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18篇
  27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1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71.
为探究道路对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源园区藏野驴(Equus kiang)和藏原羚(Procapra picticaudata)种群数量及其栖息地的影响,于2020年冷季采用截线取样法在黄河源园区进行实地调查.通过设置4种不同等级的道路情景,使用MaxEnt模型评价藏野驴和藏原羚的生境适宜性,模拟了不同等级道路变量情景下两种...  相似文献   
272.
表型变异是植物应对环境变化的一种策略。酸枣植物从中国东部沿海到内陆腹地均有分布,其表型性状的变异可能解释其对自然干旱梯度的适应机制。为验证这一假说,以烟台、石家庄、银川、吐鲁番4个自然干旱梯度生境中生长的酸枣三年生植株的12个表型性状为调查研究对象,采用变异系数和巢式方差分析对酸枣的表型变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从烟台到银川,叶面积、叶长、叶周长和叶柄长总体呈减小的趋势,而比叶面积呈增大的趋势;(2)随着干旱程度的增强,二次枝的长度、二次枝的基部粗、二次枝的枣吊数、茎比密度和茎水分含量均呈减小趋势,并且种子重和种子短轴长也均呈减小的趋势;(3)对沿干旱梯度分布的4个酸枣种群而言,叶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33.70%)枝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32.41%)种子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9.07%),并且酸枣性状间存在很强的协变。结果表明酸枣的地上部分形态性状沿干旱梯度表现出很强的变异,推测在未来的气候变化下,酸枣将通过这种表型变异的有效组合来适应环境变化。  相似文献   
273.
以‘光叶蔷薇’(Rosa wichuriana ‘Basye’s thornless’)无菌苗的顶生幼嫩小叶为外植体,探讨了其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的方法。结果表明,高浓度的生长素NAA能诱导外植体产生愈伤组织;由NAA诱导的愈伤组织在附加TDZ的MS培养基上,先暗培养再进行光照培养可直接分化出不定芽。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佳NAA浓度是7.0 mg/L、暗培养时间为10 d,而最佳分化培养基是MS + 5.0 mg/L TDZ + 30 g/L葡萄糖 + 2.5 g/L GEL,分化率达18.34%。以诱导产生的愈伤组织为侵染受体,初步建立了‘光叶蔷薇’GUS基因转化体系。农杆菌菌液浓度OD600值为0.5、侵染30 min、共培养2 d、乙酰丁香酮的浓度为50 μmol/L是'光叶蔷薇’愈伤组织转基因的最优条件。  相似文献   
274.
昆虫病原真菌是一类重要的害虫自然控制因子,但由于病原真菌对寄主昆虫的慢击倒性,使得病原真菌的应用受到极大的限制。八十年代,人们的研究目标集中在昆虫病原真菌的酶学研究上;到了九十年代则全面进入了分子生物学的研究阶段。包括昆虫病原真菌毒力基因在内的许多基因得到了研究,使得对病原真菌的人工定向改造成为可能。1 蛋白酶基因昆虫的体壁主要是由蛋白基质和分布其中的几丁质组成,是防止大多数微生物入侵的有效途径。蛋白质的类型和数量在不同种类的昆虫、组织和生长阶段中是不断变化的(Andersen,1974)。为了能穿透这样一…  相似文献   
275.
从土壤中提取DNA用于PCR扩增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设计、比较了5种直接从土壤中提取DNA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这5种方法都可以从土壤中提取到长度大于15kb的DNA片段,但在不同方法间DNA的产量存在很大差异;初提的土壤DNA经进一步提纯后均可用于PCR反应,利用细菌16S rRNA基因和抗菌肽Shiva-1基因的引物都得到了相应的目的产物。其中方法5提取DNA产量最高,无明显降解,且重复性好,是一种从小量土壤样品中直接提取DNA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276.
蚕粪,这种早在几千年前就被人们熟悉的黑乎乎的“昆虫”粪便,一直被作为肥料和饲料,其潜在的真正价值,至今鲜为人知. 1.蚕粪的化学组成蚕食桑叶后,叶绿素、类胡萝卜素、果胶等基本上没有被破坏,与部分粗脂肪、蛋白质一起富集在蚕粪中。  相似文献   
277.
278.
279.
为探讨高温与辐射损害导致细胞分裂行为改变的不同机理,应用体外培养细胞洗涤法选择M期细胞进行电镜观察。发现加温(43℃,30分钟)1小时后M期细胞染色体结构松散、紊乱,微管消失;而辐射(500rad)后1小时细胞有丝分裂相基本正常。36小时后热损害所致的这类改变可自行恢复;而辐射组细胞后期的形态变异加剧,多极分裂相或巨型细胞增多,细胞日渐减少。文中对热与辐射损害的不同特征或靶位,以及巨型细胞的产生与转归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