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为评价转Bt基因甘蔗的抗虫性,对6份转Bt甘蔗品系(Y2、Y3、Y4、T1、T2和T3)进行室内抗虫性鉴定实验和田间自然感虫的抗虫性评价。结果表明,室内人工抗虫性鉴定结果与田间自然感染结果大体吻合,各参试材料在两个试验点的抗虫性表现基本一致,Bt基因表达稳定,所有参试品系抗虫性均明显比相应的供体品种强,其中Y4和T2的抗性最强,T3相对较弱;在经济性状方面,Y3、Y4和T3的蔗茎产量、含糖量与其供体品种‘新台糖16号’相当,但甘蔗蔗糖含量较低;T2的甘蔗蔗糖含量则超过其供体品种‘新台糖16号’,但农艺性状较差,茎产量和含糖量低。  相似文献   
72.
目的:观察支气管哮喘病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来源树突状细胞(DC)功能变化。方法:以18例健康儿童为对照,选择16例支气管哮喘发作期病儿为研究对象,分离PBMC并经rhGM-CSF诱生成熟DC。采用流式细胞仪(FACS)检测DC表面共刺激分子CD80(B7-1)、CD86(B7-2)和CD83的表达率;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IL-10和IL-12的变化。结果:①哮喘组DC表面CD86的表达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t=2.27,P<0.05),CD80、CD83的表达率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t=1.17,1.34;P>0.05)。②哮喘组DC分泌IL-10、IL-12水平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t’=3.31,3.39;P<0.01)。③哮喘组DC分泌IL-10与IL-12成正相关(r=0.740,P<0.01),而健康对照组IL-10与IL-12无相关性(r=0.232,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病儿DC存在功能缺陷,主要表现在CD86表达升高、IL-10、IL-12分泌减少。  相似文献   
73.
74.
二、禾谷类体细胞变异的起源认识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遗传学机制有助于提高这种变异,同时对于控制这种变异也是十分重要的。例如,这种变异什么时候发生?它发生于培养过程中还是存在于外植体中?变异的遗传基础是什么?还有待于解决。  相似文献   
75.
高原Fen挖掘活动的观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王权业  周文扬 《兽类学报》1994,14(3):203-208
本文通过自制高原Fen鼠挖掘行为观察箱,以直接观察法和摄录像系统观察在模拟不同土壤坚实度条件下,高原Fen鼠的挖掘行为、掘土速度,掘土持续时间以及在每一掘土回合内的掘土量,结果表明,高原Fen鼠的掘洞活动主要由掘土、扒土、踢土、推土,以拱土组成;掘土速度和掘土持续时间与土壤坚实度有关;在相同土壤条件下,虽然雄,雌Fen鼠的掘土速度相似,但雄性Fen鼠在每回合内的掘土量明显地高于雌鼠。  相似文献   
76.
基因表达调控中的核因子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病毒和动物系统对基因表达调控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研究,发现了顺式作用调节序列,鉴定了序列专一的DNA结合蛋白,DNA与蛋白质相互识别、结合及蛋白质与蛋白质相互作用中起作用的蛋白质结构域,并且对调节蛋白基因的克隆和序列进行了分析.基因表达调控领域又由于植物基因调控机制取得的发展而得到了补充,文章着重介绍植物基因中的DNA与蛋白质间的作用;植物调节蛋白基因的分离;这一领域的今后研究方向及展望.  相似文献   
77.
七十年代末期以来,由于分子生物学理论与方法的日趋完善,已使细胞生物学在各个领域中取得了惊人进展,细胞生物学已经进入了所谓的“分子细胞生物学”发展阶段。在众多分子生物学方法中,植物基因转移技术格外引人注目,并对推动分子细胞生物学的发展,尤其是有关基因表达调控、基因标记与分离、细胞分化与发育等重要领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着重就土壤杆菌T-DNA区的基因在植物细胞分化及发育研究领域中的应用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78.
单倍体水稻植株染色体加倍的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最近几年来,通过花药诱导或其它手段而进行的单倍体生产已经为获得纯合子品系(homozygous lines)提供了一种快速的方法.在水稻中,通过雄配子发生而再生的植株其绝大多数是双倍体和单倍体,但偶尔也有多倍体和非整倍体单倍体所占的百分率随品种杂交方式及培养基组成或花药的预处理而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79.
1977年3月至1978年2月,我们在营口市大洼县,对稻田鼠类的种类组成与季节性数量变动进行了观察。该县位于市的西北,辽河下游三角洲平原,地势平坦,海拔在20米以下,水渠纵横。为辽宁省重要的稻米产区。  相似文献   
80.
1970年以来,我们先后在辽东、辽北、辽南各柞蚕主要产区开展了利用蒿柳建设柞蚕保苗场的科学试验,获得了良好效果。试验证明: 1.利用蒿柳(Salix viminalis Linn.)密植建设柞蚕专用保苗场,具有易繁殖、成活率高、生长快之优点,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