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43篇 |
免费 | 43篇 |
国内免费 | 242篇 |
专业分类
72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14篇 |
2022年 | 22篇 |
2021年 | 22篇 |
2020年 | 24篇 |
2019年 | 20篇 |
2018年 | 15篇 |
2017年 | 16篇 |
2016年 | 32篇 |
2015年 | 21篇 |
2014年 | 26篇 |
2013年 | 22篇 |
2012年 | 41篇 |
2011年 | 29篇 |
2010年 | 22篇 |
2009年 | 22篇 |
2008年 | 33篇 |
2007年 | 33篇 |
2006年 | 30篇 |
2005年 | 28篇 |
2004年 | 30篇 |
2003年 | 19篇 |
2002年 | 17篇 |
2001年 | 13篇 |
2000年 | 14篇 |
1999年 | 24篇 |
1998年 | 19篇 |
1997年 | 12篇 |
1996年 | 11篇 |
1995年 | 8篇 |
1994年 | 10篇 |
1993年 | 11篇 |
1992年 | 10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11篇 |
1989年 | 5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6篇 |
1982年 | 3篇 |
1963年 | 2篇 |
1962年 | 2篇 |
1960年 | 1篇 |
1959年 | 1篇 |
1957年 | 2篇 |
1956年 | 3篇 |
195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益生菌通过调整正常菌群缓解酒精性肝损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多临床试验表明慢性酒精性肝损伤会引起肠道菌群的失调,主要表现为双歧杆菌、乳杆菌数量减少,革兰氏阴性菌大量繁殖,破坏肠道屏障功能,增加肠道通透性,使细菌来源的内毒素大量释放出来,引起血液内毒素增加,并在肝脏中累积,超出肝脏的清除能力,导致肝损伤。本文主要综述益生菌通过调整正常菌群这一机制来缓解酒精性肝损伤的研究进展,进而深入了解酒精引起肠道菌群变化(酒精的摄入会导致肠道中拟杆菌、厚壁菌数量减少,革兰氏阴性变形菌、革兰氏阳性放线菌数量增加,同时肠道内细菌来源的内毒素水平增加)导致肝损伤的发病机制,以及益生菌如何通过调整肠道正常菌群改善酒精性肝损伤。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定坤丹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性激素水平、胰岛素抵抗及妊娠情况的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21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根据随机化原则将其分为两组,每组10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达英-35与二甲双胍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定坤丹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性激素水平及胰岛各相关指标的变化。治疗结束后随访1年,比较两组的排卵及妊娠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的血清睾酮(Testosterone,T)、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及LH/FSH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以上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的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的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餐后2 h胰岛素(Postprandial 2 hours insulin,2hPINS)及β细胞胰岛素分泌功能(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ofβcell,HOMA-β)均明显升高,胰岛素敏感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Insulin sensitivity index,HOMA-IS)明显降低,且研究组以上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研究组排卵及成功妊娠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定坤丹有助于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性激素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提高排卵及妊娠率。 相似文献
43.
本文研究了分布在细叶益母草(Leonurus sibiricus)叶表面三种腺毛的发育过程,在此基础上,对2-细胞头状腺毛、4-细胞头状腺毛和8-细胞盾状腺毛的多样性特征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4.
测量了林下与全光下地枫皮的叶片形态和光合-光响应曲线,探讨光强对地枫皮的形态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林下与全光下地枫皮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和水分利用效率(WUE)对光强的响应趋势均基本一致,但全光下的Pn、Gs和Tr值较高,林下WUE值较高。全光下地枫皮的最大净光合速率、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均极显著高于林下,但弱光下的量子效率无显著差异;林下地枫皮的叶长、叶宽、干物质重、叶面积和比叶面积等叶片形态参数均极显著大于全光。推断地枫皮为耐阴性较弱的阳生植物,其光合能力和光饱和点较低,是对干旱环境的适应性反应;全光下地枫皮叶片狭小降低了吸光面积,有利于避免过高光强对叶光合器官的损伤。 相似文献
45.
小麦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与面团流变学特性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稀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离方法,以牛血清蛋白(67kD)和卵清蛋白(43kD)为分子量标记,对甘肃河西灌区近几年选育的17个小麦品系以及大面积栽培的2个春小麦品种的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以及不同亚基对面团流变学特性(面团韧性P、延伸性L、面团筋力W)的影响进行分析。19个试验材料中共标记出从35.2~60.5kD的LMW-GS共32条谱带;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和逐步回归分析确定出对面团流变学特性P、L、W值影响显著的7个LMW-GS,分子量由高到低为:52.7kD、52kD、49.3kD、46.7kD、44.8kD、44.2kD、35.2kD。其中35.2kD和46.7kD亚基能显著地增加面团P值,44.8kD亚基能显著地降低面团P值;44.2kD和49.3kD亚基显著增加面团L值,52.7kD亚基降低面团L值;44.8kD、52.7kD亚基能显著降低面团的W值,52.0kD和46.7kD亚基能显著提高面团W值。 相似文献
46.
目的 采用活体成像技术比较四种剂量荧光素酶标记肿瘤细胞在小鼠体内生长及肺转移情况,为光学标记肿瘤模型的药物筛选或机制研究提供参考资料.方法 以荧光素酶作为报告基因导人小鼠乳腺癌细胞4T1中,经G418筛选获得稳定表达荧光素酶的细胞克隆并扩大培养.标记细胞稀释成1×107细胞/mL,2×107细胞/mL,5×107细胞/mL和1×108细胞/mL四种剂量,取0.1 mL接种子BALB/c小鼠右侧第二对乳腺脂肪垫内,制作小鼠原位乳腺癌模型,比较肿瘤细胞在小鼠体内生长及肺转移情况.结果获得稳定表达荧光素酶基因的细胞克隆,在致瘤性方面和亲代细胞无明显差别,四种剂量细胞接种BALB/c小鼠后,均有肿瘤生长,接种第28天时,四种剂量接种的原位移植瘤大小没有明显差别,但接种两个高剂量肿瘤细胞的小鼠组各有2只小鼠死亡;接种后31 d,发现四种剂量接种的原位移植瘤均发生不同程度的转移,随着观察天数的增加,转移程度逐渐严重,接种后42 d,小鼠陆续发生死亡.结论 根据转移和死亡情况,确定接种1×106个细胞/只不仅肺转移明显,而且存活时间一般超过45 d,比高剂量接种存活时间长,为最佳肺转移剂量. 相似文献
47.
红根草为唇形科鼠尾带根全草植物,是著名的广西道地药材和常用中药,对白血病细胞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同时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和抗癌作用,主治菌莉、腹泻、肠炎、肺炎、急性咽喉炎、扁桃体炎、感冒等症。为快速鉴别和评价不同产地中药红根草主要化学成分的差异,该研究利用红外光谱对不同产地红根草进行检测,并结合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及载荷因子等方法对不同产地样本进行鉴别。结果表明:(1)在1800~600 cm-1范围内,不同产地红根草根系在1727、1635、1551、1513、1442、1373、1255、1154、1036、795、776、690 cm-1等处均有较强的振动吸收,表明不同产地红根草主要化学组分构成比较相似。(2)红外指纹图谱结合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产地红根草化学成分的差异与地理位置有明显对应性,产地相近的地区红根草化学成分的较似,产地较远的区域红根草化学成分差异较大,但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均有自己的特征。(3)通过PCA载荷因子分析,可以得出比原始图谱更多的化学成分信息,对主成分聚类贡献较大的吸收峰主要表现在1670、1630、1616、1579、1473、1411、1159、1129、1082、1042、1000、972、946、913、891、806 cm-1附近,进一步揭示出不同产地红根草化学成分差异主要是红根草内酯和甾醇类成分,以及主要有效成分红根草邻醌和丹参酮类成分的差异。该研究结果为红根草的引种栽培及良种选育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8.
酿酒酵母属(S. cereviae)变异株和粟酒裂殖酵母属(S. pombe)变异株进行属间原生质体融合得到融合株SPSC,该融合株比S. cereviae具有强的自身絮凝能力。以葡萄糖浓度150g/L的底物在30~44℃的温度范围内进行摇瓶厌氧发酵,获得最佳温度范围为34~38℃,最高发酵温度为40℃。在有效容积2.35L悬浮床反应器中,在pH值3.0~5.0范围内进行连续发酵,获得最适发酵pH为3.5~4.5。 相似文献
49.
荒漠破碎化生境中长爪沙鼠集合种群野外验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人类活动和自然干扰,导致内蒙古阿拉善荒漠区生境的破碎化,出现了长爪沙鼠在不同斑块间的不连续分布,每一斑块内可能存在一个局域种群,而集合种群建立的前提条件,是局域种群斑块状分布在离散的栖息地环境中。2002~2012年每年的4~10月,在阿拉善荒漠区禁牧、轮牧、过牧和开垦4种人为不同利用方式形成的生境斑块中,采用标志重捕法对长爪沙鼠(Meriones unguiculatus)种群进行定点监测。通过分析长爪沙鼠种群动态,计算各局域种群的灭绝风险,利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种群动态的空间同步性,同时以种群周转率对长爪沙鼠扩散能力进行评估,以检验阿拉善荒漠区长爪沙鼠种群空间结构是否具有经典集合种群的功能。结果表明:(1) 不同生境斑块可被长爪沙鼠局域种群占据,11年间捕获长爪沙鼠2~7次不等;(2) 长爪沙鼠所有局域种群均具有灭绝风险,在轮牧区和禁牧区灭绝率高达1.000 0,开垦区灭绝率最低,也达到0.333 4,而本研究期间最大局域种群(2008年过牧区,26只/hm2),在2010年发生了局域灭绝;(3) 不同生境斑块间没有明显的空间隔离而阻碍局域种群的重新建立,长爪沙鼠扩散能力较强,绝大部分月份的种群周转率在50.0%以上,特别是周转率达到100.0%的月份较多;(4) 不同生境斑块间仅轮牧区和禁牧区中长爪沙鼠种群密度显著正相关(P<0.05),而其他生境斑块间相关性均不显著(P >0.05),长爪沙鼠局域种群整体显示出明显的非同步空间动态。阿拉善荒漠区长爪沙鼠种群满足作为经典集合种群物种区域续存的4个条件,具有作为研究小哺乳动物集合种群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女性生殖道衣原体、支原体感染发生与盆腔炎症的相关性,并为相应人群提出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到2013年5月诊治的盆腔炎患者280例及60名健康妇女进行了衣原体、支原体的培养,采用试剂盒进行检查,并进行药敏实验,分析比较两组生殖道衣原体和支原体感染情况。结果:盆腔炎症组中衣原体感染的检出率为58.5%,支原体感染率为26.2%,衣原体合并支原体感染率为12.4%。健康妇女组衣原体感染、支原体感染及衣原体合并衣原体感染的检出率分别为:9.1%,6.2%和4.9%。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盆腔炎症患者组中,30岁人群中单纯衣原体感染和单纯支原体感染检出率分别为51.3%和26.4%,均要明显高于30岁以上的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腔炎症与生殖道衣原体,支原体感染有密切的相关性,盆腔炎的发病可能与生殖道衣原体、支原体感染有关,针对临床上盆腔炎患者应密切关注生殖道支原体、衣原体的感染问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