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1.
五种作物基因库种子繁殖更新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大白菜、荞麦、多花菜豆、薏苡和芝麻等五种作物,每作物4个品种,各设25、50、100、150、200株不同群体的田间种植试验.采用纱网隔离,人工链式杂交,成对杂交,混合授粉,人工辅助授粉或虫媒(蜜蜂、苍蝇)等不同传粉方法.观察、记载主要农艺性状.室内考种并测定各繁种方法与原种繁殖前后10种同工酶,计算遗传多样性指数;比较不同种群及原种与不同繁种方法繁殖后代间的差异显著性(遗传相似性).提出这5种作物基因库种子最佳繁种措施大白菜种植50~100株,群体内进行人工链式杂交;荞麦在网罩内种50~100株,采用家蝇传粉;多花菜豆在全封闭网棚内种50株以上,放蜜蜂传粉;薏苡种50~150株群体,套袋人工混合授粉;芝麻采用非隔离区种植40~50株或利用温室隔离种植.  相似文献   
12.
为了检验重组逆转录病毒对体外培养细胞的感染能力和效率 ,用逆转录病毒载体构建的人神经营养因子 3(pLXSN NT3)感染大鼠原代成纤维细胞 ,经G4 18筛选获得了稳定整合有外源hNT 3的工程细胞株 .RT PCR证实了外源基因hNT 3已整合到宿主细胞基因组 ,并可合成其mRNA ;PCR检测方法证明细胞株不含具有感染能力的病毒 ;Western印迹证明了细胞能正确表达hNT 3;大乳鼠背根神经节检测了细胞上清液中的NT 3生物活性 .体外感染实验的成功为进一步进行基因治疗动物实验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蛋白质O-甘露糖转移酶-1(Protein O-mannosyltransferase-1,Pmt1p)与Pmt5p基因对酵母细胞寿命的影响,采用一步基因置换法构建PMT5基因缺失菌株(pmt5Δ),在此基础上,缺失PMT1基因,构建PMT1和PMT5双基因缺失菌株(pmt1Δpmt5Δ)。显微镜下分离和计数酵母子细胞的数目,统计菌株的复制性寿命;检测细胞吸光度值来评价细胞分裂增殖速度。结果发现,与对照组酵母细胞的平均复制性寿命(25代)比较,pmt5Δ菌株(26代)的寿命无明显变化(P 0. 05),而pmt1Δpmt5Δ菌株(21代)的寿命明显缩短(P 0. 01);热量限制条件下,与对照组酵母细胞比较,pmt5Δ菌株的生长曲线无明显变化,而pmt1Δpmt5Δ菌株的生长曲线低平,细胞分裂增殖减慢。结果表明,PMT1与PMT5双基因缺失明显缩短酵母细胞的寿命,机制可能与细胞的增殖活力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14.
用改良的MTT法测定rhG-CSF活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MTT测定法是根据线粒体脱氢酶催化MTT形成蓝色甲■的多少来检测活细胞数和功能状态的,但原始方法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敏感性偏低、有机溶剂产生蛋白质沉淀以及产物的溶解度偏低等。为了摸索测定 rhG-CSF活性的最适条件,我们以 NFS-60细胞为对象,比较了多种溶解缓冲液,并且对细胞数、MTT浓度及保留时间、溶解液用量等条件进行了选择。结果表明,DMF-20%SDS和 20%SDS的效果最好,测定时细胞数为每孔 1000个细胞,所加 MTT浓度为 1mg/ml,保留时间为 4 h,溶解液的用量为每孔 100μl。  相似文献   
15.
中国土壤呼吸温度敏感性空间格局的反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壤呼吸的温度敏感性(Q10)是模拟全球变暖与生态系统碳释放之间反馈强度的重要参数.虽然实验研究表明Q10值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但由于其空间分布格局的定量数据的缺乏,目前绝大多数生物地球化学模型将其简化成一个常数,并以此来预测未来的气候变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模型预测的不确定性.本研究基于土壤有机碳的实测数据,并结合碳循环过程模型(CASA模型),利用反演分析方法估算了8km空间分辨率下中国土壤呼吸温度敏感性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Q10值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且与实验方法估算的Q10值具有一致性;不同土壤类型的Q10值在1.09~2.38之间变化,其中火山灰土的Q10值最大,冷棕钙土的值最小;Q10值的空间分布与降水及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关系密切.研究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反演Q10值的空间分布,从而有助于揭示碳循环规律并降低未来大气CO2浓度及气候变化预测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未知功能蛋白CUEDC2对雌激素受体(ER)β转录活性的调控,为进一步阐明CUEDC2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提供线索。方法:运用双荧光报告系统检测雌激素受体的转录激活活性,运用GST pull-down技术检测CUEDC2与ERβ的相互作用,同时外源过表达CUEDC2及ERβ,通过Western印迹检测CUEDC2对ERβ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与结论:CUEDC2能够与ERβ相互作用并抑制ERβ的转录活性,但其对ERβ的表达水平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酵母SRO9基因在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中的作用。【方法】利用PCR介导的同源重组方法构建SRO9基因缺失菌株,检测其在内质网应激诱导剂衣霉素处理条件下的克隆形成能力;通过比色法检测细胞内的H2O2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细胞增殖能力;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内质网应激靶基因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编码基因SOD1及SOD2的转录水平。【结果】相对于野生型酵母菌株,SRO9基因缺失酵母菌株对内质网应激诱导剂衣霉素的抗性增强,参与内质网应激反应的靶基因转录上调;细胞内H2O2含量下降,SOD1、SOD2转录水平降低,总SOD活性降低;对氧化剂CHP和VK3的抵抗性减弱,复制寿命明显缩短。【结论】SRO9基因缺失酵母细胞对内质网应激诱导剂衣霉素的抗性增强,原因可能是由于SRO9基因缺失激活了细胞的内质网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8.
白洁  周涛  马江  刘文  姜治国  陈发菊 《植物研究》2022,42(6):946-955
三叶木通(Akebia trifoliata)属于木通科(Lardizabalaceae)木通属(Akebia),为雌雄异花,雌雄同株的木质藤本植物,具有药食两用的经济价值。本文运用石蜡切片技术观察了三叶木通的大小孢子发生和雌雄配子体发育过程中胚胎学特征,以期了解三叶木通有性生殖过程,分析该物种自然条件下结实率低的生殖原因,为其后续进行杂交育种和新品种培育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三叶木通雄蕊6枚,每枚花药具4个小孢子囊,花药壁完全分化时由外到内依次为1层表皮、1层药室内壁、2~3层中层及1层绒毡层,且绒毡层为分泌型绒毡层。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的胞质分裂为同时型,小孢子四分体为四面体型排列,从四分体分离出来的小孢子经过进一步发育形成2-核成熟花粉细胞。小孢子囊中的小孢子四分体时期存在少量败育现象。雌蕊具1室子房,为侧膜胎座,胚珠横生,多枚,双珠被,厚珠心。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后形成的大孢子四分体呈线型排列,靠珠孔端的3个大孢子退化,合点端的1个大孢子发育成为功能大孢子,经3次连续有丝分裂并进一步发育为七细胞八核的蓼型胚囊。雌花中的雄蕊早期发育正常,但小孢子发育至单核靠边期不在进一步发育,花药壁不开裂。雄花中的心皮早期发生退化,心皮愈合不完全,无胚珠产生。三叶木通大、小孢子发生和雌、雄配子体发育基本正常,不是导致其结实率低的原因,结实率低可能与影响传粉的外部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9.
葡萄糖氧化酶的有机相共价固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葡萄糖氧化酶(GOD)在最适pH条件下冻干后,以戊二醛活化的壳聚糖为载体,分别在传统水相和1,4-二氧六环、乙醚、乙醇三种不同的有机相中进行共价固定化。通过比较水相固定化酶和有机相固定化酶的酶比活力、酶学性质及酶动力学参数,考察酶在有机相中的刚性特质对酶在共价固定化过程中保持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戊二醛浓度为0.1%、加酶量为80 mg/1 g载体、含水1.6%的1,4-二氧六环有机相固定化GOD与水相共价固定化GOD相比,酶比活力提高2.9倍,有效酶活回收率提高3倍;在连续使用7次后,1,4-二氧六环有机相固定化GOD的酶活力仍为相应水相固定化酶的3倍。在酶动力学参数方面,不论是表观米氏常数,最大反应速度还是转换数,1,4-二氧六环有机相固定化的GOD(Kmapp=5.63 mmol/L,Vmax=1.70μmol/(min.mgGOD),Kcat=0.304 s-1)都优于水相共价固定化GOD(Kmapp=7.33 mmol/L,Vmax=1.02μmol/(min.mg GOD),Kcat=0.221 s-1)。因此,相比于传统水相,GOD在合适的有机相中进行共价固定化可以获得具有更高酶活力和更优催化性质的固定化酶。该发现可能为酶蛋白在共价固定化时因构象改变而丢失生物活性的问题提供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高脂喂养兔制造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研究G-CSF对不同动脉段内皮形态和功能变化的影响及相互关系。方法30只新西兰成年雄兔随机分4组,分为对照组6只,高脂喂养组、普通及高脂喂养+G-CSF组各8只,分别测定血脂及血清NO浓度,各取胸主动脉、颈总动脉、股动脉,采用病理分析及扫描电镜观察内皮形态的不同变化,同时用RT-PCR方法测定eNOS、ET-1基因的表达了解不同动脉段的内皮功能变化。结果高脂喂养后兔血脂、NO浓度明显升高,病理发现动脉内膜增厚,以大动脉最著,小动脉最次,扫描电镜下内皮细胞的凋亡、变形亦然。ET-1基因表达相对定量次序为胸主动脉〉颈总动脉〉股动脉,eNOS基因反之。应用G-CSF后大动脉内皮功能及形态受到明显影响,但小型动脉变化不大。结论高脂喂养兔能成功制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成模后动脉内皮功能显著受损,其中以大型动脉显著,同时内皮形态出现相应变化。应用G-CSF对全身动脉系统有影响,且动脉越小,影响越小,说明粥样硬化动脉内皮形态与功能改变之间存在必然联系,对G-CSF的反应也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