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6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利用HEK293细胞在悬浮培养体系中下具有聚集成团的体外培养特性,在250ml的spinner flask搅拌式细胞培养瓶中以悬浮细胞团的形式实施HEK293细胞的无载体固定化培养,以细胞密度、细胞活力、细胞团粒径分布和葡萄糖比消耗率 (qglc)、乳酸比产率 (qlac)、乳酸转化率 (Ylac/glc)、氨基酸消耗为观察指标,同时设置静止培养体系作为参照,考察无载体固定化培养模式下的HEK293细胞生长和代谢特征。观察结果表明,HEK293细胞在搅拌式细胞培养瓶中无载体固定化培养和在组织培养瓶中静止贴壁培养表现为基本相同的细胞生长和代谢特征,平均粒径小于300μm的细胞团中的物质传递能够满足HEK293细胞维持正常生长和代谢的基本需要。HEK293细胞的无载体固定化培养便于实施灌注操作、提高生物反应器单位体积的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202.
多菌灵在黄精根茎无菌培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中比较了几种杀菌剂对黄精根茎的灭菌效果。结果表明,采用乙醇、饱和漂白粉、HgCI2等杀菌剂对黄精根茎杀菌时,微生物的污染率很高;先用3%多菌灵溶液对黄精根茎进行内吸杀菌处理45h以上,然后再用0·2%HgCI2进行灭菌10min,则黄精根茎的污染率可得到有效控制。多菌灵的处理效果与黄精根茎的大小、类型和年龄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203.
多花黄精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 植物名称 多花黄精(Polygonatum cyrtonema Hua),采自浙江省天台山的野生苗。  相似文献   
204.
在同一湿度(53%RH)不同温度(14℃、17℃、20℃、23℃、26℃、29℃、32℃、35℃及同一温度(26℃)不同湿度(30%RH、53%RH、75.5%RH、85%RH、92.5%RH、100%RH)组合条件下,测定了温湿度对番茄刺皮瘿螨Aculops lycopersici (Massee)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温、湿度对该螨存活率有明显影响,以23℃(53%RH)和75.5%RH(26℃)条件下最高,分别为89.9%和87.1%; 其发育历期较短,在14~35℃和30%~100%RH范围内,历期随温度升高而缩短,随湿度升高而延长; 番茄刺皮瘿螨的发育起点温度较高,卵、若螨和整个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0.51、9.02和9.15℃。完成一代需要105.56日·度。温湿度对番茄刺皮瘿螨的繁殖力有明显影响,产卵期随温度升高而缩短,随湿度升高而延长; 产卵量在26℃(53%RH)和53%RH(26℃)下最高,每头雌虫产卵分别为44.3粒和42.2粒; 26℃(53%RH)和53%RH(26℃)条件下种群的内禀增长率最高,分别为0.2645和0.2669。结果表明,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为温度26~29℃、相对湿度53%~75%。  相似文献   
205.
何首乌     
一、来源与形态何首乌Polygonum multfloium Thunb。为蓼科(Polygonaceae)多年生缠绕草本。根细长,末端肥大呈不整齐块状。茎中空,表面光滑无毛,上部多分枝。单叶互生,卵状心形,长3—7厘米,宽3—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心形,全缘,无毛。叶柄长1—2.5厘米。托叶鞘膜质,短筒状。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花小而密。花被5裂,白色,裂片大小不等,外轮3片背部有翅。雄蕊8枚,短于花被。子房三角形,柱头3裂。瘦果具三棱,黑色有光泽,包于翅状花被内。花期8—10月,果期10—11月。二、生境与分布何首乌为一种半阴性植物。野生于路旁、灌木丛、丘陵、山脚阴处或石隙中等半阴蔽或向阳处。喜排水良好、结构疏松、腐植质丰富的砂壤土或粘壤土。原产我国中部。广布于河南、湖北、湖南、贵州、四川、江苏、广西、广东等省,尤以长江流域各省产量高。台湾、  相似文献   
206.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维持性血透患者生活质量及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3月到2014年3月在我院进行血液透析患者8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各40例,常规组进行常规干预,干预组在常规干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采用全自动生化仪对血清尿素氮(BUN)、血清白蛋白(ALB)、血清肌酐(Scr)、血β2微球蛋白(β2-MG)及血红蛋白(Hb)水平对进行检测,并对生活质量问卷MOSSF-36(SF-36)量表进行测评。对比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和肝肾功能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后干预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及SF-36总分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无显著性变化(P0.05);干预后两组BUN、Scr、β2-MG水平均有降低,其中干预组降低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ALB和Hb水平均有升上,其中干预组上升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明显提高维持性血透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调节肝肾功能。  相似文献   
207.
研究绞股蓝多糖的单糖组成及抗氧化活性.采用气相色谱(GC)分析绞股蓝多糖的单糖组成,通过体外抗氧化评价体系研究绞股蓝粗多糖(GPMPP)和精制多糖(GPMP)的总还原力、清除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的活性以及抗脂质过氧化作用.结果显示,绞股蓝多糖由鼠李糖、阿拉伯糖、木糖、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组成,物质的量比为1.39∶3.76∶1.00∶1.64∶4.98∶5.88.绞股蓝多糖具有较好的还原能力,对DPPH自由基和·OH具有较强的清除能力,并且对小鼠肝匀浆自发性脂质过氧化和Fe2+-H2O2诱导的小鼠肝匀浆脂质过氧化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以上结果表明,绞股蓝多糖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208.
目的:近年来通过应用白介素-12治疗肿瘤取得良好效果,因此对国内外应用腺病毒携带IL-12增强抗原致敏树突细胞在肝癌基因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以探索更为可行治疗方法。方法:运用Pubmed、Elsevier Sciencedirect、CNKI及万方全文数据库检索系统,以腺病毒,IL-12,肝癌,树突细胞为关键词,检索2008-01至2012-11月发表的文献。纳入标准:1)IL-12的生物学特性,在抗肿瘤过程中的免疫作用,2)应用腺病毒携带IL-12对抗肝癌治疗研究,3)肿瘤抗原致敏树突细胞对肿瘤的影响。根据纳入标准分析文献26篇。结果:通过腺病毒携带IL-12可以增强肿瘤抗原致敏树突细胞的免疫应答。并通过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减少新生血管的生成而对肿瘤产生直接抑制,有效抑制肝癌的生长和转移。结论:本文通过对IL-12的生物学特征、抗肿瘤通路、作用机制及在腺病毒介导下肿瘤抗原致敏树突细胞研究进展的概述,为腺病毒携带IL-12作为肝癌的基因治疗进一步提供理论依据和探索,期待在将来应用IL-12为基础的基因治疗一定会为包括肝癌在内的肿瘤治疗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9.
目的:研究叶酸修饰稀土改性载氧碳纳米管在低氧环境下对乳腺癌细胞株放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使用水溶性四唑盐法(WST-1)方法研究叶酸修饰稀土改性载氧碳纳米管对MDA-MB-231细胞与ZR-75-1细胞生长的作用,使用细胞集落形成实验研究其在低氧环境下对无叶酸培养基中MDA-MB-231细胞、有叶酸培养基中MDA-MB-231细胞及ZR-75-1细胞放疗敏感性的影响。利用流式细胞术研究叶酸修饰稀土改性载氧碳纳米管联合放疗干预MDA-MB-231乳腺癌细胞株的凋亡率的改变。利用Western Blot实验观察Bcl-2、survivin、Hif-1α、Rad51及Ku80表达水平的改变。结果:在常氧及低氧环境下,叶酸修饰稀土改性载氧碳纳米管在低于100μg/ml的浓度时对乳腺癌细胞株生长无明显影响。在低氧环境下,放疗联合叶酸修饰稀土改性载氧碳纳米管组相比于单纯放疗组细胞克隆形成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以无叶酸培养基中MDA-MB-231细胞组降低最为明显,照射剂量在2、4、6、8Gy时其细胞克隆形成率均显著降低(P0.05)。流式细胞术显示叶酸修饰稀土改性载氧碳纳米管联合放疗后可使MDA-MB-231乳腺癌细胞株的凋亡率增加。Western Blot实验显示Bcl-2、Survivin、Hif-1α、Rad51及Ku80表达水平均降低。结论:叶酸修饰稀土改性载氧碳纳米管可在体外低氧环境下增强乳腺癌细胞株对放疗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210.
为了制备包埋率高、稳定性好的火麻仁油微胶囊,拓展其在食品领域的应用范围,以火麻仁油为芯材、单双脂肪酸甘油酯为乳化剂、酪蛋白酸钠为壁材、固体玉米糖浆为填充剂、柠檬酸钠为缓冲盐、抗坏血酸棕榈酸钠为抗氧化剂,通过喷雾干燥法制备60%载油率的火麻仁油微胶囊,以微胶囊包埋率为响应值,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干物浓度、进风温度、出风温度为实验因素,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分析法进行优化。随后通过扫描电镜观察火麻仁油微胶囊表面形态结构,以确定包埋效果。并利用油脂氧化分析仪检测火麻仁油微胶囊的氧化稳定性。研究确定微胶囊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干物浓度42%、进风温度168 ℃、出风温度74 ℃,在此条件下制备得到的火麻仁油微胶囊包埋率可达92.15%。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到火麻仁油微胶囊表面圆滑无裂痕,表明火麻仁油微胶囊包埋效果比较理想。经油脂氧化分析仪测定,与对照组(火麻仁油)相比,试验组(火麻仁油微胶囊)的氧化诱导期时间较长,能够达到30 h以上,说明通过对火麻仁油进行微胶囊包埋可以较大程度地提高油脂的稳定性。研究结果为火麻仁油在食品工业领域的开发和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