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4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人体肠道中寄居着数量众多、种类繁异的微生物,其在机体营养吸收、物质代谢以及免疫调节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但肠道微生物(gut microbiota)群落结构失调或组织易位则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肠上皮细胞(intestinal epithelial cells)作为机体直接接触众多肠道微生物的第一道屏障,在响应肠道微生物定植、调节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以及维持肠黏膜屏障功能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主要从肠黏膜免疫调控的角度,介绍肠道微生物与肠上皮细胞互作分子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2.
在一套四级串联悬浮床生物反应器系统中,以双酶法制备的玉米粉糖化液为底物,进行了废糟液全循环条件下自絮凝颗粒酵母乙醇连续发酵的实验研究。在实验中,每隔5 d将从末级反应器收集到的发酵液集中精馏处理,得到的废糟液直接用于玉米粉调浆制糖。系统连续运行了120d,共进行了24批次实验,数据分析表明系统达到了平衡状态。在平均发酵时间为20h条件下,发酵终点乙醇浓度平均为11.7%(V/V),残还原糖浓度平均为7.9g/L,装置运行平稳。这些工作为自絮凝颗粒酵母乙醇发酵耦合废糟液直接全循环使用、实现污染物源头减废、清洁生产奠定了理论和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23.
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是一类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体内的末端氧化酶,是生物体内抗氧化酶体系的重要成员,因此本研究旨在克隆文昌鱼CAT基因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本研究以青岛文昌鱼(Branchiostoma belcheri tsingtauense)为材料,用RACE技术首次克隆了其CAT全长cDNA的基因序列,命名为AmphiCAT(GenBank登录号:KU058636);该序列总长为2640 bp,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为1533 bp,编码510个氨基酸,含有一个长为19个氨基酸序列的潜在活性位点和一个长为9个氨基酸序列的血红素配体信号,总分子量在线预测约为57.85 kD;经生物软件分析确定该蛋白质无信号肽序列,预测该蛋白质为非分泌性蛋白,属于单功能CAT的clade3分支;该基因的分子进化树表明青岛文昌鱼CAT同软体动物的亲缘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124.
野生濒危植物掌叶木的ISSR-PCR反应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野生濒危植物掌叶木的叶片为材料,通过单因子试验分别研究了模板DNA、退火温度、TaqDNA聚合醇用量、dNTP浓度、Mg2+浓度、引物浓度等对ISSR-PCR反应的影响,找出各自的合适条件,通过各个因子的组合研究建立了适宜于掌叶木ISSR分析的扩增体系,即25μL的反应体系中含模板DNA约30ng,Mg2+2.0 mmool/L,引物0.8μmol/L,dNTP0.20 mmol/L,TaqDNA聚合酶1.5U.该研究为利用ISSR分析掌叶木遗传多样性、进行掌叶木种质资源研究等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5.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70(HSP70)和P53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35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15例甲状腺良性病变组织及15例正常甲状腺组织中HSP70和P53蛋白的表达,分析HSP70和P53蛋白的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HSP70和P53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甲状腺良性病变组织及正常甲状腺组织(P〈0.01)。HSP70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是否有颈部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以及AJCC分期密切相关(P〈0.01),而与年龄、性别、肿瘤的大小以及分化程度无关(P〉0.05)。P53在PTC组织中的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是否有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以及AJCC分期密切相关(P〈0.01),而与年龄、性别、肿瘤的大小无关(P〉0.05)。HSP70和P53蛋白在PTC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性(r=0.679,P〈0.01)。结论:HSP70和p53蛋白在PTC中均呈高表达,并有协同作用,两者可作为预测PTC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26.
目的进一步优化脑膜炎奈瑟菌的血清抗体特异性体外杀菌试验,建立更加标准的A、C、W135、Y群脑膜炎奈瑟菌血清杀菌试验(serum bactericidal assay,SBA)方法,并验证其可行性及稳定性。方法 (1)用经典溶血方法测定补体活性,并根据非特异性杀菌率(non-specific killing rates,NSK)筛选出最佳试验补体;(2)对影响最终菌落数的关键因素,如靶菌起始浓度、培养基、染色剂浓度等进行优化;(3)根据质控血清的测定结果,确定补体最佳稀释比例和孵育时间;(4)对优化后的方法进行准确性、线性和精密度验证。结果补体选用Pel-freez-11536,溶血活性约为400 U/m L,除C血清群靶菌孵育时间需在45 min以内,其余血清群靶菌NSK均≤25%;对数期A、C、W135、Y血清群脑膜炎奈瑟菌做靶菌的最佳起始浓度为A600 nm的菌液分别稀释10~5、10~5×2、10~5×4、10~5×4倍;4种血清群脑膜炎奈瑟菌在BHI+0.5%血平板培养基上生长正常,且培养基颜色较浅,染色效果较明显;4种血清群靶菌的染色剂TTC最佳添加量均为0.001%;补体最佳用量为1∶3稀释,活性单位约133 U/m L;最佳孵育时间除C血清群为45 min外,其余血清群均以60 min为宜;优化后的方法测定质控血清的稀释倍数与对应的SBA滴度呈显著负相关,斜率在-1.1~-0.9之间,Pearson相关系数在-1.0~-0.9之间,P0.001,多次试验的CV均15%。结论对传统的SBA方法进行了优化,建立了更具有可比性、重复性较好的简单、可行、稳定的SBA方法。  相似文献   
127.
目的用外部特征观察与尿液代谢组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对维吾尔医异常黑胆质证大鼠模型进行生物学标志评价与讨论。方法采用维吾尔医异常黑胆质理论建立大鼠动物模型,并对其各项外部指标如毛发、舌象、睡眠、粪便、情绪、体重增长率等进行观察和评分,采用核磁共振氢谱(~1H-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1HNMR)对其尿液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异常黑胆质证模型组大鼠与对照组相比较外部特征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包括粪便干燥且硬,尿量减少且颜色加深,皮毛干燥,舌苔暗紫并有瘀斑,体重增长率降低等;尿液代谢物中23种代谢物含量明显降低包括丙酸酯、乳酸、丙氨酸、丙酮酸、乙酸、乙酰胺、糖蛋白、丙酮、甲胍、肌氨酸、鸟氨酸、甘氨酸、肌酸、肌酸酐、肌胺酸酐、β-半乳糖、尿刊酸酯、酪氨酸、苯丙氨酸、马尿酸、氨基马尿酸、甲酸和赖氨酸等,而尿素、柠檬酸、尿囊素和α-酮戊二酸等4种代谢物含量明显升高。结论模型组大鼠在异常黑胆质证发生发展过程中不但外在表形发生明显变化,而且也发生了内在多种代谢通路的明显变化,尿液代谢产物的明显异常可能与异常黑胆质证的生物学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28.
木质纤维素预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有毒副产物严重影响了纤维素乙醇发酵,提高酿酒酵母抑制物耐受性是提高纤维素乙醇发酵效率的有效方法。文中通过过表达LCB4基因,研究了重组菌株S288C-LCB4在乙酸、糠醛和香草醛胁迫下的细胞生长和乙醇发酵性能。结果表明,LCB4过表达菌株在分别含有10 g/L乙酸、1.5 g/L糠醛和1 g/L香草醛的平板中生长均优于对照菌株;在分别含有10 g/L乙酸、3 g/L糠醛和2 g/L香草醛的液体乙醇发酵过程中,重组菌株S288C-LCB4乙醇发酵产率分别为0.85 g/(L·h)、0.76 g/(L·h)和1.12 g/(L·h),比对照菌株提高了34.9%、85.4%和330.8%;且糠醛和香草醛胁迫下发酵时间分别缩短了30 h和44 h。根据发酵终点发酵液代谢物分析发现重组菌株比对照菌株产生了更多甘油、海藻糖和琥珀酸,这些物质有利于增强菌株的抑制物耐受性。综上所述,LCB4基因过表达可显著提高酿酒酵母S288C在乙酸、糠醛和香草醛胁迫下的乙醇发酵性能。  相似文献   
129.
目的:应用生物胞素法观察罗非鱼三叉神经中脑核位置及细胞形态特征。方法:本研究选用罗非鱼15只(雌雄不限),体长15~20 cm,浸入140 mg/L三卡因间氨苯酸乙脂甲磺酸盐(MS222)溶液中麻醉,在手术显微镜下暴露脑和神经,通过生物胞素(Biocytin)结晶追踪技术研究罗非鱼三叉神经中脑核的位置、细胞形态分布。结果:(1)罗非鱼的三叉神经中脑核位于中脑后交联水平。(2)三叉神经中脑核的下行纤维与运动核之间存在突触联系。(3)三叉神经中脑核的细胞形态为圆形或卵圆形。结论:罗非鱼的三叉神经中脑核位于中脑后交联的高度,其接受走行于三叉神经三大分支内的感觉纤维并发出的下行纤维与运动核形成突出联系。  相似文献   
130.
目的:对比分析湿热痹阻型与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相关细胞因子水平。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47例湿热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湿热痹阻组)、43例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寒湿痹阻组)以及同期我院体检科确诊的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同时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单核细胞表面CD147分子的表达情况。结果:3组研究对象血清MMP-3、TIMP-1、TNF-α、IL-1β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血清MMP-3显著低于湿热痹阻组,TIMP-1、TNF-α、IL-1β则显著低于湿热痹阻组与寒湿痹阻组(P0.05),寒湿痹阻组血清MMP-3、TIMP-1显著低于湿热痹阻组(P0.05),湿热痹阻组与寒湿痹阻组血清TNF-α、IL-1β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湿热痹阻型与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血清MMP-3、TIMP-1及单核细胞表面CD147存在着显著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