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06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61.
马尾松林生态系统中球孢白僵菌种群动态研究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王滨  樊美珍  李增智 《应用生态学报》2002,13(11):1368-1372
应用选择性培养基标准平板技术 ,对接种式施放球孢白僵菌的试验区球孢白僵菌种群数量动态进行了调查研究 .监测 1年的结果表明 ,各放菌区在放菌初期的带菌量与初始放菌量密切相关 ,1个月后关系不明显 .放菌初期各宿存部位带菌量的大小依次为落叶层 >林冠层 >土壤层 .4个月后 ,不同放菌频度和放菌量区的带菌量基本一致 ,稳定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在 12个放菌方案中 ,1年 2次放菌、每次放菌37.5g·hm-2 (10 0 0× 10 8孢子·g-1)为最佳放菌方案 .  相似文献   
62.
通过林间接种式放菌及其后一周年的野外调查,从林间采集到30种寄主昆虫及从土壤、落叶和气流中分离到119株球孢白僵菌.酯酶同工酶分析表明,它们属于32个不同酯酶型,呈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释放菌株所属的酯酶型02包括从11种昆虫上分离出的18个菌株,表明林间释放的菌株已成功地在不同寄主昆虫种群中宿存下来,并以常发的地方病状态存在于松毛虫及松灰象甲等12种昆虫种群之中;当林间目标寄主缺乏时,其它寄主可将食物链维系下去.其它酯酶型分别包括1~23个菌株.一周年内的寄主转移动态结果表明,球孢白僵菌在松林生态系统中不同寄主间可转移寄生.每个酯酶型中的菌株对松毛虫的毒力相差很大.表明球孢白僵菌在松林中的延续和扩散流行不是1条路线,每个酯酶型至少代表食物网上的1条支链.有些环节的寄主连接了不同的酯酶型,使松林中食物网变得十分复杂.另外,从土壤、枯枝落叶层、林冠层和空气中分离到的球孢白僵菌分属于不同的酯酶型,表明松林中还存在着复杂的腐生食物链,有利于松毛虫及其它害虫的持续控制.  相似文献   
63.
虫草属一新纪录种—拟细虫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4.
对来自不同地理来源和不同寄主的 13株粉拟青霉Paecilomyces faninosus和其他3种拟青霉及1株球孢白僵菌进行RAPD分析,从RAPD扩增结果可知粉拟青霉种内具丰富的遗传多样型。RAPD扩增指纹图谱能有效地分辨不同菌株的基因型,可用于监测生防效果的菌株示踪。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种间的遗传差异要明显大于种内的差异。菌株间差异是和地理来源相关,而和寄主不相关。  相似文献   
65.
报道长座虫草Cordyceps longissima Kobayasi的无性型为长座被毛孢新种Hirsutella longissima sp.nov.。用子囊孢子分离得到的无性型与子座柄部粘片所见的被毛孢相同;用分离菌在米饭培养基上人工诱发出的子座与天然子座相似,这表明长座被毛孢为长座虫草的无性型。  相似文献   
66.
几种虫生真菌附着胞的荧光显微及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樊美珍  黄勃 《菌物系统》1999,18(3):249-253
本研究通过对细脚拟青霉、蝉拟青霉、玫烟色拟青霉、金龟子绿僵菌和莱氏野村菌在疏水表面产生附着胞的荧光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电镜观察,明确五种虫生真菌均可产生附着胞,细脚拟青霉和金龟子绿僵菌产生单附着胞和复合附着胞两种形态,均呈椭圆至长椭圆形,如遇到不合适侵染的部位,则重新产生芽管向前延伸直至找到适合入侵的部位,蝉拟青霉分生孢子多在顶端恨芽成人字形,末端椭圆形附着胞,该拟青霉再生附着胞能力强。金龟子绿僵菌  相似文献   
67.
枝顶孢属一新记录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樊美珍  黄勃 《菌物系统》1999,18(4):449-449
  相似文献   
68.
从采自安徽祁门枯牛降自然保护区的一种虫草[Cordyceps.sp.]的内菌核上分离出一株产生孢梗束的丝孢菌,鉴定为地生枝顶孢,在中国属首次报道。地生枝顶孢Acremonium terricola(Miller et al)Gams,Cephalosporium-artige Schimmelpilze(Hyphomycetes),GustavFisherVerlag,Stuttgart,p.67,1971.Fusidium terricola Miller,Giddens & Foster,M…  相似文献   
69.
地生枝顶孢(AT01)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正交试验确定地生枝顶孢(AT01) 胞内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3 次,每次提取时间为1-5h ,每次加水20 倍,多糖沉淀时乙醇浓度为75 % 。  相似文献   
70.
古尼虫草小孢变种无性型原生质体制备及再生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从古尼虫草小孢变种Cordyceps gunnii var.minor上分离的无性型古尼拟青霉小孢变种Paecilomyces gunnii var.minor G106M为出发菌株,进行原生质体制备及再生条件的研究。将培养16h的菌丝体用溶壁酶和蜗牛酶的混合酶液于28℃酶解1.5~2h,原生质体产量可达3.74×107/mL。以培养12h的菌丝制备的原生质体在0.6mol/L氯化钠的SDAY培养基上再生率最高,为17.9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