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0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91.
猎隼(Falco cherrug)主要繁殖于我国西部省区,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2005年在新疆准噶尔盆地东缘采用野外调查方法研究了其繁殖生态。猎隼繁殖期为4—7月;窝卵数平均为(4.0±0.63) (3—5)枚;卵长径为(55.40±3.06)mm,卵短径为(41.11±1.70)mm;猎隼的孵化率、雏鸟成活率和繁殖力分别为70.8%、64.7%和1.8;巢成功率为83.3%雏鸟体重、跗蹠长的生长符合逻辑斯谛曲线增长。食物的可利用性是限制新疆猎隼窝卵数和生殖力的主导因素。要有效保护猎隼首先应保护栖息环境和猎物的多样性及丰富度。  相似文献   
92.
目前国内研究两栖类食性选择或偏好多未考虑蛙胃内不同食物的丰盈程度与栖境不同食物资源是否存在相关性。在分析了采自昆明白龙寺和昆明石林西街口的494只滇蛙(Rana pleuraden)的食性的同时,分析了采自对应栖境中的食物资源组成。结果表明,滇蛙的食物成份与食物资源相具有稳定性,主要类群均为直翅目、同翅目、半翅目、鞘翅目、双翅目、鳞翅目、膜翅目和蛛形纲等8类。但又存在变异性,不同产地、不同年份和不同月份之间的蛙标本胃内的食物成分各类群的比例均不相同。主要食物成份与食物资源相的差异显著性分析、相关性分析和选择性分析等方面的结果均支持或证明:滇蛙对食物具有选择性或取食偏好。栖境的食物资源相与蛙胃内的食物成分不存在相关性 (白龙寺:r=0.077, P=0.575; 西街口:r=-0.086, P=0.500)。直翅目(Ei<-0.35)和同翅目(Ei<-0.37)昆虫是滇蛙取食时回避的食物,而对鞘翅目、鳞翅目、膜翅目和蛛形纲等4个类群(Ei>0.45)具有明显偏好。  相似文献   
93.
2007年5月,在云南南部思茅地区(今普洱市)江城县西南部的整董镇附近发现棕臀噪鹛(Garrulax gularis),调查表明该种在江城南部沿中国—老挝边界一带分布;此发现为该种在中国的首次正式纪录,期待今后在西藏东南部地区对该种有新的发现。  相似文献   
94.
肽聚糖识别蛋白(Peptidoglycan Recognition Proteins,PGRPs)是可以识别肽聚糖和含肽聚糖的细菌的一类模式识别受体,在介导酚氧化酶级联反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以实验室克隆的小菜蛾Px PGRP-SA(Gen Bank No.EU399240)为基础,RT-PCR克隆了其开放阅读框(ORF),在原核细胞中获得了高效重组表达,利用GST一步纯化的融合蛋白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了抗血清,滴定效价为1∶51200。Western blot检测表明Micrococcus luteus和Serratia marcescens可以显著提高Px PGRP-SA在小菜蛾血淋巴中的含量。为了检测Px PGRP-SA与酚氧化酶PO的活力关系,本研究将Px PGRP-SA连接到真核表达载体p MT/Bip/V5/His A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 MTAPGRP,转染果蝇S2细胞中,获得稳定的细胞系,硫酸铜诱导获得表达后用anti-V5纯化获得重组蛋白Px PGRP-SA。将重组蛋白Px PGRP-SA与M.luteus和S.marcescens分别温育后,可以显著提高小菜蛾血浆中PO的活力。本研究结果阐明了重组蛋白Px PGRP-SA在小菜蛾体PO级联反应中的功能,为进一步研究Px PGRP-SA在小菜蛾体内免疫信号通路中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5.
套作大豆苗期茎秆纤维素合成代谢与抗倒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从茎秆强度的角度研究套作大豆苗期对荫蔽胁迫的响应及耐荫抗倒机制,采用耐荫性不同的3个大豆材料,在玉米大豆套作和单作两种种植模式下,对茎秆的纤维素、可溶性糖、蔗糖、淀粉含量及蔗糖代谢中关键酶活性以及茎秆抗折力、抗倒伏指数等进行测定,研究它们与套作大豆苗期倒伏的关系.套作大豆苗期倒伏严重,茎秆抗折力、抗倒伏指数、纤维素、可溶性糖、蔗糖、淀粉含量和相关酶活性均显著低于单作.不同大豆材料受套作荫蔽影响程度不同,强耐荫性大豆南豆12茎秆抗折力降低幅度最小,在套作环境下其茎秆抗折力、抗倒伏指数大,纤维素、可溶性糖、蔗糖、淀粉含量高,酶活性强.相关分析表明: 套作大豆苗期茎秆糖含量均与抗折力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倒伏率呈极显著负相关;蔗糖含量与蔗糖磷酸合酶(SPS)、蔗糖合酶(SS)、中性转化酶(NI)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与酸性转化酶(AI)活性相关性不显著;纤维素含量与SPS、SS呈极显著正相关,与NI呈显著正相关,与AI相关性不显著.套作环境下,强耐荫性大豆苗期茎秆中较高的SPS、SS活性是其维持高蔗糖和纤维素含量的酶学基础,而高纤维素含量有利于提高茎秆强度,进而增强其抗倒伏能力.本研究应用玉米大豆套作种植系统,从苗期抗倒角度,探明了光环境对不同基因型大豆茎秆纤维素代谢的影响机制,为下一步筛选耐荫抗倒大豆品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6.
施氮和冬种绿肥对土壤活性有机碳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探讨冬季绿肥改良土壤的生态效应及确定合适比例的氮肥与绿肥翻压量,在“冬季绿肥 双季稻”复种型农作制度基础上,设置4×4双因素试验,研究不同紫云英翻压量和施氮水平对土壤活性有机碳库各组分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 单施绿肥能够显著促进土壤总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的累积.与对照相比,单施绿肥处理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和活性有机碳含量分别平均增加22.2%、26.7%,但单施氮肥处理的土壤有机碳含量下降了0.6%~3.4%.与不施肥相比,单施绿肥和绿肥氮肥配施处理的土壤碳库管理指数分别平均增加了24.55和15.17,而单施氮肥处理减少了2.59.单施绿肥、绿肥氮肥配施和单施氮肥处理的土壤平均微生物生物量碳分别比对照高54.0%、95.2%和14.3%.活性有机碳含量与碳库管理指数存在极显著(P<0.01)的相关性,与可溶性有机碳、微生物生物量碳也存在显著的相关性(P<0.05).水稻产量与活性有机碳含量和碳库管理指数均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且相关系数明显大于总有机碳.可见在当地土壤肥力条件下,施有机肥或有机无机肥适当配施能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土壤碳库管理指数,有利于改善土壤质量,提高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97.
2006年5月和2011年8月,以秦岭南坡商洛地区近自然经营的不同间伐强度(30%、20%、10%)下栓皮栎天然林为对象,未间伐林分为对照,分析了间伐前后林分的生长情况,以及间伐5年后种群更新、物种多样性和土壤肥力等指标的变化,并对抚育间伐后的林地更新、群落发育等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 1~6年生栓皮栎幼苗个体数量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加而增加,6年生以后的幼苗数量在各间伐强度下无显著差异;间伐10%、20%和30%样地的种群更新潜力分别比对照提高10.8 %、28.5%和32.9%;间伐促进了乔灌层植株(尤其是喜光植物)胸径、树冠以及灌木层植株树高的增加,且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加,其促进作用越来越显著;间伐后林地的物种多样性和土壤肥力得到改善,表现为间伐30%>20%>10%>对照样地.在栓皮栎郁闭度≥0.85的天然林中,间伐强度30%(郁闭度保留0.6)更有利于其可持续发育.  相似文献   
98.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0、50、100、200和400 mmol·L-1)NaCl处理对1年生大果白刺生长状况及叶片过氧化氢(H2O2)、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水势、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与对照相比,低浓度NaCl处理(≤50 mmol·L-1)对大果白刺生长没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叶片的SOD、POD、CAT和APX活性均有所提高;高浓度(>50 mmol·L-1)NaCl处理抑制了大果白刺的冠幅面积、分枝数和叶、枝、侧根干质量,叶片的SOD、CAT、POD活性和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显著下降. 随NaCl处理浓度升高,H2O2和MDA含量增加,叶片水势降低.
  相似文献   
99.
水库磷收支及其调控措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申校  李叙勇  张汪寿 《生态学杂志》2014,25(12):3673-3682
磷是主要的富营养化限制性因子,其收支途径和调控措施的研究是水库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为推动水库磷的系统研究,进一步完善磷调控体系,本文归纳了水库磷的收支途径,分析了不同因素对磷收支的影响,并对常规调控措施进行了梳理.水库磷输入的主要来源包括上游河流、地表径流、生活生产污染、养殖投入、大气沉降和底泥释放.其中上游河流的输入是水库磷最大的来源.磷主要的输出途径为泄洪或放水,并受不同排水方式的影响.另外生物收获也会输出部分磷.水库磷收支平衡受水库功能、水文条件和水体理化性质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季节和地域的收支情况差异很大.在磷的调控治理上,人工湿地、前置库、底泥疏浚和生物操纵法是目前采取的主要措施.为有效去除磷,需根据水库不同生态特性和水质管理目标,选择或结合多种不同的调控方式.因此,未来的研究应突出水库生态特性,进一步对水库磷收支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并开展水库磷收支与其他营养物质之间影响关系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构建科学完善的管理体系,是有效削减水库磷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100.
西大别山小林海黄山松树轮宽度的气候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树轮年代学研究方法,在鄂、豫、皖交界的西大别山北坡进行黄山松研究,建立了1915—2011年的树轮宽度标准年表(STD).结果表明: 年表中较高的平均敏感度表明树轮中含有较多的气候变化的高频信息;较高的一阶自相关系数表明树轮生长存在显著的前期生长滞后效应;高信噪比和样本解释总量暗示树轮中含有较多的环境信息.标准年表序列指数与1959—2011年间气象因子的相关分析表明,黄山松树轮宽度生长受生长季末(9—10月)温度、降水量和相对湿度的影响较大;与9—10月帕尔默干旱指数呈显著正相关. 9、10月的水热组合是影响小林海黄山松树轮生长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