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5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81.
一种基于寡核苷酸微阵列芯片的多重可扩增探针杂交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重可扩增探针杂交技术(multiplex amplifiable probe hybridization,MAPH)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用于基因组中DNA拷贝数检测的新技术。并发展了一种基于寡核苷酸微阵列芯片的MAPH技术。该方法根据所检测的DNA序列,制备若干具有通用引物的FCR产物作为可扩增探针组,与固定在尼龙膜上待测的基因组DNA杂交。用磁珠回收特异性杂交的探针,经生物素标记的通用引物扩增后,与相应的寡核苷酸微阵列芯片杂交。该特异性的寡核苷酸微阵列芯片包括10个抗肌营养不良基因的外显子探针和阴性、阳性探针。杂交清冼后,链霉亲和素-Cy3染色用芯片扫描仪得到杂交的荧光图像。分析荧光信号的强度差异给出特定基因片段拷贝数的变化。该方法用微阵列技术代替MAPH中的电泳检测技术,可大幅度增加检测的通量。选择了一个正常男性、一个正常女性和一个肌营养不良症患者的基因组DNA来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同时给出抗肌营养不良基因多个外显子中的基因片段拷贝数差异信息。  相似文献   
82.
一种改进的原代神经元的制备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神经元是神经组织的结构和功能单位。从胚胎中分离出神经元时,由于它们在原位组织中完成了分裂和分化,原代培养的神经元将不会分裂、增殖。18d孕龄的SD大鼠胎鼠脑组织中分离原代神经元的过程中,采用了改进的细胞分离方法。分离的原代细胞经免疫荧光实验证实含有大量的神经元。pEGFP质粒转染和细胞免疫荧光实验结果显示,转染的原代神经元中GFP报告基因有较高的表达,这表明,原代培养的神经元适宜于后续实验的进行。在对改进型方法和传统型方法的细胞分离效果比较时,发现改进型方法在消化过程中产生的gDNA絮状物较传统型的少,接种后发现细胞分散均匀,无杂物。所获得的原代细胞的总数比传统型方法多出大约23%。  相似文献   
83.
一种新的人胚胎干细胞自身来源的滋养层支持其体外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摘要: 通过人胚胎干细胞(Human embryonic stem cells, hESCs)经体内分化获取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为人胚胎干细胞提供一种新的滋养层。将约5×106个hESCs注射入重症免疫联合缺陷小鼠形成畸胎瘤, 8周后再从畸胎瘤中分离MSCs并鉴定, 将MSCs作为hESCs的滋养层细胞, 并检测和观察hESCs的生长情况、细胞特性和分化能力。从畸胎瘤中获得了纯度较高的具有类似骨髓来源的MSC特性的细胞群, 其形态相似、表面抗原标志相似(CD34和CD45阴性, CD29、CD49b、CD105、CD73和CD90阳性), 经诱导可以向成骨细胞和成脂细胞分化。将hESCs在MSCs滋养层细胞上传代培养10代以上, hESCs依然具有正常的细胞形态, 反转录PCR证实其特异转录因子Oct4、Nanog的表达, 干细胞表面标记SSEA-1显示为阴性, SSEA-4、TRA-1-60、TRA-1-81显示为阳性, 碱性磷酸酶染色显示为阳性, 并且核型正常。体外EB形成和体内畸胎瘤形成证明了其全能性。因此来源于hESCs本身的MSCs可以被用来作为支持胚胎干细胞生长并维持其未分化状态的滋养层细胞。  相似文献   
84.
By homologous EST searching and nested PCR a new human gene GJB5 encoding gap junction protein p-5 was identified. GJB5 was genetically mapped to human chromosome 1p33-p35 by FISH. RT-PCR revealed that it was expressed in skin, placenta and fetal skin. DMA sequencing of GJB5 was carried out in 142 patients with sensorineural hearing impairment and probands of 36 families with genetic diseases, including erythrokeratodermia (5 families), Char-cot-Marie-Tooth disease (13), ptosis (4), and retinitis pigmentosa and deafness (14). Two mis-sense mutations (686A→G, H229R; 25C→T, L9F) were detected in two sensorineural hearing impairment families. A heterologous deletion of 18 bp within intron was found in 3 families with heredity hearing impairment, and in one of the 3 families, a missense mutation (R265P) was identified also. But the deletion and missense mutation seemed not segregating with hearing impairment in the family. No abnormal mRNA or mRNA expression was detected in deletion carriers by RT-PCR anal  相似文献   
85.
体细胞起源的人胚胎干细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治疗性克隆假设,可以通过体细胞核移植技术获得与病人具同样基因型的细胞或组织。这样起源的细胞或组织植回病人将不会引起免疫排斥反应。本研究将5岁、42岁、52岁和60岁4个不同年龄的人体细胞核植入去核的兔卵母细胞中重新启动,发育至囊胚,并分离人胚胎干细胞。研究结果提示,年龄不影响体细胞被重新启动的效率。经过核型分析,同源染色体分析,原位杂交,PCR和免疫组化染色等多种鉴定,ntES细胞具有人染色体。ntES细胞可以长期增殖并保持不分化状态,也可以形成类胚体并分化出包括神经和肌肉在内的多种细胞类型。由类胚体诱导生成的混合细胞群体表达所有三个胚层(外、中、内胚层)细胞类型标记,说明ntES细胞具有分化成所有三个胚层的潜力。因此,从人体细胞核获得的ntES细胞与普通人胚胎干细胞一样具有向多种细胞类型分化的能力。  相似文献   
86.
通过人胚胎干细胞(human embryonic stem cells,hESC)体外分化方法和畸胎瘤形成可以分化获得多种成体细胞.但目前尚不清楚是否可以从hESCs畸胎瘤中分离某些特异性细胞.通过体外筛选方法,有效地从hESCs畸胎瘤中分离出神经前体细胞(neural progenitor cells,NPCs)和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这种hESCs畸胎瘤来源的NPCs和MSCs与体内神经前体细胞和间充质干细胞有着相似的分子标记和特性,并具有进一步的分化潜能——分别可以诱导成为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脂肪细胞和骨骼细胞等.根据人胚胎干细胞畸胎瘤中含有不同分化阶段的外胚层、中胚层和内胚层的组织或细胞,认为人胚胎干细胞畸胎瘤可以作为另一个细胞来源以获取多种(包括人胚胎干细胞体外分化难以得到的)各种前体/干细胞和终末分化细胞.  相似文献   
87.
结肠腺瘤性息肉病基因(adenomatous polyposis coli,APC)的突变导致家族性结肠息肉腺瘤病和散发性结肠癌,APC基因编码一个具有多个结构域、多种磷酸化状态的大分子蛋白质.APC蛋白可通过C段直接或间接与微管结合,同时还可以通过中段与微管结合,但其结合的机制目前还不清楚.为进一步研究APC与其他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运用APC中段(1 500 bp~4 800 bp)构建诱饵质粒,筛选人胎脑cDNA文库,得到一个与APC相互作用的蛋白SMAP/KAP3,SMAP/KAP3是驱动蛋白KIF3A/3B的相关蛋白.通过免疫共沉淀和双色免疫荧光共定位的方法,证实了APC与SMAP/KAP3在体内的相互作用,提示APC可能通过SMAP/KAP3-KIF3A/B参与沿微管的运动.  相似文献   
88.
中老年人骨髓间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中老年人骨髓间质干细胞(MSCs)的生物学特性。方法:用Ficoll-Paque分离不同年龄段供者MSCs体外培养,进行诱导分化,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表面标志,核型分析观察细胞染色体的稳定性,裸鼠实验、软琼脂实验观察致瘤性。结果:中老年人每毫升骨髓分离的单个核细胞量和MSCs增殖速度与青年人无显著差异;中老年人不同代次的MSCs诱导后具有向成骨细胞和成脂细胞分化的能力;分离培养的MSCs表达CD44,不表达CD34;传至第10代核型未见异常,未见致瘤性。结论:中老年人MSCs有较强的体外增殖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遗传背景稳定。  相似文献   
89.
人核糖体DNA打靶载体pHr是一种由中南大学医学遗传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发构建的针对人类基因组的同源重组质粒载体.利用pHr构建了一种mda-7/GFP融合基因的人源基因表达载体pHr-CMG,并研究了其在肝癌细胞系Bel-7402中的作用.利用荧光显微镜、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了mda-7/GFP融合基因的表达;利用细胞周期分析、MTT和Hoechst33258染色研究了其在细胞中的作用.结果显示,pHr-CMG载体能在Bel-7402细胞中有效表达MDA-7/GFP融合蛋白,进而抑制细胞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推测其可能是由载体表达了mda-7基因引起细胞在G2/M期累积所导致的.同时,实验结果证实了人核糖体DNA打靶载体系统以及pHr-CMG表达载体的有效性,为其在进一步基因治疗研究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和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90.
生物信息学技术克隆人类神经髓鞘蛋白零家族基因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克隆新的髓鞘蛋白相关基因,将MPZ基因编码区cDNA与EST数据库进行同源性比较,得到与MPZ显著相似的2个EST,构建成801bp的重叠群。此重叠群与定位在1q24的128kb gDnA的相似性为100%。计算机分析有bp和重叠群可能存在一个435bp的阅读框架。在重叠群上设计两个引物与文库载体臂上的引物配对,扩增各种cDNA文库DNA作巢式PC拓所得cDNA上再设计引物进行巢式PCR,最终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