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1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41.
目的:对比四联疗法和序贯疗法对根除服用非甾体类消炎药(NSAID)人群幽门螺杆菌(Hp),改善其消化道不良症状及促进消化性溃疡愈合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有消化不良症状的服用非甾体类消炎药物患者行胃镜检查、快速尿激酶及13C呼气试验检查,将155例幽门螺杆菌阳性合并有慢性胃炎或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四联疗法,B组采用序贯疗法。A组予雷贝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枸橼酸铋钾治疗10天;B组前5天予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后5天予雷贝拉唑+克拉霉素+甲硝唑。治疗结束后,予雷贝拉唑和胃黏膜保护剂治疗8周。停药4周后,复查胃镜、13C呼气试验,观察和比较两组Hp根除率、消化不良症状缓解率及溃疡愈合率。结果:A、B两组Hp根除率分别为(ITT分析:86.7%和81.9%;PP分析:87.8%和84.3%);症状缓解率为(81.9%对79.2%);胃溃疡愈合率为(68.8%对66.7%),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愈合率为(68.2%对70.0%),两组患者间Hp根除率、症状缓解率及溃疡愈合率比较均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四联疗法组和序贯疗法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4.9%和4.3%。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四联疗法和序贯疗法对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消炎药物人群的Hp根除疗效、消化不良症状的缓解及促进溃疡愈合的治疗作用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42.
苏云金芽胞杆菌制剂是目前世界上产量最大、使用最广的微生物杀虫剂.近年来,国内外研究人员在苏云金芽胞杆菌的功能基因组学领域开展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本文拟就苏云金芽胞杆菌的基因组、转录组、蛋白质组及代谢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43.
2019冠状病毒病(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的病原学和临床表现多有报道。该病在病原学和临床表现上与发生在2003年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有诸多相似性。本文通过对比两者异同,尝试从其共同受体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2,ACE2)角度,提出并探讨患者肠道菌群可能参与其致病的潜在机制,旨在为深入探索新型冠状病毒,即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 SARS-CoV-2)的致病机制及加速研发重症肺炎预测指标提供一种可能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4.
熊本牡蛎(Crassostrea sikamea)壳金品系与壳黑品系分别是壳颜色为金色与黑色的选育群体, 为了评估选育效果与选育差异, 分析了F3群体的生长、存活、性腺发育和生化成分(糖元、甘油三酯、总蛋白)含量的周期性变化特征。结果表明: 浮游幼虫与稚贝期(9—40 dph)壳黑品系的壳高显著大于壳金品系(P<0.05), 而幼贝与成贝期(180—450 dph)壳金品系的壳高、壳长、总重、总体积、软体重大于壳黑品系, 并且总重呈显著性差异(P<0.05), 表明成贝期壳金品系具有较全面的生长优势。15—450 dph壳金品系的存活率均高于壳黑品系, 360与450 dph(6月与10月)壳金品系的成活率分别为55.35%与42.22%, 是同时期壳黑品系成活率(25.27%与12.12%)的2.19倍与3.49倍(P<0.05), 成贝期壳金品系具有较高的存活率优势。成贝期壳金品系与壳黑品系雌雄比接近1﹕1, 性腺发育同步, 6—9月(360—450 dph)为配子排放盛期。180—450 dph(12月至次年10月)壳金品系闭壳肌、外套膜、鳃和性腺中的糖元与甘油三酯含量均高于壳黑品系(P>0.05), 随着卵子发育成熟, 性腺中糖元含量逐渐升高, 而甘油三酯含量逐渐降低; 两个品系总蛋白含量无组织与时间差异。研究表明熊本牡蛎的生长、存活以及生化成分含量与壳色相关联。研究为经济性状与壳色的协同选择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5.
马氏珠母贝4个壳色选育系F_1遗传结构的AFLP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从湛江流沙港马氏珠母贝养殖群体中挑选不同壳色个体为亲本,共构建了黑(BS)、红(RS)、黄(YS)和白壳色(WS)4个壳色选系F1,然后分别在4个壳色选育系F1中随机取样,利用3对AFLP引物分析其遗传结构与遗传分化。结果表明,每对引物的扩增位点数在104~109之间,共得到331个扩增位点;BS、RS、YS和WS壳色选系F1的多态位点比例分别为49.2%、49.5%、51.6%和63.4%,Shannon's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1884、0.1886、0.1896和0.1954,4个壳色选育系F1的遗传分化系数(Fst)为0.1972。本研究说明经过一代壳色纯化4个壳色选育系F1出现显著遗传分化,也为马氏珠母贝壳色系选育或选育系间杂交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6.
苏云金芽胞杆菌鲇泽亚种菌株HD\|133含有代表性的三种cry1类基因cry1Ab,cry1C和cry1D,它们的表达量却明显不同。通过Northern杂交检测了菌株HD\|133中基因cry1D和cry1Ab的mRNA含量及其稳定性。结果表明:基因cry1D mRNA的形成比基因cry1Ab的mRNA滞后3h,且基因cry1D形成mRNA的量很低,产生过程很平稳,在芽胞形成中期比cry1Ab mRNA低37倍;cry1Ab mRNA含量在芽胞形成前期高于后期,在后期仍能大量持续稳定地转录。cry1D mRNA的半衰期为18min,而cry1Ab mRNA的半衰期为14min。尽管cry1D mRNA比cry1Ab mRNA的半衰期更长,但cry1D和cry1Ab转录时间和转录量的差异是导致其表达量差异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7.
利用PCR扩增基因cry1D启动子及上游区片段,在测序的基础上构建含cry1DlacZ融合基因穿梭质粒,导入不同遗传背景的苏云金芽胞杆菌菌株中,并以cry1AblacZ融合基因为对照测定β半乳糖苷酶活性,检测启动子上游区的作用。结果表明,cry1DlacZ和cry1AblacZ融合基因在不同遗传背景的菌株中表达完全不同,也许一些宿主专一性的因子参与了转录调控;而在同一菌株中Ccry1DlacZ和cry1AblacZ的表达差异是由于上游区的不同以及竞争有限的σ因子所致。利用PCR定点诱变技术突变其SD序列GGGGA为GGAGG后,cry1DlacZ融合基因的表达提高了1.0~1.6倍。表明GGAGG是苏云金芽胞杆菌合适的SD序列,也揭示了不合适的SD序列是cry1D表达量低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8.
本文主要综述了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thuringiensis,Bt)杀虫晶体蛋白在分子水平上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杀虫晶体蛋白经蛋白酶活化后形成的毒性肽一般由三个结构域组成。在杀虫过程中,毒性肽首先通过结构域Ⅱ或结构域Ⅲ的特殊部位与昆虫中肠上皮细胞膜上的受体蛋白发生专一性结合。这一结合开始是可逆的,随后发生紧密的不可逆结合。继而诱发毒性肽分子发生空间构象变化,使得结构域Ⅰ中的某些α螺旋从α螺旋束中弹出并插入细胞膜,并通过寡聚合作用造成膜穿孔,导致细胞渗透平衡破坏、中肠破裂、昆虫死亡 。  相似文献   
149.
苏云金芽孢杆菌辅助蛋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杀虫晶体蛋白是苏云金芽孢杆菌所产生的主要杀虫成分 ,在其超量表达与晶体形成过程中有时需要辅助蛋白的参与。在这些辅助蛋白中有的能够防止正在翻译过程中的杀虫晶体蛋白被菌体内的蛋白酶降解 ,起着分子伴侣的作用 ;有的在晶体形成过程中起着脚手架的作用。本文对辅助蛋白 P2 0、P19以及ORF1、ORF2等在杀虫晶体蛋白表达及晶体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150.
张利莉  喻子牛 《遗传》2002,24(3):301-304
本研究检测了在不同遗传背景的苏云金芽胞杆菌菌株中不同碳源对杀虫晶体蛋白cry1D-lacZ融合基因表达的影响。研究表明,cry1D-lacZ在同一菌株中的表达因碳源不同而异,在碳源相同的条件下不同菌株的表达也不相同,而衍生菌株HD-133-5的代谢途径非常特殊。琥珀酸钠作碳源时导致芽胞形成提前,cry1D-lacZ融合基因表达也随之提前。而以乙酸钠作碳源时,在不同亚种的菌株中都能高水平、持续稳定地表达。 Abstract: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the carbon source on the expression of cry1D-lacZ in Bacillus thuringiensis with different genetic backgrounds,cry1D-lacZ was introduced into different strains and cultured in liquid medium containing different carbon sources.Analysis of activity of β-galactosidase showed that cry1D-lacZ expressed differenfly in the same host because of different carbon sources and differenly in different hosts utlizing same carbon sources,suggesting that metabolism pathway of carbon sourcein HD-133-5 was special.Sodium succinate as carbon source could lead to earlier.sporulation and earlier expression of cry1D-lacZ.When sodium acetate acted as carbonsource,cry1D-lacZ could keep high,stable expression in different hosts.These results arehelpful for future fermentation of Bacillus thuringiensi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