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嗜盐细菌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周培瑾   《微生物学通报》1989,16(1):31-34
在讨论嗜盐菌之前,首先应该明确哪一类细菌为嗜盐菌。根据Kushner山等人的意见,把细菌与盐的关系列表1。玻1不同的.生物对盐(N.CI)的反应 分类非咯盐菌 f弱嗜盐菌生长最适NaCI浓度代表菌”·2M以下}常见细菌。.2一。.SMI海洋细菌咐盐菌中度嗜盐菌}0·,一’·’M}M‘cro‘o“二‘五“‘“”‘u‘_极端嗜盐菌12。,一5.2MIH‘oba‘,‘r,“脚sal,月ar.“娜树盐菌StaPhylo‘occ二:a二r。,s 表中把生长在0.2一5.2 M NaCI浓度中钓细菌统称为嗜盐菌。在微生物学范畴内。xtremly haloPhilie bacteria或haloPhilie七aeteri。或balobaeteria…  相似文献   
32.
内蒙古海拉尔地区碱湖嗜碱细菌的多样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内蒙古海拉尔地区碱湖样品中分离到53株嗜碱细菌,其形态与生理生化等特征表现出丰富的多样性。其中28株细菌的16S rRNA基因的限制性内切酶图谱显示出分离菌株之间具有较大差异。根据其中20株菌的16S rRNA基因序列所进行的系统发育分析表明,革兰氏阴性菌均属于Proteobacteria的gamma亚群。革兰氏阳性菌表现出更广泛的多样性,但大部分属于芽孢杆菌谱系(Bacillus spectrum)。  相似文献   
33.
基于嗜热菌Aquifex aeolicus的mbhS2基因,设计合成特异性引物,以Aquifex pyrophilus 的染色体DNA为模板,应用PCR技术扩增出目的片段.序列测定结果显示,其推导出的氨基酸序列与A.aeolicus的相应序列具有85%的同源性.以此PCR片段为探针,从A.pyrophilus 的Nco I部分基因组文库(4~6kb)中筛选出含5kb大小插入片段的阳性克隆,进而对其进行了亚克隆及测序.结果表明,该插入子包含A.pyrophilus mbj2基因簇的小亚基基因mbhS2、orf1基因和部分orf2基因.所推导出的氨基酸序列与A.aeolicus的MbhS2和Orf963相比较的同源性分别为81%和60%.  相似文献   
34.
营养成分与培养时间对极端嗜盐菌紫膜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膜是极端嗜盐菌细胞的一大特征,它是一个简单而精巧的光能转换器.它的生物合成过程与选用培养基的营养成分、培养时间有关,实验结果表明紫膜生物合成的最适培养基为合成培养基(SM)最适合成时间为7 d.  相似文献   
35.
冷活性酶是一类在低温条件下具有很高催化活性的酶。冷活性酶结构的柔韧性是其低温催化活性的结构基础。该论述了冷活性酶结构的柔韧性与低温催化活性的关系,从蛋白质结构的不同层次分析了冷活性酶柔韧性的结构特征,分析了冷活性酶结构的柔韧性、稳定性和酶活性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36.
极端嗜盐菌新种的鉴定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从青海省大柴旦盐湖及塘沽晒盐池中分离到数株极端嗜盐杆菌。其中F3及F5两株菌在15—25%NaCl的培养基中生长,最适NaC:I浓度为18%.低于12%不生长。两株菌的细胞壁中不含二氨基庚二酸,细胞膜内含有具甘油二醚键的不皂化性磷酸甘油醚衍生物,均产色素。F3及F5两株菌均为好气菌,不运动,单个,革兰氏阴性杆菌。细胞大小分别为1一15×2.5—3.5μm(F3)及0.6一0.7×1.7—4.2μm(F5)。在牛奶一盐一琼脂上的菌落呈圆形,边缘整齐,表面光滑。F3菌株的菌落中间略有突起,朱红色,直径约ll~l;F5菌株的菌落扁平,浅粉至淡红色,直径约1.5mm。两株菌生长的最适温度为37—45℃;由硝酸盐产生亚硝酸盐并产气;由色氨酸产生吲哚,但不产H:s,不代谢糖类及醇类。不具有氧化酶、尿酶及精氨酸双解  相似文献   
37.
嗜碱芽孢杆菌N16—5 β-甘露聚糖酶的纯化与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嗜碱芽孢杆菌(Bacillus sp.)NI 6—5产生的三种咆外碱性β-甘露聚糖酶(β-mannana-se)经硫酸铵沉淀、两次DEAE—Sephadex A-25离子交换住层析、羟基磷灰石吸附柱层析及制备PAGE等步骤,得到了凝胶电泳均一的样品。用SDS—PAGE测得纯化的β-甘露聚糖酶M-1、M-2和M-3的分子量分别为51000、38000阳34 700道尔顿。用PAGEIEF测得等电点p1分别为4.3、2.5和2.5。酶反应的最适pH为9.0(M-1)和10.0(M-2和M-3);三种酶的最适温度均为70℃;稳定pH为10.0左右(M-1和M-2)、8.0—10.0(M-3);M-1M-2和M-3的稳定温度分别为40、55和50℃。金属离子Ag+、Hg2+和Mn2+对三种酶均有抑制作用。Β-甘露聚糖酶M-1、M-2和M-3对魔芋葡萄甘露聚糖作用的K。分别为2.9、1.7和12.5mg/ml,Vmax值分别为2 7500、47500和15700mol.min-1·mg-1。Β-甘露聚糖酶M—1水解魔芋葡萄甘露聚糖产生单糖、双糖、三糖和四糖等低聚糖。  相似文献   
38.
碱性β-甘露聚糖酶发酵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报道碱性β-甘露聚糖酶16L罐的发酵工艺。在发酵过程中,通气量影响菌体生长,最适通气量为1:0.75—1:1.0vvm。搅拌速度影响菌体产酶,最适搅拌速度为500r/min。碳源为魔芋粉,其适宜浓度为2%。发酵周期为40小时。发酵液中β-甘露聚糖酶的酶活力达300u/ml,比摇床上培养提高了2倍。  相似文献   
39.
转化三硝基甲苯(a-TNT)的细菌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长期被TNT粉尘及废水污染的土壤及生活污永中,分离筛选出93株好氧、厌氧及兼性好氧细菌。它们能将浓度为100一130毫克/升的TNT 90%以上转化。其中部分菌株能利用TNT作为生长的唯一碳源和氮源。我们对47株好氧及兼性好氧细菌进行了鉴定,分别属于柠檬杆菌属(Citrobacter)、芽孢杆菌属(Bacillus)、肠杆菌属(Enterobacter)、克氏杆菌属(Klebsiella)、埃希氏杆菌属(Escherichia)和假单胞葭属(Pseudomon~)。各属选一代表菌株进行培养试验,考察它们转化TNT的生理条件及转化rNT的速度。从其中选出10株菌应用于TNT废水生化处理小型试验,取得较好效果。出水的TNT、BOD、COD等项指标均低于国家的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40.
亚嗜盐链霉菌新种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离极端嗜盐细菌的过程中,在含25%NaGI的Gibbons[1]培养基上发现一个放线菌菌落A75,经两代转种之后便不再生长。此菌仅能在含5—8%NaCI的Gibbons培养基上较好地生长,当NaGl浓度高于18%时则完全不生长。经鉴定,此菌株属于链霉菌属中的白孢(Albosporus)类群[2],但它与本类群中的已知种差异明显。在不另外添加NaCl的其它供试培养基上,一般不产生气生菌丝体,对供试碳源均不利用。在5—8%NaGl的Gibbons培养基上孢子丝呈白色,常成圈,幼龄菌落形成同心圆,液体培养菌体呈团状。在普戈二氏基础培养基[3]中添加8% NaCl,除D-木糖和L-阿拉伯糖外,对多种碳源均可利用,但生长弱。经鉴定认为A75菌株是链霉菌属中的一个新种,命名为亚嗜盐链霉菌(Streptomyces subhalophilus n.s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