果显示,基因敲除菌株对抗生素的耐药性较野生株有显著下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KP的Hfq蛋白氨基酸序列非常保守,可能参与了KP的耐药调节。  相似文献   
994.
高Ca2+环境对许多植物的生长不利, 因此研究植物对高Ca2+环境的适应机制非常重要。研究发现, 拟南芥(Ara- bidopsis thaliana)镁转运体MGT7功能缺失突变体mgt7-1mgt7-2具有高Ca2+敏感表型: 在高Ca2+培养基上, 相对于野生型Col-0, 突变体叶鲜重显著下降, 但根长无显著差异。高Ca2+MGT7启动子活性和包括MGT7在内的镁转运体基因表达无显著调节作用。Col-0与mgt7突变体之间, 在外加Ca2+诱导细胞质Ca2+瞬时升高和Ca2+含量方面无显著差异; 但是, 在正常和高Ca2+培养基上, mgt7突变体的Mg含量均显著低于Col-0。高Ca2+显著抑制Col-0和mgt7突变体内Mg的积累。因此我们假设, mgt7突变体的高Ca2+敏感表型是由于其体内Mg含量下降导致的。进一步的研究证实, 只有增加培养基中Mg2+的含量, 而不是N、P、K和S, 才可以使突变体的高Ca2+敏感表型得到恢复。  相似文献   
995.
河北大海陀自然保护区地处我国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草甸植被多处于山地顶部,对外界干扰敏感。为了研究该地区的草甸植被变化以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收集了该地区近30年的TM遥感影像资料,1980—2015年的气候数据,包括年平均气温、7月份平均气温、1月份平均气温、年降水量、6—8月平均降水量等多个气候指标,以及大海陀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地区的地形数据等,用滑动平均法、M-K检验法、相关分析法及偏相关分析法等方法分析了大海陀自然保护区草甸植被NDVI及其与气候响应。结果表明:(1)近30年来,大海陀自然保护区草甸植被NDVI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2004年NDVI达到最高,随后逐渐下降。(2)大海陀自然保护区草甸区域的年降水量变化整体表现为波动循环的趋势,总体略有上升,但没有达到显著水平;年均温变化表现为上升趋势,且达到了极显著水平,该地区的气温上升趋势主要由以1月为主的冬季温度升高而引起。(3)草甸植被NDVI与年均温成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年降水量的关系不明显。  相似文献   
996.
芥蓝植株再生体系的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正交设计方法对影响芥蓝植株再生体系的因素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影响芥蓝植株再生的最主要因素是外植体类型,其次依次为NAA,BAP,蔗糖和AgNO3。结果进一步显示,最利于芥蓝再生植株的培养基条件为:MS BA P2mg/L NAA0.03mg/L 1%蔗糖 AgNO3 7.0mg/L 0.8%琼脂,最适宜的外植体类型为下胚轴,植株再生频率高达97.5%。  相似文献   
997.
将单核细胞株THP-1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正常的观察组给予肉苁蓉多糖培养液,根据肉苁蓉多糖浓度不同又分为10、50、100μg/L组,对照组不添加肉苁蓉多糖培养液,实验组中的不同浓度组、对照组,每组各24例.比较各组THP-1细胞吞噬率、吞噬指数以及细胞因子分泌水平,以此研究肉苁蓉多糖对THP-1细胞吞噬作用的影响并探讨其发生机理.结果显示,观察组中10、50、100μg/L组单核巨噬细胞吞噬率分别为(17.42±3.19)%、(23.32±3.82)%、(29.41±4.11)%,均高于对照组的(9.34±1.2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2.63,P<0.01);10、50、100μg/L组单核巨噬细胞吞噬指数分别为(0.45±0.13)、(0.67±0.19)、(0.82±0.21),均高于对照组的(0.22±0.0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2.60,P<0.01);10、50、100μg/L组IFN-γ分别为(4.21±1.11)、(7.38±1.86)、(9.51±2.10)mg/L,均高于对照组(0.79±0.06)m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2.74,P<0.01);10、50、100μg/L组IL-1分别为(24.11±4.15)、(74.60±11.21)、(103.61±19.65)mg/L,均高于对照组(10.21±1.39)m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43.15,P<0.01),各指标进一步采用Newman-Keals法进行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由此认为,肉苁蓉多糖可能通过增强THP-1细胞吞噬能力和促细胞因子释放发挥免疫调节功能.  相似文献   
998.
中国兰科植物属的界定: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兰科植物是被子植物的最大科之一,全世界约有736属28,000种(Chase et al.,2015,Dressler,1993),广泛分布于大部分的陆地生态系统中,尤其以热带地区最为丰富。兰科植物是生物学研究的热点类群之一,也是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旗舰"类群,全世界所有的野生兰科植物均被列为《野生动植物濒危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的保护范围,占该公约保护植物种类的90%以上。中国是野生兰科植物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  相似文献   
999.
为了研究青虾性早熟现象,在实验室构建的青虾精卵巢表达谱中发现一个Gtsf1同源EST序列,采用RACE技术克隆获得青虾Gtsf1基因cDNA序列长349 bp (GenBank登录号: KR349325),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为240 bp,编码79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青虾Gtsf1蛋白包含1个zf-U11-48K结构域,并发现该蛋白无信号肽,属于非分泌蛋白。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青虾Gtsf1蛋白与昆虫纲的蝽类(Lygus hesperus)亲缘关系最近。组织表达分析结果显示,Gtsf1基因在性腺中表达很高,特别是在卵巢中表达最高(为精巢的6倍),其他组织中表达极低。卵巢不同发育时期表达结果发现,发育初期Gtsf1基因表达水平较低,随着卵巢的发育,该基因的表达水平呈现显著上升趋势(P0.05),在成熟期达到最高峰,在消退期显著下降并恢复到较低水平(P0.05)。胚胎和胚后不同发育时期结果显示,Gtsf1基因在胚胎发育早期表达水平较高,囊胚期时显著升高并达到峰值(P0.05),从原肠期显著下降直至变态后第10天该基因表达水平维持较低水平(P0.05)。以上研究结果表明Gtsf1基因与生殖密切相关,特别是在卵巢发育过程中有关,且呈正相关趋势。同时,Gstf1基因可能主要参与青虾胚胎早期发育的调控。研究首次在甲壳动物中克隆获得Gtsf1基因,并分析Gtsf1基因在青虾中的时空表达模式,研究结果将为进一步研究青虾Gtsf1基因功能和青虾性腺发育调控规律奠定基础,也为其他甲壳动物的生殖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对新生儿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oNS)血流感染与污染的临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2012年2月至2015年2月血培养CoNS阳性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比较血流感染组和污染组患儿病例的一般人口学特征、PCT、C-反应蛋白(CRP)和血培养阳性报警时间(TTP)等结果,并根据ROC曲线分析PCT和CRP对两者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共112例CoNS阳性患儿纳入研究,其中血流感染组52例和污染组60例,两组患儿胎龄和性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流感染组患儿PCT和CRP水平明显高于污染组(Z=-7.135,P=0.000和Z=-3.065,P=0.002),血流感染组TTP平均值低于污染组(Z=-6.899,P=0.000);早发型败血症患儿人数明显多于晚发型败血症患儿(P=0.04);CoNS阳性血流感染组和污染组各菌种分布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以PCT0.52ng/mL作为鉴别新生儿CoNS阳性血流感染及污染的最佳截断值时,其敏感性、特异度、阳性预期值和阴性预期值分别为84.9%、88.5%、86.5%和90.0%,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93[95%CI(0.82,0.95)];以CRP8.0mg/mL作为鉴别诊断新生儿CoNS阳性血流感染与污染的临界值时,其准确度较低。结论 PCT不失为一项值得推荐的鉴别诊断新生儿CoNS血流感染与污染的指标。综合分析新生儿PCT和其他临床特征,将有助于更好地指导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