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双歧杆菌对大肠癌细胞ccL187cAMP,cGMP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唐立  任凤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1998,10(5):257-259,265
双歧杆菌对维持机体正常微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研究了长双歧杆菌对大肠癌细胞ccL187内第二信使cAMP、cGMP浓度的影响,对长双歧杆菌的对数期培养物分别进行下列处理:活菌、死菌、代谢产物作用ccL187细胞2小时后分别收集ccL187细胞内的cAMP、cGMP浓度。实验表明长双歧杆菌的不同状态及代谢产物对cAMP、cGMP产生显著影响,且存在时间依赖关系,三种处理作用ccL187细胞内的c  相似文献   
72.
肠道菌群被称为是人体的一个重要"器官",具有数量庞大、种类繁多等特点,对人体具有重要的生理与病理意义。肠道菌群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日益受到广泛关注。本文主要就肠道菌群对肠道形态及功能、肠道黏膜免疫系统以及肠道外免疫系统三个方面的影响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3.
含有抗菌的日用品自 90年代的 10几种已增加到今天70 0多种。抗菌物质的发现与应用成功地预防和治疗了微生物引起的疾病的传播。现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被添加到家庭的日用品当中 ,但却没有看到给我们的健康是否真正地带来了好处。抗菌物质的应用作为一个选择压力很值得关注 ,如果通过这些抗菌物质的选择改变了我们的环境与机体正常菌群 ,很可能导致由正常菌群建立的免疫系统平衡的改变。这种改变甚至可导致儿童过敏机会的增加。在我们的日常用品中要谨慎添加抗菌物质。抗生素作为治疗细菌性感染的药物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它的滥用所带来的阴影—…  相似文献   
74.
人体肠道中存在着数量庞大和种类繁多的细菌,这些细菌及其代谢产物在代谢、免疫、内分泌、神经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对于人类的健康有着重要影响。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正常的肠道菌群在维持大脑的发育与功能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而肠道菌群的失调与一些神经精神疾病密切相关,例如帕金森症、多发性硬化、抑郁、自闭症等。本文就肠道菌群与神经精神疾病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5.
目的 探讨口炎清组分玄参对于小鼠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方法 应用抗生素头孢曲松钠灌胃的方法建立小鼠肠道菌群失衡模型.利用观察称量等方法观察小鼠临床表征的变化,以及盲肠指数和脾指数的变化.利用活菌计数法分析肠道优势菌群的变化趋势.结果 (1)菌群失衡组盲肠指数增高(P<0.05);自然恢复组盲肠指数变化不明显;玄参流膏与大豆低聚糖回灌组盲肠指数均显著下降(P<0.05),呈恢复趋势.(2)菌群失衡组脾脏指数有下降趋势,自然恢复组脾脏指数无明显变化;玄参流膏组与大豆低聚糖回灌组脾脏指数均有所上升,呈恢复趋势.(3)菌群失衡组厌氧菌被抑制,需氧球菌大量繁殖.自然恢复组菌群种类和数量变化不明显,玄参组厌氧菌重新出现,尤其是双歧杆菌、乳杆菌、韦荣球菌和类杆菌的出现预示着菌群正在逐渐恢复正常.结论 玄参流膏可以促进菌群失衡小鼠盲肠和脾脏大小的恢复,可以调节小鼠肠道菌群失衡,具有类似大豆低聚糖的益生元功效.  相似文献   
76.
人体正常菌群微生物定量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世纪生物医学发展的主要特点之一是对生命现象和疾病本质的认识逐渐向分子水平深入.人类对感染性疾病的研究不仅满足于粗略的细菌定性诊断,医学工作者们开展了细菌定量技术的研究,为临床诊断和治疗开辟了更广阔的空间.随着医疗卫生条件的提高,更有效抗生素的应用,细菌感染性疾病已经越来越易于控制,改变医学研究方向的正常菌群的研究应时而生.以细菌定量技术为基础的菌群定量技术飞速发展.  相似文献   
77.
乳酸杆菌、双歧杆菌代谢产物的气相色谱分析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用气相色谱分析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提取物,结果表明乳酸杆菌提取物中乙酸的含量很高,双歧杆菌提取物挥发性脂肪酸种类较多,有乙酸、丙酸、异丁酸及丁酸等多种短链脂肪酸.分析结果表明短链脂肪酸很可能是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提取物抑菌的主要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78.
应用北杂交技术研究双歧杆菌对大肠癌HT29细胞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基因的诱导表达发现:双歧杆菌及其发酵过滤液在作用HT29细胞2小时后,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基因的mRNA分别提高1.4倍和1.3倍,提示诱导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基因的高效表达,阻断外来致癌物的亲核攻南呵能是双歧杆菌抗肿瘤的一个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79.
目的观察乳杆菌DM9811代谢物中脂肪酸组分(以下称抑菌液)在体内外对白假丝酵母菌的抑制效果,探索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的安全、有效、无副作用的生态制剂疗法。方法不同浓度抑菌液对白假丝酵母菌的作用及作用不同时间的抑菌效果;对2003年9月~2004年1月57例VVC患者分别给予抑菌液(试验组)及达克宁栓(对照组)进行治疗,并做相关细菌培养及疗效判定。结果(1)体外试验中抑菌液对白假丝酵母菌的抑制作用随着浓度的降低而降低;在1:2浓度(乙酸含量0.8mg/ml)抑制作用随着时闻的延长而增强,12h达100%;对乳杆菌无抑制作用。(2)体内试验中抑菌液使阴道白假丝酵母菌数量明显减少(P〈0.05),使阴道pH明显降低(P〈0.05),阴道内乳杆菌数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达克宁栓使阴道内白假丝酵母菌数量明显减少,乳酸杆菌数量明显下降(P〈0.05),而阴道pH无变化。(3)2组1疗程治愈率及1个月复查治愈率均差异无显著性。(4)副反应: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抑菌液在体内外对白假丝酵母茵均有明显的抑杀作用;降低阴道pH;对阴道乳杆菌数量无影响;无副作用;可用于VVC的治疗。  相似文献   
80.
胃肠道肿瘤是一类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治疗上早期诊断是一个重要环节.人们一直在寻找一种简便无创的检测方法,对胃肠道肿瘤进行有效检测,并评价与肿瘤进展、分期、治疗效果几预后的关系.而临床上传统的肿瘤标志物在特异性上和敏感性上均不十分令人满意.血液中游离DNA的检测作为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一个新兴领域,在肿瘤标志物检测方面给我们提供了新的手段.该文主要探讨了循环血液中游离DNA与胃肠道肿瘤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