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09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4篇
  1978年   3篇
  1973年   2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6篇
  1960年   2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11.
外来杂草小花山桃草种子休眠萌发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龙昌  徐蕾  冯佩  董雷鸣  张媛媛 《生态学报》2014,34(24):7338-7349
种子萌发和出苗是植物一生中对环境胁迫最为敏感的阶段,外来植物在这一时期对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是决定其入侵能力大小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室内外试验研究了小花山桃草种子休眠特性以及贮藏时间、果皮、温度、p H值、水势、盐分和埋土深度对其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和出苗的影响。结果表明:小花山桃草蒴果中4粒种子的大小差异显著(P0.01),但它们的活力和萌发率差别不大,4粒种子活力均高达96%以上。休眠解除后,萌发率均高达98%以上;坚硬果皮的机械阻碍是引起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在室温储藏条件下,种子萌发率随贮藏时间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贮藏1个月,萌发率提高到54%(贮藏前为0)。贮藏3—6个月时,萌发率达最大值(98.5%—99%)。贮藏1a后,萌发率和萌发速度显著下降,但萌发率仍高达90%以上;在室外,有10.5%的蒴果前两粒种子(果实柱头端)同时萌发出苗。室外埋藏1a后,蒴果中未萌发的3粒种子的发芽率分别为45.5%、90.5%和88.5%;小花山桃草种子萌发的温度范围为5—35℃,15—25℃最适于种子萌发,25℃最有利于幼苗生长;小花山桃草能忍受一定的盐胁迫和干旱胁迫,盐浓度和水势为0.15 mol/L和-0.5 MPa时,种子萌发率分别为33.5%和9%。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最适宜的土壤含水量为50%;小花山桃草对p H值具有较广泛的适应性,在p H值为5—9范围内均可萌发;小花山桃草种子在土壤表面的出苗率为43%,埋土深度2 cm时,出苗率最高(89.5%),埋土深度大于10 cm时,不再出苗。小花山桃草种子休眠萌发特征以及出苗特点是其快速入侵的基础。研究结果为预测小花山桃草潜在分布范围以及提出科学合理的综合治理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2.
银杏内酯对拟Alzheimer病样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银杏内酯对拟Alzheimer病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方法:大鼠海马背侧微量注射0.4mmol/LOkadiac Acid(OA)0.6μl,每两天一次,连续三次,造模。银杏内酯治疗组与模型制作同时开始,每只每天腹腔注射银杏内酯(50mg/kg),连续注射21天。海马背侧首次微量注射20天后,测试各组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大鼠海马冠状切片HE染色。结果:银杏治疗组较模型组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明显增强,HE染色显示银杏内酯治疗组神经元变性及坏死较模型组减少明显。结论:银杏内酯可提高拟Alzheimer病模型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113.
异种移植排斥反应的主要特征为内皮细胞发生Ⅱ型激活,引起黏附分子、细胞因子和前促凝分子等基因高表达,造成血管收缩、白细胞黏附、激活、聚集和血栓形成,最终导致内皮细胞凋亡。保护基因HO-1通过抑制前炎症反应及免疫调抑作用以保护异种移植器官。因此,通过构建含剪切的野生型大鼠HO-1 cDNA的表达型质粒,用DOTAP包裹转入HUVEC中表达,测定表达量及表达产物活性;采用TNF-α诱导细胞凋亡,以及Heme和SnPP分别刺激细胞,诱导和抑制细胞内HO-1表达量,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率,明确HO-1的抗细胞凋亡作用。结果显示HO-1在HUVEC中高度表达,活力为对照组5倍;TNF-α诱导细胞凋亡,但Heme处理后细胞凋亡率下降至20%以下,而SnPP处理后细胞凋亡率显著上升,最高达到95%以上,并且HO-1基因表达抑制时细胞凋亡率是诱导时的5-20倍。本实验表明Heme处理后HO-1表达上调,具有显著抗细胞凋亡作用,细胞凋亡率与HO-1表达量呈负相关,提示HO-1通过抑制细胞凋亡,对细胞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4.
西藏米拉卡黑白仰鼻猴的栖息地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白仰鼻猴(Rhinopithecus bieti)分布在我国金沙江和澜沧江之间的横断山脉的一个狭小区域内(26°14′N—29°20′N,99°15′E—99°37′E),海拔分布范围2 600 (南部)—4 200 m(北部);目前大约有15群,约1 700只。本文所研究的西藏米拉卡猴群分布在我国西藏藏族自治区芒康县的南部,数量约50只。基于野外调查和过去的报道,此地的暗针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是猴群的适宜栖息地,而由于人口数量增加所导致的夏季牧场和农田面积不断扩增正在逐渐侵蚀着这里的暗针叶林。为了评估该猴群的栖息地现状、变化趋势和变化原因,我们通过野外调查工作,利用GIS和RS技术,分别解译了当地过去5年(1986—2006年) 冬季的Landsat TM卫星影像,并对解译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计算,得到了该猴群栖息地的主要结果有:1)2006年暗针叶林面积是13 600 hm2,夏季牧场面积是4 900 hm2,农田面积是3 300 hm2;2)在过去20年(1986—2006年),暗针叶林面积减少了15.5%(2 500 hm2),牧场面积增加了58.1%(1 800 hm2),农田面积增加了17.8%(500 hm2);3)暗针叶林的斑块数量增加了75.6%,平均斑块面积下降了51.8%(从1986年的15.3 hm2到2006年的7.4 hm2),最大斑块指数下降了54.7%;景观丰富度并没有变化,但Shannon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均匀度指数分别增加了4.0%;4)暗针叶林面积变化与当地的人口数量呈显著负相关(r=−1.000),而夏季牧场和农田面积分别和当地人口呈显著正相关(r=1.000)。表明黑白仰鼻猴米拉卡猴群栖息地的丧失和破碎化程度较为严重;栖息地丧失和破碎化是当地传统生产方式和人口增长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5.
枣园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及其模糊聚类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据群落生态学原理,为了利用天敌资源开展枣园害虫的生物防治,明确主要害虫及其天敌发生的时间动态和数量动态,对枣园节肢动物进行了系统调查,共查到52种,分属47科.蜘蛛类的相对丰盛度最高,为0.3465,瘿蚊科的相对丰盛度为0.2309,二者在群落中所占比例较高.6月8日和9月21日是枣园节肢动物群落个体数量的两个峰值期.对不同时期的整个群落及各亚群落进行模糊聚类,确定阈值T=0.92,各次调查的整个群落分为4类:3月22日、4月6日和11月22日各自归为一类,其余归为一类;当阈值T=0.94时,不同时间的天敌亚群落聚为3类:3月22日、4月6日各自归为一类,其余归为一类;而非天敌亚群落聚为4类:3月22日、4月6日和6月8日各自归为一类,其余归为一类.聚类结果反映了群落特征的季节差异,聚类交替现象则反映了群落结构在较长时间内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16.
冬虫夏草粗多糖诱导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产生TNF-α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 3种冬虫夏草提取的粗多糖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产生肿瘤坏死因子的作用。结果表明野生冬虫夏草、冬虫夏草菌丝体和拟青霉子实体的粗多糖在体外都能诱导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产生TNF α ,但野生冬虫夏草在体外诱导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产生TNF α的强度比冬虫夏草菌丝体和拟青霉子实体高 ,拟青霉子实体又比冬虫夏草菌丝体强  相似文献   
117.
利用GAL4-UAS系统在果蝇中过表达研究人类基因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类基因组测序的基本完成 ,大量新基因被发现 ,其中许多只有序列及基因组定位信息。新的焦点是这些新基因的功能研究。模式生物果蝇对此起重要作用。利用转基因果蝇和GAL4 UAS系统初步鉴定功能基因 ,建立了源于 10个不同人类基因的共 5 4个转基因果蝇品系 ,然后用 6种不同的GAL4诱导这些转基因在果蝇中过量表达。其中一个人类基因 ,延伸因子 1alpha 1(EF1α 1)的过表达导致果蝇的背板异常和糙眼表型。该研究表明可在果蝇中利用基因过表达策略初筛人类功能基因 ,这为大规模人类基因的功能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118.
微水体系中荧光假单胞菌脂肪酶催化合成单甘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无溶剂微水体系中荧光假单胞菌脂肪酶 (PFL)催化油脂甘油解合成单甘酯的反应因素以及多温程非均相固液反应对单甘酯产率的影响。以初始体系最低共熔点 (PFL)取代临界温度学说中的油脂初熔点 ,通过考察不同IEP体系的甘油解 ,发现PFL酶促油脂甘油解时存在碳链基质特异性的函数关系 ,即反应物油脂中饱和碳残基的质量百分含量 (C16+C18)与单甘酯产率间符合以下多项式:Y =- 0.0006X3 +0.0592X2-0.8909X+26.753(13%<X<76.5%),式中X为C16+C18,Y为40℃时等温反应条件下的单甘酯产率。IEP为40℃时,最适等温反应条件如下:加水量3%~4.5%,加酶量为500μ/g油酯摩尔比1:2.5-5.0(油酯:甘油)反应温度40℃.实验条件下多步等程序降温反应48h后单甘酯最高产率为81.4%.  相似文献   
119.
非水相酶促合成癸酸偏甘油酯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无溶剂非水相中癸酸与甘油的酶促酯化反应进行了研究,发现Pseudomonas fluoresces脂肪酶(PFL)、Mucor miehei脂肪酶(MML)和Candida antarictica脂肪酶(CAL)均有较好的催化活性。CAL酶促转化癸酸的最适反应条件为:60℃,加酶量为20~100u/g,初始加水量为甘油质量的12%。CAL的1,3位置专一性在最终产物中未表达。CAL酶催化剂的失活主要与机械磨损有关,反应5批次后酶活残留量为96.4%。敞开物系、真空脱水或分子筛脱水均为有效脱水方式。敞开物系中反应物量比不影响平衡转化率而会影响单甘酯平衡产率。用碳酸氢钠水溶液萃取可有效脱除产品中的残余癸酸,终产品酸价为0.68mg KOH/g。提高甘油比例并使用非脱水原料,无外加水结合部分流加癸酸的工艺,可以减少减压脱水或敞开反应的时间,5h后癸酸最高转化率可达96.9%。   相似文献   
120.
分子标记在食用蕈菌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富英  罗信昌 《菌物学报》2002,21(1):147-151
分子标记是以个体间遗传物质内核苷酸序列变异为基础的遗传标记,是DNA水平遗传变异的直接反映。与其它几种遗传标记——形态标记、同工酶标记、细胞标记相比,分子标记具有很多优越性:大多数分子标记共显性遗传,对隐性的农艺性状的选择十分便利;基因组变异极其丰富,分子标记的数量几乎是无限的;在生物发育的不同阶段,不同组织的DNA都可用于标记分析;分子标记直接揭示来自DNA的变异;表现为中性,不影响目标性状的表达,与不良性状无必然的连锁。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目前已经开发了几十种基于DNA多态性的分子标记,如RF…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