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9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1.
以线粒体Cytb和CoⅠ基因作为分子标记,对金沙江中下游江段的圆口铜鱼进行遗传多样性和种群历史动态分析.结果显示,393尾圆口铜鱼样本共检测出91个串联基因序列单倍型,呈现较高的单倍型多样性(0.936±0.006)和较低的核苷酸多样性(0.00489±0.00009);基于单倍型构建的分子系统发育树及Median-j...  相似文献   
112.
目的:分析成都地区1992年时非肥胖中年居民脉压(PP)、脉压指数(PPI)对该人群15年后(2007年)肥胖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本研究纳入1992年时年龄处于45~60岁且BMI正常者1017人,依据PP(PP≤60mmHg及PP>60mmHg)及PP(I PPI≤0.450及PPI>0.450)分为PP/PPI正常组及增高组,分析两组人群在15年后(2007年)BMI分布特征及肥胖的患病情况。结果:①1992年PP/PPI增高人群2007年时BMI皆高于PP/PPI正常人群,t检验示BMI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07年肥胖患病率亦呈类似BMI的特点,亦为PP/PPI增高组高于PP/PPI正常组,经x2检验,肥胖患病率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根据该队列人群1992年的PP增高与否计算2007年的肥胖患病率的相对危险度(RR)为4.109,P值为0.000,95%可信区间为2.874~8.847;1992年PPI与2007年肥胖患病的RR为4.998,P值为0.000,95%可信区间为2.876~8.687。③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1992年基线PP/PPI对2007年肥胖患病的影响,在调整了SBP、WC、BMI、HR、TG后,PP、PPI的相对危险度仍为1.040及1.044。其各自相应95%CI分别为1.017~1.065、1.025~1.063。结论:脉压、脉压指数的异常与肥胖的发生关系密切,脉压、脉压指数可以预测肥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3.
光合作用调控土壤呼吸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了解土壤呼吸机理并准确预估土壤呼吸大小是评价全球碳收支的重要基础.以往构建的土壤呼吸预测模型常常忽略光合作用为根源呼吸提供底物这一生理生态过程,因此在预估土壤呼吸机理方面存在缺陷.鉴于此,本文概述了光合作用调控土壤呼吸的机理及其研究进展,介绍了主要的研究方法,并提出当前光合作用对土壤呼吸影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该领域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14.
马铃薯表观淀粉含量与直链淀粉含量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测定了48个不同马铃薯品种表观淀粉含量以及块茎中和淀粉中直链淀粉含量,对表观淀粉含量和块茎中直链淀粉含量间,表观淀粉含量和淀粉粒直链淀粉含量间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表观淀粉含量和块茎中直链淀粉含量间相关显著,表观淀粉含量和淀粉粒直链淀粉含量间相关不显著,且中熟和晚熟基因型表观淀粉含量和淀粉粒直链淀粉含量间相关也不显著,这些结论将为淀粉生物合成的理论研究和淀粉品质改良提供基本的表型数据。  相似文献   
115.
绿色荧光蛋白及其在植物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绿色荧光蛋白(GFP)是海洋生物水母(Aequoria victoria)体内的一种发光蛋白,近十年来成为在生物化学和细胞生物学研究和应用中用得最广泛的蛋白质之一。文章就绿色荧光蛋白的特性及其在植物分子生物学中应用的研究进展作了概述。  相似文献   
116.
本文对一种新的甜菊糖基转移酶进行了基因克隆和功能分析。获得的基因cDNA全长1419bp,编码473个氨基酸,蛋白质分子量约53.2KDa。与常见的糖基转移酶基因比较,相似性达44%以上,工具有糖基转移酶的保守序列。体外异源表达获得的融合蛋白,具有在花青素类和甜菊醇等糖基受体上转糖基的酶活性。在对一系列不同底物的酶活性进行比较后,推测这种糖基转移酶在体内参与了甜菊糖苷的合成。结果表明,具有广泛的底物活性的类黄酮类糖基转移酶,在甜菊体内不仅对类黄酮转糖基,而且在生成水溶性甜菊糖苷的过程中也扮演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17.
采用常规水稻体细胞培养 ,获得两个新的水稻突变体M 3和M 14 ,在形态上与起始种申香粳 5号有明显的差异 ,千粒重增加 ,DNA与申香粳 5号也有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8.
哺乳动物体细胞克隆技术在动物育种及珍稀动物保护领域具有极其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极低的成功率限制了这项技术的应用.相关学者从不同方面进行了研究,试图提高体细胞克隆技术的成功率.综述了近年来哺乳动物体细胞克隆技术的研究进展,为其相关研究提供必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9.
根萌是受创野苹果Malus sieversii (Ldb.)Roem植株的修复剂, 环境因子是影响根萌萌发的重要驱动力。以伊犁河谷南侧山坡的野苹果植株为研究对象, 通过对样地内野苹果根萌蘖状况进行调查, 运用传统统计学和冗余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探讨影响根萌萌发的环境驱动因子, 为该区生态系统的修复和珍稀濒危种质资源的抢救提供了初步的理论依据。研究表明: (1)埋深、草高、埋粗、温度、郁闭度、地径是影响野苹果根萌的主要驱动因子, 环境解释量累计达79%; (2)6个主要驱动因子对根萌数量特征重要性排序: 草高>埋深>郁闭度>地径>温度>埋粗; (3)根萌个数与野苹果母树的地径、根系埋粗、温度呈正相关关系, 与草高、埋深、郁闭度呈负相关关系, 揭示了地径、埋粗、温度在一定范围内的增大是利于根萌萌发的正向驱动力, 而草高、埋深、郁闭度则为抑制根萌萌发的逆向驱动力。  相似文献   
120.
为了探究影响粗茎秦艽(Gentiana crassicaulis Duthie ex Burk.)种子休眠的因素,破除休眠,寻找其种子快速萌发的方法,以干燥的粗茎秦艽种子为材料,测定种子吸水率及粗提物的活性,使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GA3)、高锰酸钾(KMnO4)、聚乙二醇(PEG6000)和过氧化氢(H2O2)溶液进行浸种处理,比较不同处理条件对粗茎秦艽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显示,粗茎秦艽种皮对种子吸水没有明显阻碍作用;不同浓度的种子粗提物对白菜、小麦的萌发和生长均表现出抑制作用;不同浓度的粗提物对粗茎秦艽种子自身的萌发也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当粗提物浓度达到0.1 g/mL时,抑制作用最显著(P < 0.05);高锰酸钾处理可提高粗茎秦艽种子的萌发率,浓度为1.5%时效果较显著(P < 0.05),而过氧化氢处理对粗茎秦艽种子的萌发效果不如前者,此外,用500 mg/L的赤霉素浸种和300 mg/L的聚乙二醇预处理也可显著打破粗茎秦艽种子休眠(P < 0.01)。研究结果表明粗茎秦艽种子的内源抑制物是影响其休眠的因素之一;种皮的机械阻碍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种子萌发;粗茎秦艽种子具有综合性休眠特性。高锰酸钾预处理、赤霉素浸种和聚乙二醇引发均可打破种子休眠、缩短种子出芽时间,提高种子的发芽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