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0篇
  免费   207篇
  国内免费   812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82篇
  2022年   73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96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108篇
  2014年   129篇
  2013年   97篇
  2012年   100篇
  2011年   118篇
  2010年   102篇
  2009年   94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114篇
  2006年   113篇
  2005年   95篇
  2004年   93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93篇
  1999年   88篇
  1998年   78篇
  1997年   95篇
  1996年   101篇
  1995年   90篇
  1994年   75篇
  1993年   80篇
  1992年   89篇
  1991年   85篇
  1990年   58篇
  1989年   55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27篇
  1984年   31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20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11篇
  1963年   6篇
  1959年   7篇
  1958年   7篇
  195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991.
巨大芽孢杆菌在维生素C二步发酵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巨大芽孢杆菌培养时期不同其上清液对促进氧化葡萄糖酸杆菌生长和产酸能力不同,在稳定期及衰亡初期显著促进氧化葡萄糖酸杆菌生长与产酸.pH、温度可改变上清液对氧化葡萄糖酸杆菌生长与产酸的影响.上清液中含活性物质具有蛋白质的部分性质,对酸、碱、热敏感.  相似文献   
992.
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在不同培养系统中的生长代谢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面积烧伤病人及多种皮肤溃疡病人很难用自体皮肤移植来进行治疗.早期治疗方法采用尸体来源的皮肤移植,但由于来源有限、且有传播疾病的危险,因此应用组织工程技术构建生物活性人工皮肤已成为近十几年来在组织工程和创伤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目前已有几种人工皮肤成功地走向临床[1].然而,在构建大面积皮肤组织过程中,如何大量制备皮肤种子细胞仍然是一大棘手的难题,成为人体皮肤组织工程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关键.获得大量扩增的皮肤细胞,解决种子细胞的供应问题,是构建人工皮肤的一个关键.  相似文献   
993.
湖北汉族人群载脂蛋白A5遗传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妍  朱名安  周有利  王治校  杨公利 《遗传》2007,29(5):554-558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estriction-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PCR-RFLP)对257例湖北健康汉族人群APOA5 -1131T>C及56C>G基因多态性进行鉴定。结果发现: 湖北汉族人群中ApoA5 -1131T>C存在TT、TC、CC基因型, 3种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50.9%、32.9%及16.2%; 56C>G位点存在CC、CG基因型, 257名研究对象中, G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小于5%; 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不同种族和地域间分布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 湖北汉族人群中ApoA5基因-1131T>C位点存在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 56C>G在该人群中应视为一个突变位点而不是多态性位点  相似文献   
994.
选用高表达α6β1并主要借其介导细胞在层粘连蛋白(laminin,LN)基质上粘附和铺展的肝癌细胞系Bel7402,采用“dominant negative”策略消除细胞表面α6β1受体的功能,以研究α6β1在人肝癌细胞生物学行为中的作用。用缺失胞质功能域的β4亚单位cDNA(β4-tr)转染细胞,其表达产物β4-TR可以和α6高亲和性竞争性地结合,形成因β4-TR缺失胞质功能域而无生物学功能的  相似文献   
995.
XJ-160病毒为辛德毕斯病毒新亚型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XJ-160病毒是我国首次分离的辛德毕斯病毒,在对其全基因组核苷酸序列测定的基础上,对病毒基因组序列、病毒同源性和病毒系统进化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结果表明:XJ-160病毒具有典型的甲病毒属德毕斯病毒的序列特征。该病毒nsp3蛋白基因中11处制失及两处插入(4517 ̄5485),涉及90年核苷酸。核苷酸序列的系统进化分析表明,XJ-160病毒属于辛德毕斯病毒欧洲/非洲亚组。病毒全基因组核苷酸序  相似文献   
996.
It was documented that type IV collagenase with two subtypes of 72 ku/MMP-2 and 92 ku/MMP-9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umor invasion and metastasis. The endoplasmic reticulum (ER)- retained, single chain Fv antibody fragment (scFv) was used to inhibit the function of type IV collagenase. For expression in mammalian cells, the assembled scFv M97 gene with ER retention signal encoding 6 additional amino acids (SEKDEL) was reamplified by PCR. The amplified fragments were cloned into the pcDNA3.1 vector. The resulting plasmid was sequenced and then introduced into PG cells, a highly metastatic human lung cancer cell line, by lipofectAMINE method. The result of intrabody gene therapy showed that type IV collegenase expression was down regulated significantly as measured by ELISA. The biological behavior of PG cell, such as the ability of in vitro invasion through Matrigel, colony formation on soft agar, was also inhibited by scFv M97 transfection. Animal experiments in a xenograft model of human lung cancer  相似文献   
997.
INTERNET网上的生命科学资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着方便科技工作者的宗旨,笔者将INTERNET网上不同生命科学资源加以归类,并对这些颇具代表性的网上生命科学资源作了尽可能详尽的介绍和评价。  相似文献   
998.
外部因子对蝴蝶兰叶片原球茎状体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48,自引:0,他引:48  
对影响蝴蝶兰叶片原球茎状体 (PL B,Protocorm - like- body)发生和植株再生的外部因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BA是决定原球茎状体发生的主要因子 ;苹果汁、香蕉汁和椰子汁明显促进原球茎状体的形成 ;在 MS+BA5mg/L+椰子汁 15%的培养基中 ,蝴蝶兰叶片原球茎状体的诱导率可达 6 0 %以上 ;活性炭可有效防止外植体叶块变褐死亡 ;多效唑 1.5mg/L可促进再生植株根的形成 ,使叶片变厚变短变绿 ,使试管苗移栽成活率达 95%以上  相似文献   
999.
杉叶毒蛾 (Dasychirathwaiteai) ,又名大茸毒蛾 ,属鳞翅目 ,毒蛾科[1] 。在我国广东 ,广西及西南等省区均有分布 ,贵州省全省杉木产区均有发生 ,主要危害杉木、茶、油茶、枫香和华山松等 ,1 995年于贵州省黄平采集到自然病死幼虫 ,经分离鉴定 ,该病原物为一种核型多角体病毒。1 材料与方法1.1 DtSNPV多角体的分离纯化取自然病死虫体充分捣碎 ,以 50 0r/min离心 5min ,去除细胞碎片和沉淀 ,取上清于 4 0 0 0r/min离心 30min。用蒸馏水悬浮沉淀 ,重复上述方法差速离心 2次 ,所得多角体较为纯净 ,置冰…  相似文献   
1000.
川尾尺蠖 (OurapteryxebuleatMoore) ,属鳞翅目 ,尺蛾科。又名寸寸虫 ,拱拱虫。川尾尺蠖食性杂 ,最近发现在贵州危害茶树。川尾尺蠖一年发生两代 ,以老龄幼虫在枝条或叶片上越冬 ,越冬代成虫在湄潭地区于 5月上旬出现 ,第二代成虫于 9月上旬至 1 0月下旬陆续羽化产卵 ,9月下旬至 1 1月上旬孵化进入越冬。 1 995年 8月于贵州湄潭茶园获得自然死亡的川尾尺蠖幼虫 ,经分离鉴定是一株核型多角体病毒。1 材料与方法1.1 多角体的分离纯化将自然死亡的病死虫体充分捣碎 ,以 50 0r/min离心 3min ,除去沉淀 (细胞碎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