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14篇
  免费   240篇
  国内免费   983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99篇
  2022年   83篇
  2021年   80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107篇
  2018年   116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121篇
  2014年   153篇
  2013年   120篇
  2012年   119篇
  2011年   140篇
  2010年   114篇
  2009年   119篇
  2008年   104篇
  2007年   136篇
  2006年   130篇
  2005年   113篇
  2004年   112篇
  2003年   99篇
  2002年   98篇
  2001年   103篇
  2000年   100篇
  1999年   99篇
  1998年   81篇
  1997年   98篇
  1996年   107篇
  1995年   98篇
  1994年   80篇
  1993年   85篇
  1992年   90篇
  1991年   90篇
  1990年   60篇
  1989年   55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28篇
  1984年   31篇
  1983年   21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20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11篇
  1963年   7篇
  1959年   7篇
  1958年   7篇
  195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人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改良及在聚球藻中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PCR定点突变技术把质粒pESOD中人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hCu,Zn-SOD)的Cys111密码子突变为Ala111密码子,再构建重组子,通过随机同源重组将突变后的hCu,Zn-SOD整合入聚球藻Synechococcussp.PCC7942,并实现表达。表达产物用SDS-PAGE、Western blot、酶活等方法测定均为阳性反应;热稳定性测定显示,hCu,Zn-SOD在80℃保温30min后仍具有95%的活力,耐热能力比天然hCu,Zn-SOD有了较大的提高。蛋白扫描结果显示目的蛋白占可溶性蛋白的3.61%。  相似文献   
992.
为了研制高活性的重组猪β干扰素,对PoIFN-β成熟蛋白第3、7和164位的3个氨基酸密码子进行毕赤酵母偏嗜性改造并构建了酵母表达载体pPICZαA-PIB。pPICZαA-PIB经SacⅠ酶切线性化后电转化导入毕赤酵母菌株X-33。多株PCR鉴定为阳性的酵母转化子经甲醇诱导发酵分泌表达了PoIFN-β,其中B1株酵母的PoIFN-β产量最高,约为2.5×105U/mL,其表达量约为60μg/mL,比活为4.17×106U/mg。将发酵上清液用PEG20000浓缩后进行SDS-PAGE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表达产物是分子量约为28kDa和25kDa蛋白的混合物,两者均可与PoIFN-β阳性抗血清发生特异反应。表达产物比PoIFN-β理论推导分子量(约20.8kDa)大,推测可能是表达产物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糖基化。重组PoIFN-β对伪狂犬病毒在细胞中增殖可呈现抑制作用,并且rPoIFN-β对伪狂犬病毒在MDBK细胞上早期增殖的抑制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993.
研究了细辛(Asarum heterotropoides var.mandshuricum)、苦参(Sophora flavescens)和蛇床子(Cnidium monnieri)的提取物对茄子黄萎病菌生长和与茄幼苗抗逆性有关生理指标的影响。茄子黄萎病菌(Verticilllium albo-atrum)按照柯赫氏法则(Koch’s postulate)进行分离鉴定;西安绿茄(Solanum melongena)采用基质栽培,按常规管理。制备植物提取物时将细辛、苦参、蛇床子用80%乙醇浸提,经超声波清洗器振荡后过滤,7648×g离心20min,取上清液用真空冷冻浓缩仪浓缩至1g·mL-1作为母液,置于冰箱内保存备用。黄萎菌菌丝生长以生长速率法测定,按公式…  相似文献   
994.
生态脆弱区生态系统状态演变分析的若干数学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脆弱区往往存在多个生态系统(草原、荒漠和灌木等)共存的现象.由于外部环境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生态脆弱区会发生从一种生态系统转变为另一种生态系统的现象,即突变现象.分析生态脆弱区多生态系统共存情况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对了解生态脆弱区生态系统的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回顾了目前能够描述生态脆弱区多生态系统的动力系统及其...  相似文献   
995.
根呼吸是林木根系获得吸收养分和水分所需能量的重要生理活动.为了探讨林木根系呼吸速率的季节变化及其影响因素,采用离体根系法(Li-6400-06叶室连接到Li-6400便携式CO2/H2O分析系统)研究了水曲柳(Fraxinus mandushurica Rupr.)苗木各径级根呼吸速率在不同供氮水平下季节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水曲柳苗木根呼吸速率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动态,且与气温的季节变化规律相同,其中比根呼吸速率在0.5732 μmolCO2 · g-1 · s-1(直径≤2 mm,10月份)~7.1861 μmolCO2 · g-1 · s-1(直径≤2 mm,7月份)之间变化,表面积呼吸速率也是7月份最高,达到0.6848 μmolCO2 · cm-2 · s-1(直径>5 mm),10月份最低,仅为0.0132 μmolCO2 · cm-2 · s-1(直径≤2 mm);比根呼吸速率随根直径变大而降低,表面积呼吸速率变化规律则完全相反.供氮水平对水曲柳苗木根呼吸速率的影响随气温升高明显增强,其在6~8月份各径级根系中均达到显著水平(0.00072mm)Q10值范围为2.07~2.96,Q10值随根系径级增大而降低的现象表明水曲柳苗木细根对温度变化反应更为敏感;细根Q10值在供氮水平间差异显著(P=0.0392<0.05),粗根则不明显,表明土壤供氮水平主要影响细根的Q10值变化.  相似文献   
996.
梁晓东  薄学 《化石》2009,(3):44-47
中国古生物化石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据史料记载,我国对化石文化的研究已有几千年的所史,可追溯到宋代以前。鼎盛时期当为清朝康熙、乾隆年间。最近在辽两义县的《民国义县志》中发现了有关古生物化石文化的宝贵资料。书中的《赠鱼石》中所记载:“清圣祖(康熙皇帝)制有格物编:商宗(乾隆皇帝)制有鱼石屏歌。”两位皇帝都深入探究了鱼化石的来源,并制有“砚匣”和“鱼石屏”等珍贵的艺术品。这些发现与考证,有力地把中国古生物化石文化鼎盛期向前推进了三百年,这对中国化石文化交流、学术研究、市场贸易以及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7.
偶氮染料脱色菌株AZR偶氮还原酶基因的克隆及其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6S rRNA鉴定偶氮染料脱色菌株AZR属于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中的科氏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cohnii), 根据GeneBank上登录的葡萄球菌属的3个偶氮还原酶基因序列设计扩增引物, 从菌株AZR的基因组中扩增出偶氮还原酶基因, 其大小为567 bp, 编码188个氨基酸。GenBank搜索表明其为新基因, 递交GenBank数据库, 获得登录号为EU849488。通过互联网数据库及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进行初步分析表明, 该基因编码的蛋白属于黄素蛋白家族,  相似文献   
998.
本文用酶联免疫检测(ELIsA)技术研究三叶-心期喷施AgNO3诱导苦瓜纯雌系完全花分化过程中花蕾与幼叶中内源激素含量变化。结果显示:喷施AgNO,后幼叶中IAA、GA,、ZR和ABA含量与喷水的相比,都是先下降后增加。AgNO3处理的花蕾中这4种激素含量在72h内没有一致变化规律,但变化幅度大于幼叶的,表明生殖器官的内源激素对苦瓜性别分化影响比营养器官的大。AgNO3处理后24-48h内,花蕾中这4种激素的含量明显低于喷水的,而其余时间则高于喷水的。此外,AgNO3处理的花蕾中ABA/IAA、ZR/I从和GA3/IAA比值也在2448h发生剧烈的变化,48h之后这些激素比值与喷水的相差不大。这些结果说明了AgNO3处理后24-48h是苦瓜纯雌系性别分化的关键时期,IAA可能是诱导纯雌系苦瓜雄性分化的关键激素。  相似文献   
999.
150例酵母样真菌的菌种分布及其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引起医院酵母样真菌感染的菌种分布及其耐药性,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2007年10月-2008年10月的住院患者送至真菌室所分离的150株酵母样真菌,采用血清学鉴定及API 20C AUX酵母样真菌鉴定试剂条进行鉴定,采用ATB FUNGUS3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分离到150株酵母样真菌,其中自假丝酵母菌94株(62.67%),光滑假丝酵母菌14株(9.33%),热带假丝酵母菌12株(8.00%),无名假丝酵母菌10株(6.67%),季也蒙假丝酵母菌6株(4.00%),近平滑假丝酵母菌6株(4.00%),其他酵母菌8株(5.33%)。以呼吸内科(54.67%)、老年科(9.33%)、皮肤性病科(9.33%)、血液科(8.67%)分离率最高。150株酵母菌对5氟胞嘧啶(5-FC)、两性霉素B(AmB)、氟康唑(FCA)、伊曲康唑(ITR)、伏立康唑(VRC)的敏感菌株分别为144、150、131、104、147株,敏感率分别为96.00%、100%、87.33%、69.33%、98.00%。结论真菌感染的因素有很多,临床分布科室广泛,临床上应重视真菌检测及真菌药敏试验,根据检测结果合理应用抗真菌药物。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神经调节素1(NRG1)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相关性.方法:利用基于适配器连接介导的等位基因特异性扩增法.对精神分裂症易感基因NRG1进行多重SNP分析.选择NRG1基因中的rs2919391,rs2954041,rs2919392,rs7838692,rs2919394和rs2919393共六个SNP位点,检测了101个正常人样本和103个精神分裂症患者样本.结果:分析的5个SNP位点基因频率与基因型分布在正常人与精神分裂症患者之间未显示显著差异.结论:5个研究的SNP位点显示NRG1基因与所研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不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