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神农架考察纪行周静,陈振兴(北京市朝阳区第一教师进修学校100022)我们生物学继续教育中级班师生一行41人于去年9月29日~10月7日,去我国湖北省神农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了考察。尽管时间已过去半年,但神农架奇异的动物,难解的“野人之谜”,自然的...  相似文献   
42.
沼液还田对旱地红壤微生物群落代谢与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郑学博  樊剑波  崔键  徐磊  祝振球  周静  何园球 《生态学报》2016,36(18):5865-5875
通过沼液还田定位实验,按照不同沼液全氮还田比例设6个等氮量(N-P_2O_5-K_2O量均为120-90-135 kg/hm~2(对照除外))处理:对照(不施肥,CK)、100%化学氮(NPK)、15%沼液氮+85%化学氮(BS15)、30%沼液氮+70%化学氮(BS30)、45%沼液氮+55%化学氮(BS45)和100%沼液氮(BS100),运用Biolog-ECO技术分析0—20cm花生收获期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功能多样性,阐明微生物群落代谢与沼液还田量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①BS45、BS30处理土壤微生物群落碳源代谢强度(AWCD)显著高于CK和NPK处理;而BS15、BS100处理土壤微生物群落碳源代谢强度(AWCD)与CK和NPK处理则无显著差异;②土壤微生物群落碳源代谢强度(AWCD)、丰富度指数、Shannon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均表现为BS45BS30NPKCKBS100BS15;③结合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表明各处理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分为4组:BS45、BS30处理为一组,微生物群落代谢活性最强,特别是碳水化合物、氨基酸、聚合物和胺类等碳源的代谢能力;NPK、CK、BS100处理为一组,微生物群落代谢活性次之;BS15处理为一组,微生物群落代谢能力最低,其碳水化合物、羧酸、氨基酸、聚合物、酚类和胺类等碳源的代谢能力均为最低。结合主成分分析综合得分,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和多样性的顺序为BS45BS30NPKCKBS100BS15。可见,沼液还田显著影响旱地红壤微生物群落的代谢活性和多样性,沼液不能完全替代化肥,当沼液全氮还田比例在30%—45%时,微生物群落代谢活性最强,有利于土壤质量提高,适于在我国旱地红壤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43.
调查了汉族、鄂伦春、赫哲、朝鲜、蒙古、羌、土家、苗、侗、畲、壮、纳西、傈僳、白、彝、景颇、哈尼、傣、维吾尔和塔吉克等20个民族的PGM_1及其亚型,EsD、GLO_1、AK、ADA和6-PGD等酶型的分布及基因频率。PGM_1及其亚型、EsD和GLO_1在中国各民族中是分布较好的,个人识别能力较高的酶。有12个民族查出有PQM_1~6基因,壮族的频率最高,PGM_1 6-1表型达4.15%。对在4174份血样中所检出的带有PGM_1~6基因的68份血样做亚型分析,在凝胶上PGM_1~6谱带均在同一位置上。EsD_1基因频率的总趋向是北方各民族高于南方。哈尼、傈僳、傣、纳西、畲、壮、侗和苗等民族EsD2-2表型达15%以上,哈尼族高达32.4%。GLO1~1基因频率塔吉克和维吾尔族为0.2927和0.2112,羌族为0.0583,其它各族在0.0714—0.1527。各民族AK~1、ADA和6-PGD~(?)基因频率均甚高。  相似文献   
44.
为原核表达抗伏马菌素单链抗体-碱性磷酸酶融合蛋白并分析其活性,本研究根据抗伏马菌素单链抗体H2的基因序列设计引物,PCR扩增获得目的基因,经限制性核酸内切酶SfiⅠ和Not Ⅰ的酶切位点克隆到pDAP2/S载体中,转化大肠杆菌(Eschrichia coli)菌株XL1-Blue并鉴定阳性转化子.IPTG诱导H2-AP融合蛋白基因的表达,利用Western blot检测其表达情况,AP显色反应和ELISA鉴定其活性.结果显示成功构建了 pDAP2/S-H2原核表达载体,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中实现可溶性表达,并保留单链抗体和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因此,H2-AP融合蛋白通过原核表达后可用于发展伏马菌素的快速免疫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45.
前列腺癌DU145细胞在普通培养基中培养至对数生长期,无血清培养基重悬细胞培养至形成球状体,以细胞三维(3D)培养和二维(2D)培养方法分离前列腺癌类干细胞,观察细胞球的形成及其生长情况,通过CCK-8细胞增殖实验和细胞划痕修复实验检测所分离细胞的增殖能力,结果显示前列腺癌DU145细胞在普通培养基中呈长梭形贴壁生长,无血清培养基培养72 h形成大量细胞球聚集体,细胞3D培养分离的细胞球的透明度和形态比2D培养分离的细胞好,3D培养分离细胞的增殖能力和划痕修复能力明显强于2D培养分离细胞.因此,细胞3D培养技术联合无血清培养基有利于前列腺癌干细胞的分离.  相似文献   
46.
最近的研究结果表明,国产糙苏属(Phlomis)的所有种类(除了栽培种橙花糙苏P.fruticosa以外)以及沙穗属(Eremostachys)、独一味属(Lamiphlomis)、钩萼草属(Notochaete)均应并入草糙苏属(Phlomoides)。新界定的草糙苏属因其草本习性等特征而与糙苏属易于区别。尽管已有不同作者对国产草糙苏属大部分物种名称进行了新组合,但仍遗漏了11个物种名称。为方便使用,本文对这11个名称进行了新组合,同时提供了新界定的草糙苏属国产物种名录及检索表,共50种9变种。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两种大豆异黄酮主要成分染料木黄酮(genistein,GEN)和大豆苷元(daidzein,DAI)抑制人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的作用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物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s-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信号途径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方法观察MCF-7细胞的PPARγ表达情况,PPARγ介导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大豆异黄酮和PPARγ配体罗格列酮(rosiglitazone,ROS)对MCF-7细胞PPARγ的激活作用,MCF-7细胞分别经8×10-5mol/L GEN、DAI和1×10-5mol/L的ROS单独或联合1×10-5mol/L的PPARγ特异性抑制剂GW9662联合处理24、48和72 h后,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结果:MCF-7细胞存在有PPARγ表达,GEN、DAI呈剂量依赖性增强报告基因荧光素酶活性,且这种作用可被GW9662明显阻断;GEN、DAI和ROS呈时间依赖性明显抑制MCF-7细胞增殖(P<0.05),而GW9662可以显著削弱GEN、DAI和ROS对MCF-7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P<0.05)。结论:大豆异黄酮可通过激活乳腺癌MCF-7细胞的PPARγ信号途径抑制其增殖。  相似文献   
48.
王燕  张颖  张毅  王伟  刘薇  周静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2,12(22):4307-4311
目的:探讨脉搏波传导速度(PWV)检测在评估高血压病患者大动脉弹性中的应用价值与影响因素分析 方法:采用分层整体抽样法随机抽取高血压病患者2178例,同时抽取非高血压2182人作为对照组.应用Complior SP VP-1000动脉硬化检测仪测定颈一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C-FPWV)评估大动脉弹性.采用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空腹血糖(FPG)和尿酸(UA)等指标与高血压痛患者大动脉弹性下降的影响因素.结果:C-FPWV平均值高血压组(1594± 264cm/s)显著高于对照组(1216± 231cm/s),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31.659,P=0.00).>40岁各年龄段PWV值上升程度,高血压组明显高于对照组(X2= 18.954~36.924,P=0.00),两组PWV值上升程度与年龄呈正相关.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表明:BMI≥28kg/m2、SBP≥ 140mmHg、DBP≥90mmHg、TC>5.28± 0.62 mmol/L、TG> 1.68± 0.64mmol/L等指标高血压组明显高于对照组(t=14.314~17.428,P<0.05).在性别、UA和FPG等指标两组无明显差异(X2=6.368~13.618,P>0.05).结论:高血压痛患者PWV值上升程度显著高于非高血压者,BMI、SBP、TG、TC是高血压病患者大动脉弹性下降的主要影响因素.PWV值可作为评价大动脉弹性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49.
重视学科间的渗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 2 1世纪的中国 ,正在实施素质教育 ,教育的改革正深入发展而改革高考制度是推进中小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 ,高考科目的设置和内容的改革进一步突出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考查 ,“3 综合”的高考方案已在全国推广 ,面对这一新的形势 ,生物学科如何改革教学 ,加强学科知识的互相渗透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已成为教学的一个热点 ,本文就这方面的问题 ,谈点想法和对策。1  2 1世纪是生物科学的世纪“2 1世纪是生物科学的世纪”这一断言已被国内外科学家认同 ,因为生物科学的发展带来的不只是将科学幻想变成现实 ,更可能是一次新的工业…  相似文献   
50.
热休克蛋白对细胞凋亡信号转导途径的调节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细胞凋亡信号转导目前已迅速成为揭示细胞凋亡分子机制的前沿课题. 由于热休克蛋白(HSPs)在细胞生长调控和凋亡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人们进行了大量关于热休克蛋白与细胞凋亡信号转导途径调节机制的研究. 研究发现, 热休克蛋白家族的多个成员, 如HSP90, HSP70, HSP60, HSP27等能够在Fas死亡受体途径、JNK/SAPK途径、caspase途径等多个水平发挥调节作用, 并且部分依赖于热休克蛋白的“分子伴侣”作用, 控制着细胞生命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