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5篇
  免费   107篇
  国内免费   451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92篇
  1999年   73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3篇
  1964年   5篇
  1962年   3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212.
213.
由于妇女“主内”的社会性别分工,形成了少数民族妇女与山林、土地等自然资源密切而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214.
215.
中药中使用的动物药物有400余种,其中相当大的一部分并不是动物本身,而是动物的产物或动物的病态产物。现将常用种类简介如下: 海蜇Rhopilema esculenta以口腕部(蜇头)及伞部(蜇皮)入药。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碘、维生素B_1、B_2、烟酸等成分。有清热解毒,降压消积功能。  相似文献   
216.
植物的生活史由其有性生殖构件和营养体构件相互作用共同完成,克隆整合作为克隆植物的重要特征,其与有性生殖特征的相互作用关系却所知很少。该研究通过同质园种植实验,分析了空心莲子草的分株表型、生理、性别等与克隆整合的关系。结果表明:(1)克隆整合以及分株间是否连接对空心莲子草的表型特征、气体交换等生理性状和性别特征均有显著影响。(2)克隆整合显著缩小了雌雄同花和雄蕊心皮化两种性别植株间表型特征的差距,后代的性别特征与营养体表型特征显著相关。(3)在贫瘠的沙土基质中克隆整合明显增加了空心莲子草的营养体生长特征和气体交换等光合生理指标,但这种增加在富含有机质的塘泥基质中不明显。(4)居于不同土壤基质分株间的联系会减少分株表型特征和气体交换对生长环境的响应,并保持母体性别特征不受环境的影响,但单独居于沙土或塘泥单一土壤基质的分株性别特征却因受到环境影响而改变。因此,克隆整合有利于空心莲子草性别特征的稳定。  相似文献   
217.
柔毛淫羊藿(Epimedium pubescens Maxim.)是中国淫羊藿属植物中分布较为广泛、形态变异较为丰富的物种,柔毛淫羊藿及其近缘种在分类中存在诸多争议。为研究柔毛淫羊藿及其近缘种变异规律和进行种的界限划分,该研究对柔毛淫羊藿31个居群和近缘种星花羊藿3个居群、镇巴淫羊藿1个居群、万源淫羊藿1个居群共36个居群的叶背非腺毛进行了显微观察。结果显示:(1)所观察到的非腺毛分为直毛、曲毛、伏曲毛、长伏毛、拟短伏毛、短伏毛、单细胞毛7个大类19个小类,并发现每个居群或每个个体的叶背面非腺毛是由多种类型构成。(2)共观察到13个居群具有乳突,且69.2%非腺毛较少(非腺毛密度少于50个/mm2)的居群具有乳突;而且共有27个居群中具有单细胞毛,占该研究36个居群的75%。(3)以非腺毛密度、主要类型构成进行居群归类,其中柔毛淫羊藿21个居群为直毛群(A),柔毛淫羊藿7个居群为曲毛群(B),柔毛淫羊藿2个居群、星花淫羊藿3个居群、镇巴淫羊藿1个居群为长伏毛群(D),柔毛淫羊藿1个居群为拟短伏毛群(E),万源淫羊藿1个居群为短伏毛群(F),所有居群均共有直毛类非腺毛,说明直毛类非腺毛为柔毛淫羊藿及其近缘种的核心类型非腺毛。(4)从居群内非腺毛类型组成的角度梳理出了居群间的演化关系,直毛群:AⅠ→AⅡ→AⅢ→AⅣ→AⅤ;曲毛群:BⅠ→BⅡ→BⅢ→BⅣ;长伏毛群:DⅠ→DⅡ→DⅢ;直毛群→曲毛群;短直毛群→短伏毛特化群;短直毛群→拟短伏毛特化群,且居群间的演化关系与地理分布呈现良好的相关性。(5)单细胞毛为淫羊藿属中首次发现。研究认为,单细胞毛可能与主流非腺毛类型(直毛和曲毛)和地理分布有关,但乳突则与叶背面的非腺毛密度可能存在负相关关系;该研究结果支持将星花淫羊藿归为柔毛淫羊藿种下等级的分类处理。  相似文献   
218.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金叶女贞果实花青素对完全弗氏佐剂(CFA)诱导慢性炎性痛的镇痛作用及其可能的中枢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三组(n=10):正常对照组、慢性炎性痛模型组(左后足跖注射100 μl CFA)、花青素治疗组(模型+花青素90 mg·kg-1,ig,qd)。造模前和术后第1、3、5、7、9、11、13日测量各组大鼠的体重、基础痛阈(热痛阈和机械痛阈),左后肢足趾容积;术后第14日实验结束,分光光度计法测定血清各项生化指标,Western blot检测海马区总辣椒素受体(TRPV1)和磷酸化辣椒素受体(p-TRPV1)的表达。结果:花青素能提高模型组大鼠热痛阈和机械痛阈(P<0.05),降低足趾肿胀度(P<0.05),提高血清SOD水平(P<0.01),降低血清MDA和NO含量(P<0.05),降低大脑海马区p-TRPV1/TRPV1蛋白比例。结论:花青素灌胃14日处理对完全弗氏佐剂诱导的大鼠慢性炎性痛有镇痛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炎性因子释放,提高抗氧化能力和下调TRPV1磷酸化有关。  相似文献   
219.
姜孟楠  王嘉琪  魏强 《病毒学报》2018,34(3):399-401
2017年我国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菌(毒)种保藏机构完成指定工作,作为国家生物安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病原微生物菌(毒)种保藏机构运行与管理,确保国家生物安全,已成为坚持和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一项重要内容和具体体现。保藏机构运行管理应将病原微生物菌(毒)种的合理利用和安全管理两方面相结合,在确保国家生物安全的前提下,统一病原微生物保藏技术标准和数据规范体系,提升保藏机构能力和水平,不断适应国家生物安全战略,以及传染性疾病防控、生物技术和生物产业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220.
利用插入失活及营养缺陷型互补法将大肠杆菌K12 13kb的glyA基因克隆到质粒pBR329中。将重组质粒酶切,亚克隆,确定2.6kb PstI-EcoRI亚克隆片段带有完整的glyA基因。共获得12株glyA基因重组菌,对重组质粒进行了酶切鉴定。不同重组菌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SHMT)活性及其酶表达量均不相同。受体菌未检测到丝氨酸的产生。重组菌株JM109(pSM13)、K12(pSM13)、K12(pSM14)和K12(pSM15)SHMT酶表达量分别占全菌可溶性蛋白的15.7%、15.4%、11.8%和9.4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