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63篇
  18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61.
不同灰霉病抗性苹果果实中酚类物质代谢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秦冠’、‘富士’、‘金冠’苹果果实为材料,通过对损伤接种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 Pers)后果肉组织酚类代谢主要产物和相关酶活性变化的分析测定,揭示苹果采后酚类物质代谢与灰霉病抗性的关系,为苹果灰霉病抗性鉴定和筛选抗灰霉病苹果资源提供理论指导。结果表明:(1)接种灰葡萄孢菌后,3个苹果品种的果实灰霉病发病率和病斑直径大小均为‘秦冠’‘富士’‘金冠’,而且3个品种间的发病率和病斑直径均差异显著,各品种对灰霉病的抗性由强到弱依次为‘秦冠’‘富士’‘金冠’。(2)抗病品种‘秦冠’果肉组织中类黄酮、木质素含量及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均显著高于感病品种‘富士’和‘金冠’,但总酚含量为‘秦冠’‘金冠’‘富士’,且3品种间总酚含量差异显著。研究表明,抗病苹果品种通过调节果肉内酚类物质代谢,增强次生代谢能力,其中类黄酮和木质素含量的增加强化了果实的抗性反应,进而提高对灰霉病的抗性,但总酚含量与植物抗病性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62.
重组荞麦胰蛋白酶抑制剂(recombinant buckwheat trypsin inhibitor,rBTI)是一种来源于荞麦Potato Ⅰ抑制剂家族的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具有很好的生物活性及功能。先前的研究表明,rBTI在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中具有很好的延长寿命的性质,但其具体的作用机制还不太清楚。本文的研究证明,rBTI能够调节转录因子DAF-16的转录活性,进而影响线虫的寿命,且该性质与其胰蛋白酶抑制活性密切相关。通过定点突变技术,分别对rBTI的45位、53位和44位氨基酸活性位点进行突变,获得了4种不同胰蛋白酶抑制活性的rBTI突变体,分别命名为rBTI-R45A,rBTI-R45F,rBTI-W53R和rBTI-P44T。经典模式生物秀丽隐杆线虫寿命检测实验显示,野生型rBTI可以明显延长C.elegans的寿命,且在0~10 μmol/L 范围内具有浓度依赖性。和未处理对照组相比,10 μmol/L 野生型rBTI延长寿命幅度可达到14.5%,但是突变体rBTI-R45A,rBTI-R45F和rBTI W53R均不同程度失去了延长寿命的功能。利用荧光显微观察及qRT-PCR等方法进一步研究发现,野生型rBTI 可增强寿命调控转录因子DAF-16的转录活性。与寿命检测实验结果一致,4种 rBTI突变体均不能使DAF-16转录活性增强。上述结果表明,在C.elegans中,rBTI可增强长寿因子DAF 16的转录活性,进而延长虫体寿命,且该功能的发挥依赖于其适当的胰蛋白酶抑制活性。本文的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开发rBTI的功能提供了实验支持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3.
摘要 目的:探讨淋巴瘤合并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 IPFI ) 的高危因素、临床特征和诊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2020年血液科收治的淋巴瘤合并IPFI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化疗后出现IPFI的淋巴瘤患者共计21例,总发病率为2.7%,平均年龄60岁,男性占77.8%,其中确诊5例、临床诊断7例、拟诊8例,确诊患者的病原菌为白色念珠菌(80%)和曲霉菌(20%)。肺部CT影像特征不典型,大多表现为弥漫、散在的斑片状絮样密度增高影、结节影,双肺受累多见,在接受一线抗真菌治疗后有18例患者缓解,总有效率为90.4%,其中原发病终末期患者及合并细菌感染患者死亡率高,预后差。结论:老年、男性、原发病控制不佳、高强度或大剂量化疗以及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可能是淋巴瘤IPFI的高危因素,早期临床症状和影像学检查缺乏特异性,常规病原学检出率仍较低,1-3-β-D-葡聚糖试验(G试验)、半乳甘露聚糖试验(GM试验)结合肺部CT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一线抗真菌药物的使用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64.
鼎湖山主要森林类型植物胸径生长对氮沉降增加的初期响应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林地分别喷加0、50、100和150kgNhm^-2a^-1,研究鼎湖山马尾松林、马尾松荷木混交林和季风常绿阔叶林乔木层植物胸径生长(年增长率)对增施氮的响应。结果表明,不喷加N,马尾松林、混交林和阔叶林胸径年增长率分别为4.84%、4.09%和2.99%;外加氮对植物胸径生长的影响因森林类型和植物种而异。马尾松林和混交林,低氮处理(喷加50kgNhm^-2a^-1)没有对胸径生长产生明显影响,中氮处理(喷加100kgNhm^-2a^-1)则分别增加了77、8%和105.6%。外加氮处理均使阔叶林胸径年增长率下降,低氮、中氮和高氮处理(喷加150kgNhm^-2a^-1)分别比对照(不喷N)低36.8%、28.5%和41.0%。这表明外加氮处理促进马尾松生长,但抑制大多数阔叶树种生长。  相似文献   
65.
农药对蜜蜂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药对蜜蜂的安全性评价包括在实验室以及更高层次的半大田和大田水平上的研究。蜜蜂行为是蜜蜂机体是否正常的直接表现,因此也是安全性评价的重要指标。文章概述农药对蜜蜂行为的影响,包括蜂王产卵行为,工蜂分工、采集行为、同群和外群工蜂辨别、学习行为和农药对蜜蜂的驱避性。  相似文献   
66.
松材线虫的天然毒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概述了松材线虫病的现行防治措施及存在问题,介绍了植物源和真菌源天然毒素毒杀松材线虫的研究现状及研究中遇到的问题,指出天然毒素在未来松材线虫病生物防治中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7.
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方式研究了乙酰肝碱对蚕豆保卫原生质体内向钾电流的作用与机理。发现乙酰胆碱的协同剂--烟碱和毒草碱分别促进内向钾电流30%-40%。EGTA处理能有效减弱毒草碱对内向钾电流的促进效应,但不影响烟碱对内向电流的促进效应。这些结果提示,乙酰胆碱促进气孔开放的作用可能是通过受体直接或间接调节内向钾电流实现的。  相似文献   
68.
分别以脱壳棉籽粉、粗制生棉油、棉籽粉抽提物和纯棉酚,喂成年雄性大白鼠4周,普遍发现在大白鼠的输精管和附睾尾部的精子死亡、精子数目减少并出现畸形;部分大白鼠的睾丸曲精细管呈局部退化,精子发生受到抑制。有不少例子,特别是粗制生棉油灌胃2个月的大白鼠出现附睾炎症(囊肿样结节),在贮有死亡精子的附睾管中吞噬细胞十分活跃。此外,棉籽粉和棉酚对大白鼠显然具有毒性,因棉籽粉或棉酚引起中毒的一般症状表现为食欲减退,生长减慢或停滞,当给以大剂量时可使大白鼠死亡。棉籽粉抽提物不含棉酚的部分,没有抗生育效应也无明显毒性。当停喂棉籽粉、粗制生棉油或棉酚3周后,在大白鼠的输精管里又出现活动的精子。1个月之后,精子的活力正常,合笼的结果和精液检查的结果一致,停药不到1个月,只有少数雄鼠有交配行为,雌鼠不受胎或受胎率很低。停药1个月,有交配行为的雄鼠增加,生殖能力部分恢复。1个月以上,多数雄鼠的生殖能力复原。根据观察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棉酚是棉籽或棉籽油中唯一的抗生育有效成分,同时也是一种对动物有毒性的物质。棉酚的毒性和使用的剂量有关。小剂量棉酚不会引起严重的影响但具有抗生育效果。对棉酚抗生育的作用环节、引起精子死亡的原因和毒理以及因食用粗制生棉油导致男性不育症等方面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69.
The inward rectified potassium current of Vicia faba guard cell protoplasts treated with acetylcholine (ACh) or the antagonists of its receptors were recorded by employing the patch clamp technique. The results show that ACh at lower concentrations increases the inward K current, in contrast, ACh at higher concentrations inhibits it. Treated with d-Tubocurarine (d-Tub), an antagonist of the nicotine ACh receptor (nAChR) inhibits the inward K current by 30%. Treated with atropine (Atr), an antagonist of the muscarine (Mus) ACh receptor (mAChR) also inhibits it by 36%. However, if guard cell protoplasts are treated with d-Tub and Atr together, the inward K current is inhibited by 60%-75%. Tetraethylammonium chloride (TEA), a strong inhibitor of K channels has no effect on the inward K current regulated by ACh, suggesting that there are inward K channels modulated by AChRs on the membrane of the guard cell protoplasts. These data demonstrate an ACh-regulated mechanism for stomatal movement.  相似文献   
70.
在活性追踪的指导下,从一株落羽杉内生真菌Pezicula neosporulosa SC1337玉米发酵物中分离得到两个tetramic acid类抗菌活性化合物5ʹ-epi-cryptocin (1)和cryptocin (2),通过核磁共振(NMR)谱、质谱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确定了它们的绝对构型。本文首次从同一真菌代谢产物中分离得到这对差向异构体,并报道了化合物1的晶体结构和2的NMR数据。活性测试表明化合物1和2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有中等强度的抑制活性,MIC均为30 μg/mL;载样量为200 μg时两者对灰巨座壳菌、稻绿核菌和新月弯孢霉的抑菌圈半径均为7.5、5.0和2.0 mm,对意大利青霉和指状青霉均未显示抑菌圈,说明这对差向异构体的5ʹ-位构型差异对其抗菌活性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