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4年   3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光质对花生幼苗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单色LED灯光照条件下,以青花6号花生品种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光质对花生幼苗光合色素含量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自然光照相比,蓝光(445~470 nm)可显著提高花生幼苗比叶面积、叶绿素a/b值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较高,胞间CO2浓度较低,光合效率显著提高;红光(610~660 nm)显著提高了叶片叶绿素含量,降低了比叶面积、叶绿素a/b值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光合效率低于自然光照;绿光(515~520 nm)和黄光(590~595 nm)不利于光合色素的积累,显著抑制了花生幼苗叶片的光合作用.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I)在原位肝移植术后对移植肝血流动力学变化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CDI连续观察6例原位肝移植患者移植肝脏形态学变化,肝动脉峰值流速(HAmax)、门静脉及肝静脉平均流速(PVmean,HVmean)等指标,并以30例健康成人男性肝脏的血流动力学参数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在术后2周内肝脏移植组的HAmax低于正常对照组,1周内表现更为明显;术后1周内移植肝脏组的PVmean高于正常对照组,1周后表现不明显;移植肝脏组的Hvmean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2周后,HA、PV和HV的血流速度基本上趋于正常。结论:CDI技术对了解肝移植术后移植肝的灌注情况,及早发现肝移植术后早期的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无水酒精治疗肝细胞癌早期疗效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利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彩色多普勒能量图(CDE)检查技术,经皮无水酒精瘤内注射(PEI)治疗52例肝细胞癌(肿块直径1.65.0cm),疗程结束后一周,以CDFI及CDE血流显示的有无作为评价PEI早期疗效的观察指标,并行组织学活检病理检查。结果:52个肿块经PEI治疗后,CDFI及CDE示大部分肿块血流信号消失,小部分肿块能检出血流信号,但较治疗前明显减少。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CDFI及CDE评价PEI治疗后肿瘤的灭活情况,其敏感性为:50.0%、77.8%,准确性为78.8%、90.4%,Kappa值为:0.486、0.779。结论:CDFI、DE动态监控PEI治疗过程对指导治疗意义重大,CDFI、CDE评价PEI结果客观、可靠,CDE可以敏感而直观地显示PEI治疗后肿瘤周边及内部残存的血流信号,对指导PEI治疗、时机及靶目标的选择以提高疗效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4.
定量PCR的荧光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荧光定量PCR是在普通PCR基础上,利用荧光技术对核酸进行绝对定量的一项新兴技术,其灵敏度高、特异性高、操作简便和定量准确,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和科研中。为更好地发挥荧光定量PCR的优点,荧光技术领域的研发工作十分活跃。  相似文献   
65.
采用石蜡切片方法和扫描电镜方法,对高寒冰缘区生长的15种藓类植物茎的结构进行解剖学观察分析,为高寒冰缘区藓类植物在极端环境下的生存机理及其生态应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高寒冰缘区的15种藓类植物的茎分为表皮、皮部、中轴三部分。茎表皮细胞多为一层,长短不一,细胞壁表面粗糙,表面纹饰多为鳞片状、颗粒状、浅窝点状,表皮细胞的细胞壁加厚程度不同;皮部所占面积最大,大部分有内、外皮部的分化,细胞壁由外向内逐渐变薄,细胞由小到大又到小的整齐或镶嵌排列;中轴分化但其细胞数多少不一,细胞壁多具角隅加厚。研究认为,高寒冰缘区藓类植物具有典型的耐寒、耐旱结构特征,这些结构特征能够增强藓类植物的支撑和传导水分的作用,以抵御长期寒冷、干旱、多强风等恶劣环境;其中细胞的形状、数目、细胞表面的纹饰等微形态结构特征也具有潜在的分类学意义。  相似文献   
66.
蛋白二次酶解技术生产蛋白鲜味肽能够在保有传统鲜味的同时,有效提高蛋白质得率,利于人体吸收。试验根据不同水产品的呈味特点,选择沙丁鱼和对虾为实验原料,利用复合蛋白酶对原料进行初步定向酶解并超滤,制备具有独特风味的短肽。采用响应面法优化酶解水产蛋白工艺,水解度作响应值,以探究酶添加量、酶解温度、时间及pH值对鲜味肽得率的影响,得到初步酶解制备鲜味肽最优工艺条件:复合蛋白酶加酶量3.3%、温度57℃、酶解时间3.5h、pH为7.1。  相似文献   
67.
五种紫萼藓科植物茎及叶的解剖学观察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王虹 《植物研究》2002,22(1):T001-T002
对紫萼藓科紫萼藓属中的5种植物,运用石蜡切片法和扫描电镜法,对其茎的结构及叶表皮角质层皱褶、孔及纹饰等特征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表明:长枝紫萼藓(Grimmia elongata Kaulf.)茎呈多棱形,片状附属物沿叶腹面表皮连成带状,而叶背面角质层纹饰呈辐射状的裂片;圆蒴紫萼藓(Grimmia a pocarpa Hedw.)茎、叶细胞中内含物非常浓厚,细胞不透明,中助的角质层纹饰呈纵向的线状;高山紫萼藓(Grimmia alpicola Sw.ex Hedw.)中肋宽厚,孔呈梯形排列,叶背面角质层皱褶呈“菊花状”纹饰,叶腹面孔口处有“眼皮状”鳞片覆盖;卵叶紫萼藓(Grimmia o-valis(Hedw.)Lindb.)茎无明显的中轴部;中肋“导水细胞”发达,叶表面密布粗疣和网状排列的大孔,且孔深陷;毛尖紫萼藓(Grimmia pilifera P.Beauv.)茎的外皮部和内皮部之间有一层“鞘状”物质,叶背面孔的形状呈挤压状。  相似文献   
68.
多数百岁人晚年都很健康 .心肌病、中风、糖尿病、癌及老年痴呆等老年病出现很晚或根本不出现 .Anni bale等假设 ,百岁老人比普通人衰老慢 .他们发现 ,百岁老人的同胞 (sibships)活过 91岁的几率高于对照 4倍 .于是 ,以研究长寿同胞组为手段 ,寻找长寿的遗传因素或利于长寿的环境因素 .在筛查中他们发现 ,4个格外长寿的家族 ,支持了长寿的遗传因素说 .Annibale等研究的对象包括 143个长寿同胞组和 32 2个长寿个体 .删除显著偏离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几个家系和个体后 ,实际研究了年龄 91— 10 9岁长寿老人 137个同胞组 …  相似文献   
69.
本文报道了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在复方明胶培养基中经过三年的传代培养,用显微镜凝集试验、对流免疫电泳及SDS-聚丙烯酰胺凝肢电泳(PAGE)分析,同Korthof培养基的钩体抗原比较。结果证明:(1)钩体抗原的组成是非常复杂的,SDS-PAGE可显示20多条抗原带;(2)两种培养基所培养的钩体,未发现抗原性变异。说明钩体在复方明肢培养基中长期传代培养过程中,其抗原组成是相对稳定的。这对进一步探讨钩体长期在综合培养基中培养以后的抗原稳定性,具有一定的理论及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70.
本文记叙了山东淄博地区威宁期(竹蜓)类11属、44种及亚种(包括4新种、2未定种),并建立一个(竹蜓)带Fusulina-Fusulinella,二个亚带:1.Fusulinella provecta-Beedeina pseudokonnoi亚带;2.Fusulina cylindrica-F. quasicylindrica亚带。同时论述了(竹蜓)类动物群的性质及其横向分布和对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