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9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9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11.
通过冷冻干燥、DEAE Sepharose Fast Flow阴离子交换柱层析、Sephadex G 100凝胶过滤柱层析,SP葡聚糖凝胶C 25阳离子交换柱层析等分离纯化技术,对烟草吡哆胺 丙酮酸转氨酶进行分离纯化。采用苯肼衍生化方法检测活性,并对其基本酶学性质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该酶被纯化了92.34倍;最适温度为70 ℃,最适pH为9.0。在pH7.0~9.0内稳定且热稳定性较好,80 ℃保温3 h仍有51.55%的酶活力;在最适反应条件下,测得反应底物吡哆胺和丙酮酸的Km值分别为6.337 mmol?L 1和0.867 mmol?L 1。该结果为进一步研究烟草体内VB6代谢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12.
桐柏野大豆种子粗蛋白质测定及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野大豆因其高蛋白、低油脂含量等特点,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为了快速精确测定野大豆粗蛋白质含量,采用半微量凯氏法和消化—分光光度法对采自桐柏的8个野大豆样品进行蛋白质含量的测定,并分析比较两种测定方法。试验结果显示,采用消化—分光光度法测定的野大豆的蛋白质含量与经典的半微量凯氏法测定结果一致。半微量凯氏法适用范围广,测定结果精确,而消化—分光光度法相对于半微量凯氏法简化了试验操作,缩短了分析时间,又没有特殊的仪器设备和试剂要求,更便于普及应用。  相似文献   
313.
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相结合,对山东丹参、丹参、南丹参发育良好成熟的花粉粒进行比较观察。结果表明:花粉粒形态、大小和外壁网状雕纹特征均具有较显著区别,首次为山东丹参新种积累孢粉学资料、确立其在植物分类学上的地位以及研究其种质,提供花粉形态的重要依据;丹参和南丹参花粉粒形态特征及外壁网状雕纹与前人报道相一致,为揭示山东丹参与丹参、南丹参之间的亲缘关系及种间分类鉴定提供了孢粉学依据;也为山东丹参药用植物新资源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14.
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了分布于广西北部湾沿岸的三种主要海草(矮大叶藻、二药藻和喜盐草)的茎叶解剖构造。结果表明:(1)三种海草的叶片结构和根状茎均有发达的气腔组织,叶肉及皮层细胞数量较少,且胞间隙明显;(2)叶肉及皮层中夹杂有纤维群,皮层薄壁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木质化现象;(3)维管束结构简化,主要起机械支持作用而非输导功能。这些特征反映出矮大叶藻、二药藻和喜盐草对海洋环境中海浪和潮汐冲击、光等胁迫的高度适应。  相似文献   
315.
热激诱导的玉米幼苗耐热性及其与脯氨酸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热激对玉米幼苗耐热性的效应及其与脯氨酸的关系。结果表明,培养2.5 d的玉米幼苗经过42℃热激4 h并于26.5℃下恢复4 h后,提高了玉米幼苗在48℃下的存活率,并且热激及其后的恢复过程中都表现出脯氨酸的积累。不同浓度的外源脯氨酸预处理也可提高玉米幼苗内源脯氨酸的水平和抗氧化酶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还原酶(GR)、过氧化物酶(GPX)的活性,从而提高玉米幼苗在高温胁迫下的存活率。这些结果暗示热激过程中脯氨酸的积累所诱发的抗氧化酶活性的增强可能是热激诱导的玉米幼苗耐热性形成的生理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316.
胡佳续  刘强 《广西植物》2010,30(3):426-428
利用GC-MS法对四合木茎叶的石油醚提取物进行了成分鉴定。鉴定出40种化合物,包括烷烃类化合物8种、羧酸类化合物11种、酯类化合物9种、萜类化合物2种、甾体类化合物2种、醇类化合物4种,占样品总量的80.5%。其中相对含量最高的3种成分依次为油酸(15.33%)、β-谷甾醇(9.12%)和十八碳二烯酸甲酯(7.24%)。β-谷甾醇可能是四合木具有抗虫性的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317.
电镜下观察并研究了假瘤蕨属植物的叶片附属结构。报道了蜡质颗粒、片层、柔毛和鳞片。叶片附属结构在数量及性质上的差别显示出种类与环境的适应性不同。结果表明,假瘤蕨属植物中土生的种类具有较多的蜡质颗粒、柔毛及鳞片,而附生的种类具有较多的颗粒及片层,这些叶片特征均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生态环境相适应。  相似文献   
318.
从贵州省宽阔水自然保护区采集滇黔金腰、大叶金腰和锈毛金腰,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共鉴定出85种成分,主要为十六烷酸、烷烃类、肉豆蔻酸和叶绿醇等化合物。其中,在滇黔金腰中共鉴定出48种化学成分,主要有十六烷酸(10.29%)和月桂酸(7.54%)等;在大叶金腰中共鉴定出50种化学成分,主要有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10.91%)和二十七烷(7.29%)等;在锈毛金腰中共鉴定出58种化学成分,主要有十六烷酸(12.66%)和三十二烷(8.15%)等。不同种金腰属植物挥发油的主要成分种类比较接近,但各自挥发油化合物组成又都含有其特有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319.
本文对水蔗草的胚珠附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功能大孢子时期,珠孔端的1~3个珠心细胞开始特化,发育成胚珠附器;胚珠附器发生时,有些胚珠同时出现无孢子生殖原始细 胞;有性生殖和无孢子生殖的胚囊中均有胚珠附器存在;但在无孢子生殖的胚囊中,胚珠附器一般很大,长约是宽的1~3倍;而有性生殖胚囊的胚珠附器的长约是宽的1~2倍;和有性生殖胚囊相比,无孢子生殖胚囊的胚珠附器更加发达;存在发达的胚珠附器是水蔗草无孢子生殖胚囊的特点之一。  相似文献   
320.
鱼腥藻 595 (Anabaenasp. 595)在0.05 mol/L钾、钠、铵的盐酸盐、硝酸盐、硫酸盐和磷酸盐的诱导下,2 d后即出现显著的细胞学效应:细胞体积增大,明显液泡化;少数细胞发生横向和不均等分裂;藻丝片段化,异形胞分化率相对提高。其中,铵盐培养的藻丝细胞内出现特异的浓缩颗粒状区域。钙盐、镁盐也诱导类似细胞学变化,但作用较弱。在含 0.1 mol/L NaCl的培养基中长期培养,细胞出现周期性分化行为,开始细胞膨大并液泡化,以后色素质重新充满细胞,液泡消失,然后细胞分裂至正常细胞大小,成为接近正常的藻丝,但接着又膨大液泡化,如此进入新的周期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